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物质的组成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物质的组成教案

资源简介

3.3 物质的组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化学式是怎样产生的,了解化学式的含义。
2.识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3.能正确书写常见单质、化合物的化学式,并能熟练命名简单的化合物。
4.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会写出单质、化合物的化学式。
2.初步形成对事物进行抽象的能力和定量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物质观。
2.通过化学式的书写,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根据化合价书写部分物质的化学式。
2.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及元素的质量或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
【教学难点】
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及元素的质量或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是为了把你我他区分开来,因此名字就是一个人的代号。而现实的物质世界中,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了准确地称呼物质,我们从物质的真实组成上去概括该物质,找出物质的真实代码,这种代码就叫化学式。
一、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
【过渡】写出所学过的物质的化学式,分析出化学式由哪些部分组成。
1.化学式
(1)定义:化学式是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纯净物的组成的式子。
(2)依据: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
2.化学式的意义
【讨论】以水和铁为例,说明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请与同学们交流后填写下表。
化学式的意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H2O)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Fe)
宏观意义 表示某种物质 表示水这种物质 表示铁这种物质
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或该元素 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表示铁元素
微观意义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 表示一个水分子 表示一个铁原子
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表示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二、化学式的书写
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1)直接用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表示,包括:
①金属和稀有气体,原因是它们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铝Al、氦气He等;
②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原因是它们的结构比较复杂,如硫S、磷P等。
(2)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原因是这些单质的1个分子由2个(或几个)原子构成,如H2、O2、N2、Cl2、I2等。
2.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
(1)元素化合价:体现化合物中不同元素的原子数目比值关系。
(2)原子团
一种或多种元素的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带电的离子,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合称为原子团。化学上常用“根”来命名,如氢氧根(OH—)、硝酸根(NO3—)、碳酸根(CO32—)。
(3)常见元素、原子团的主要化合价
常见元素化合价顺口溜
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钙镁氧钡锌;
二四六硫二四碳,三铝四硅五价磷;
铁有二三要分清,莫忘单质都是零。
原子团顺口溜
负一价硝酸氢氧根,负二价硫酸碳酸根;
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4)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原则
①正左负右: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或原子团)通常写在左边,负价元素(或原子团)通常写在右边。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写在元素(或原子团)符号的右下角。注意:a.若化学式中原子团不止一个,应加上括号。b.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般为正价,非金属元素一般为负价;在非金属氧化物中,非金属元素一般为正价。
②化合价法则: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
(5)书写方法(最小公倍数法):以书写氧化铝的化学式为例
①写出组成氧化铝的元素符号:Al O;
②标出组成元素的化合价:;
③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确定铝、氧元素的原子数:
化合价数值的最小公倍数:3×2=6;
铝原子数:6/3=2,氧原子数:6/2=3。
④写出氧化铝的化学式:Al2O3。
三、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1.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1)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元素的原子个数在该元素之前先读出。例如:CuO读作氧化铜;NaCl读作氯化钠;P2O5读作五氧化二磷。
(2)含有复杂原子团的化合物,要根据其特征来称呼,不需读出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
①含氢氧根:读作“氢氧化某”,如NaOH读作氢氧化钠。
②含酸根:“氢元素+酸根”读作“某酸”,如H2CO3读作碳酸。
“金属元素+酸根”读作“某酸某”,如CaCO3读作碳酸钙。
③含铵根:一般把铵根离子看作金属离子。
(3)若金属元素具有可变价,通常把高价的金属元素称为“某”,而把低价的金属元素称为“亚某”。例如Fe2O3读作氧化铁,FeO读作氧化亚铁。
2.根据化学式确定化合价
根据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确定化合物中某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四、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
【情景引入】在许多生产、生活实践中,需要较准确知道物质中元素的质量。例如:农业技术人员在研究氮肥的肥效时,首先必须知道所施氮肥的含氮量;化工生产中某些产品质量的分析,也要设法测出其中某种元素的含量。
1.根据化学式确定组成物质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
物质中元素质量比=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原子个数∶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
2.根据化学式确定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的质量在物质总质量中所占的比例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五、板书
(一)化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
1.化学式
2.化学式的意义
(二)化学式的书写
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2.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
(三)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四)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
六、课堂练习
1.“3H2SO4”中有“1、2、3、4”四个数字,对叙述其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
B.“2”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
C.“3”表示分子个数
D.“4”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
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书写都正确的是( )
A.氧化铁FeO B.碳酸钠NaCO3
C.氢氧化亚铁Fe(OH)2 D.硫酸SO4
3.Y2BaCu6O10是一种高温超导材料。该化合物中,Y、Ba、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3、+2、-2价,则铜元素的化合价为( )。
A.0价   B.+1价   C.+2价   D.+3价
4.尿素是一种肥效高、土壤适应性好的常用氮肥,其化学式为CO(NH2)2。现有一份尿素样品,测得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3.5% ,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尿素样品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