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

资源简介

乌丹一中高二政治备课组 文化生活导学案 编制时间 2014 年8 月25 日 使用班级:高 二 ( )班 主备人:王云鹏 复备人: 审核人:
  第一单元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
学生姓名 教师评价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依据导学案,通读课本,搞好勾画,初步掌握重点内容,把握教材体系。
2、课堂上,积极合作,互相探讨交流,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课标要求】
(1) 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
(2)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文化塑造人生的表现。
理解优秀文化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2、能力目标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接受优秀文化,促进全面发展。
【重点难点】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
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2、【学习难点】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知识网络
★预习案★
【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 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文化塑造人生的三点表现。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1、2查找课本完成,3交流完成。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 “我的疑问”处。
Ⅰ.教材助读
一、丰富精神世界
 1.人创造了_________ 。__________也在塑造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____________。
 2.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___________,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3.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________________,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人们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大大增强,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二、增强精神力量
 1.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在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________________。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_______________。
 2.不论哪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_____________的前进方向。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_______________就会创造的越多,人民的生活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Ⅱ.预习自测
自测1.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自测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自测3.理解优秀文化对人生的促进作用。请回答1 3题。
1.伟大诗人雪莱说:“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 之水的喷泉。”这句话说明了文化能 。
2.命运交响曲体现了贝多芬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每 当人们听到这首乐曲,总会给人以极大的振奋和鼓舞。 这句话体现了文化能 。
【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探究案★
Ⅰ.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1.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优秀文化如何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
【学习建议】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Ⅱ.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里提到一种神奇的泥土,只需 有一点点落到人间,即如酵母发面、核子裂变般生长不息,这就是“息壤”。青岛有个“微尘”,数次为社会公共事业捐 款,每次都不留真名。他(她)总是以平常心对待社会的赞 誉,一贯以低姿态回避媒体的追寻,却一次次向需要帮助 的人们献上爱心、伸出援手。人们说他(她)就像爱的“息 壤”。“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公 民,后来,扩展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 他人的爱心符号。“微尘”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微尘有心,微尘有情,尘埃落定,大爱无声”。
问题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微尘”是一种文化。请你谈 谈“微尘”对人的影响。
问题2:我们曾经帮助过他人,都是“微尘”中的一粒尘埃。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请列举你亲身经历的爱心活 动,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的感悟和收获。
Ⅳ.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
1.在一次评选20世纪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的活 动中,鲁迅的《呐喊》、曹禺的《雷雨》、雷锋的《雷锋日 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榜上有 名。由此可以看出( )
A.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人
B.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不断丰富着人的精 神世界
C.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 标志
2.“感动中国”节目以评选年度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 容,让观众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思想得到了净化。这说 明( )
A.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2012,北京)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 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 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 小巷。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 )
①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②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
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诗歌被称为文学之上乘,其语言凝练、含蓄、跳跃,以少 蕴多,意境深邃。我们阅读诗歌,可以通过语言感受形 象、理解形象,在想象和情感激励中再创造形象,在感情 体验中共鸣,在思维活动中得到审美愉悦。这段话反映了阅读诗歌( )
A.对人的影响难以抹去
B.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能改变人生轨迹,推动社会进步
D.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塑造健全的人格
5.坚忍不拔的青松,挺拔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被 誉为“岁寒三友”,文人雅士常借此来表达自己对品格的 追求。这表明( )
A.文化能增强人的知识和技能
B.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C.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
6.当前,以“红段子’’为主题的活动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山东开展了“与文明同行,共创和谐手机文化——我身 边的文明事”短信有奖征集大赛;河南举办了“红动新河 南”短信文化传播活动;辽宁开展了以“扬社会新风,发 健康短信”为主题的“红段子”短信大赛;福州开展了以 “传文明信息,展风尚福州”为主题的“短信文化节”。 “红段子”活动的主题紧扣政府、社会、民生热点与关注 点,传递的是健康和真情,传扬的是美德和理想,传播的 是知识和文明。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并将主旋律以 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受到民众的广泛 欢迎。
结合材料说明开展以“红段子”为主题的活动对于塑造人生的意义。
★训练案★
一、选择题
1.2012年4月23日是第十七个“世界读书日”。读书,启迪智 慧,愉悦精神,提升幸福。这表明读书()
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
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
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2.文化赏析,包括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绘画欣赏、文物欣 赏等等,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 格的过程。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
A.文化对人的发展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主要有( )
①爱国主义思想②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③科学文明、开拓进取的思想观念④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 谈话。”我们之所以应该经常读好书,是因为( )
A.读书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
B.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 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C.优秀文化能促进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 主法制意识的增强
D.读书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唯一途径
5.庆祝建党90周年,一首首经典红歌穿越时空,撞击着现 场每位观众的心灵,给人鼓舞,催人奋进。这说明 ( )
A.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影响人的交往方式
6.[★](易错题)某校开展了以“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 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 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 默化的影响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④优 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我国古人崇尚治身与治心和谐统一的理念。“身”是指 人的身体、体魄,“心”是指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的精神素 质。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伊壁鸠鲁就把人的幸福定 义为“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的完美结合。这 启示我们( )
A.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进步
B.对幸福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
C.必须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D.必须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等各 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为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积极引进紧缺急需的高层次 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助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2011年11 月12日,浙江省在北京举办2011年浙江 北京高层次 高技能人才洽谈会。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表明( )
A.社会发展是人才发展的条件
B.人的发展决定社会的发展
C.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
D.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9.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 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 )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右面这幅漫画告诉我们( )
①文化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 影响
②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 力量
③倡导社会公德要从自身做起
④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方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2011,山东)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 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 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 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2.2011年9月20日晚,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晚 会——《德耀中华》在京举行。获奖人物的模范事迹和 高尚品德,使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深受感动和教育。 他(她)们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影响,人们为 他(她)们的精神所感染。
据此有人认为,“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 此,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请对 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13 2010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之年。为营造决战之年的良好社会氛围.2010年3月1日,国家节能中心正式启动了“节能减排我承诺”全民宣传活动。国家节能中心以社区、校园、企业等为主要平台广泛开展文艺汇演、低碳知识大赛等多种形式的节能宣传,进一步提升全民的节能意识,努力营造一种全民参与节能减排的文化氛围,引导人们把节能减排理念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启动“节能减排我承诺”全民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1 6分)
【我的收获】

