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课件(共16张PPT)高二下学期教科版物理选修3-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课件(共16张PPT)高二下学期教科版物理选修3-4

资源简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t =T
知识回顾
第二章 机械波
2.2 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温馨提示:请做好课前准备
教材、草稿本
在教材图2—1—3中,与振动质点2、6相邻的做同相振动的质点分别是 ?
观察思考
一、波长
1.定义:沿波的传播方向,任意两个相邻的同相振动的质点之间的距离(包含一个“完整的波”),叫做波的波长,常用λ表示
2.物理意义 :反映了波动在空间上的周期性
“同相”的理解:任意时刻两质点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都相等
速度、加速度、回复力大小均相等,方向均相同!
x
A
B
C
D
E
【注意】关于波长的几种说法
(2)在横波中,相邻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
在纵波中,相邻密部或疏部间的距离
(1)波源完成一次全振动(即一个周期),波沿传播方向传播的距离就是一个波长
(3)同相点:相距为整数个波长(nλ)的两质点的振动完全相同,称同相点
反相点:相距为半波长的奇数倍 ????2×(2????+1)的两质点的振动完全相反,称反相点
?
x /cm
y /cm
0
v
1
2
3
4
5
6
二、振幅
在波动中,若不考虑阻力,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都相等,都等于振源的振幅,称为波的振幅
振幅越大,振动的能量越大,机械波传递的能量也越大
三、频率
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振动的频率都相同,这个频率被称为波的频率
波的频率(或周期)只与波源有关,与介质无关
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T和f不变
讨论交流
①怎样才能增大绳波的频率?
②当波的频率增大或减小后,波长怎样变化?
四、波速
1.定义:单位时间内振动所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速
2.物理意义:描述的是振动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
【注意】
(1)波速的大小由介质的性质决定
固体中大于液体,液体大于气体
在固体中,纵波速度大于横波速度
(2)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匀速传播的
(3)区分:波速(波的传播速度)与质点振动速度
波速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具有某一定值
质点的振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因此质点的振动速度时刻在变
(4)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五、波速、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
?
????=????????
?

在波源振动的一个周期内,振动向外传播了一个波长λ 的距离
【注意】
(1)v的大小由介质的性质决定
(2)f或T的大小由波源决定
(3)????的大小由介质和波源共同决定
?
(4)此关系适用于一切波,即不仅适用于机械波,也适用于电磁波
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频率不变,始终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但由于波速会发生变化,波长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例1、如图,S点是波源,其振动频率为100Hz,所产生的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80m/s,P、Q是波传播方向上的两个质点,已知SP=4.2m、SQ=5.4m。当S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P在波谷,Q在波峰
B.P在波峰,Q在波谷
C.P、Q都在波谷
D.P、Q都在平衡位置
S
P
Q

例2、某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已知在t=0.6秒时A点正好第三次出现波峰,则波的周期为多少?波传到P点所需的时间为多少?P点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是多少?
v
(1)T=0.3s
(2)t1=0.45s
(3)t2=0.675s
例3、如图在一条直线上有三点S、M、N,S为波源,距M点为12m,距N点为21m.由于波源S的振动在直线上形成一列横波,其波长为8m,波速为4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点先开始振动,N点后振动,振动时间相差2.25s,但振动周期都为2s
B.M点在最高点时,N点在平衡位置以上向下振动
C.M点在最高点时,N点在平衡位置以上向上振动
D.振动过程中M、N两点的位移有可能在某时刻相同



一、描述机械波的概念
二、物理量之间关系
课堂小结
波长、振幅、频率(周期)、波速
????=????????=?????????
?
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频率不变,始终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但由于波速会发生变化,波长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作业:
1、完成:教材P27练习1、2、3、4
2、预习:导学案第3节课时1(P65~P67)
3、完成:活页第2节(P62~P6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