人教新课标高中政治必修三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综合探究 建立“学习型社会”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高中政治必修三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综合探究 建立“学习型社会”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综合探究 建立“学习型社会” 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建设“学习型社会”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把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懂得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2、能力目标:了解如何建设学习型社会,能够联系自身实际,不断深化自己对终身学习的认识,提高自己终生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明确建设“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充分认识到建设“学习型社会”,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重点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性、学习型社会的内涵
三、学习难点
学习型社会的内涵
四、知识链接
1、文化具有多样性,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3、文化具有继承性。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4、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五、学法指导
1、收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材料
2、自主阅读课文
3、结合材料通过小组讨论进行探究活动
六、知识梳理
1、建设 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2、一方面,人类的知识总量激增,更新的速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越来越快,知识爆炸使人们不能不改变传统的 ;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 的改进提供了物质条件。
3、建设学习型社会是 的必然要求,也意味着 的新变革。
4、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
5、全民学习人人都有便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强烈的 和自觉的 ,学习、工作、生活相交融。
6、终生学习就是“ ”,学习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成为人们实际生活的“ ”,伴随人的一生。
7、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搭建起 的平台,使每个公民随时随地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才能形成 、 的“学习型社会”。
七、互动探究
荀子在《劝学篇》的首句即告诫人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不可以已。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指出,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毛泽东指出,必须善于学习。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
1、怎样理解“学不可以已”和“学习、学习、再学习”?
2、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必然性?
3、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4、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5、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目的
6、学习型社会的特点?
八、学习反思
九、巩固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 ( )
①全民学习 ②活到老学到老 ③终身学习 ④把学习作为人的第一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①④
2.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是 ( )
A.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B.每个人都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C.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D.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面对日益激 ( http: / / www.21cnjy.com )烈的国际竞争,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回答3-5题。
3.学习型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建立学习型社会( )
①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②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④能够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自2001年教育部取消考生报考普通高校年龄及婚姻状况的限制以来,全国各地每年都有一些大龄考生步入高考考场。教育部的这一改革( )
①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全民学习热情②能够确保各种年龄段的考生接受高等教育
③是进一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④彰显“活到老、学到老”,让学习伴随人的一生的行政理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学习型社会为人的全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传统社会中人们主要通过学校获得知识不同的是,学习型社会的学习已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这将意味着( )
A.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将逐步被取代
B.终身学习将成为人生的目的
C.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D.学习是全社会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非选择题:
6、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指出,要学习,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再学习。毛泽东指出,必须善于学习。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运用文化生活理论回答:
(1)怎样理解伟大革命导师列宁指出“学习,学习,再学习”?
(2)怎样才能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参考答案
六、自主梳理
1、“建设学习型社会”2、教育和学习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教育和学习方式3、科技进步,文化传承方式4、全民学习、终身学习5、学习条件、学习愿望、学习行为6活到老、学到老,第一需要7、教育信息化和终身教育,全民学习、终生学习。
七、互动探究
1、“学不可以已”和“学习、学习、再学习”就是说要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永远学习。建立学习型社会。
2、(1)建立“学习型社会”,已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2)建立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也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①一方面,人类知识的总量激增,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不能不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②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学习方式的改进,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手段。
3、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 “学习型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核心内涵。①全民学习的含义:就是人人都有便捷的学习条件、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自觉的学习行为,学习、工作、生活相交融。②终身学习含义: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成为人们实际生活的“第一需要”,伴随人的一生。就象坐标上的两个数轴,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从两个维度标示了人们的学习与其生存、发展的关系。
4、(1)社会: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2)个人:每个公民都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要做到①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②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5、建立学习型社会,就是要使每个人都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智得到充分展示,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6、(1)人人都是学习之人,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所,事事是学习之机 (2)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3)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人们需要学会利用现代传播技术进行学习。
九、巩固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5CADBC
(二)非选择题:
6、(1)“学习,学习,再学习”就是说,要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永远学习。要建立学习型社会。
(2)建立学习型社会,是人类社会文明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发展的特征。每个公民都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 “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在学习型社会,学习是人们的强烈愿望和实际社会的“第一需要”,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同时,国家也要为人们的学习提供物质条件和手段,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每个公民随时随地地接受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