【我的疑问】

【作业布置】
完成下一个导学案的预习
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
[预习案]
教材助读填空(略)
Ⅱ.自测1.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 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自测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 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自测3.
1.丰富精神世界
2.增强精神力量
3.错,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不 同。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人的精 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探究案]
Ⅱ.探究点:问题1:(1)“微尘”作为一种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远持久的。
(2)“微尘”作为一种文化,不仅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也影响人们 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微尘”作为一种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
问题2: (1)列举的事例必须符合主题。
(2)感悟和收获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 格(或充实精神生活);
增强精神力量(或对自己的鼓舞激励提升道德境界(或素质促进自身 的全面发展;要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活动(或各种爱心活 动、公益活动)。
Ⅲ.精神世界;健全人格;精神力量;全面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Ⅳ. 1. B 2. D 3. A 4. D 5. C
6. (1)开展以“红段子”为主题的活动,传递的是健康和真情,有利于丰富人的 精神世界。
(2)开展以“红段子”为主题的活动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有利于增强人 的精神力量。
(3)开展以“红段子”为主题的活动,传扬的是美德和理想,传播的是知识和 文明,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训练案]
—、1.B 2. C 3. D 4. B 5. B 6. B 7. D 8. D 9. D 10. C
二、11. (1)对汉阳铁厂原址的保护性改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创设了特定的文化环境。
(2)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使爱国主义有了新的物质载体。
(3)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丰富人的精神 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2. (1)优秀文化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所以,优秀文化能够增 强人的精神力量。
(2)但不能因此说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因为文化 有先进和落后、优秀和糟粕之分。只有参加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活动,才 能使人的精神健康向上。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活动会腐蚀人的精神,参 加此类活动会使人精神空虚、迷茫甚至堕落。
(3)人们参加优秀文化活动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如果只是被动地、受强制地参加优秀文化活动,也难以产生健康向上的精 神力量。
综上所述,本题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启动这一活动,能提高人们对节能减排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2)文化反作用于经济。通过对节能减排的宣传报道,营造节能减排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节能减排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创设全民参与节能减排的文化环境。
(4)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通过广泛的宣传活动,有利于使节能减排成为每个公民、每个单位的自觉行动。
第 1 页 共 8 页 第 2页 共8页
第 7页 共 8 页 第 8页 共8页
第5页 共8页 第6页 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