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语 文 试 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辜负(gū) 炽热(chì) 闲暇(xiá) 天涯海角(yá)B.凛冽(liè) 俯瞰(gàn) 凸现(tū) 奈人寻味(nài)C.吞噬(shì) 恶运(è) 拍摄(niè) 语无伦次(lún)D.疲惫(bèi) 烧酌(zhuó) 拯救(zhěng) 海市蜃楼(shèng)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人生有三只兔子不可追。少儿时代,教室之外 是一只诱人的兔子,你若去追赶它,它你带给你 的一生;青年时代,校园之外的 是一只诱人的兔子,你若去追赶它,它就带给你 的一生;中年时代,社会上 是一只诱人的兔子,你若去追赶它,它就带给你 的一生。当你要赶路时,不要被草丛中蹿来蹿去的兔子弄得眼花缭乱,从而偏离了前进的方向,记着自己是赶路,惟一要干的是:看脚下,看前方。A.名利富贵 虚荣 嬉戏玩耍 荒废 灯红酒绿 堕落B.嬉戏玩耍 荒废 名利富贵 虚荣 灯红酒绿 堕落C.灯红酒绿 堕落 嬉戏玩耍 荒废 名利富贵 虚荣D.嬉戏玩耍 堕落 名利富贵 虚荣 灯红酒绿 荒废3. 选出下列各句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A.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B.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无异于走向死亡。C. 小镇,一场冻雨不约而同,噼噼啪啪倾倒在酒吧前黑黝黝的街。 D.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灵魂之战,一段完整的心灵朝圣历程,它可以给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以诸多友谊的启发。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 “小手拉大手,撑起一片天”的主题植树活动,掀起植树造林、校园绿化活动的热潮。B. 高速铁路网不断延伸,运营里程向着近4万多公里迈进。C.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在家也能上课,这主要得益于我们身处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D. 阅读素养对民族、对个人、对国家来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养。5. 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眨眼睛”“夸奖我”“喷出火焰”“看到长城”“热爱祖国”“安排任务”“拜访我”全是动宾短语,可嵌入“着、了、过”判断。B.“吓跑了”“密得不透气”“放松下来”“漂亮极了”“热得难受”是补充短语,可以嵌入“得”,出现“得”字更典型。C.“小明进门”“大家唱歌”“我们高兴”“心情好”“桃花红”“老师讲课”“细节描写”是主谓短语,能嵌入“较、很、更”判断。D. “谁是最可爱的人”一句中的词依次是:“谁”代词,“是”动词,“最”副词,“可爱”形容词,“的”助词,“人”名词。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带上她的眼睛》作者刘慈欣,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乡村教师》等。他所创作的《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B. 《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是明代学者、文学家。《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其中有不少都包含着作者的寄托和感慨。C.《伟大的悲剧》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D. “就像鲁宾逊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这是英国小说家笛福的长篇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中的一个情节。7. 下列名著《海底两万里》阅读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B.在诺第留斯号潜水艇中之所以能自由的呼吸是因为诺第留斯号会定期浮出水面,进行换气,并储存一些新鲜空气。C.“对着这灿烂的美景,他跟我一样惊奇地欣赏着。显然,这个安分守己的人,要把眼前这些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不停地分类。”其中的“他”指的是《海底两万里》中的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D.“我们三人跟着他上来意外得救的人,转瞬间都到了可怜人的小艇上”中的“可怜人”是采珠人。8. 下面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甲] 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乙] 乌衣巷①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②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注]①乌衣巷:位于秦淮河畔,东晋时名门望族的聚居区。②王谢:指王导和谢安,二人均为东晋时的权贵。A.甲诗是一首即景感怀之作,综合运用了描写、记叙及议论的表达方式。B.甲诗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这样的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商女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势之感慨。C.乙诗前两句是工整的对偶句,写今日的衰败景象,它与昔日的繁荣盛况,形成强烈对比。D.乙诗通篇写景,不加一字议论。诗人从侧面落笔,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语言含蓄,耐人寻味。9.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2分)A.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10. A同学想以“语文”的“语”字起头让大家做“成语接龙”游戏,请你试试看,最少填四个(必须是成语)。(2分) 语重心长→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11. 古诗文默写。(10分)⑴前不见古人,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⑵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⑶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⑷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⑸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⑺《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⑻《论语·雍也》中强调学习兴趣重要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0 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16题。(12分)【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节选)【乙】《水经》云:“彭蠡”①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②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③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④,北音清越,枹⑤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选自《古文观止》《石钟山记》(节选))【注释】①彭蠡(lǐ):今鄱阳湖。②郦元:郦道元。③李渤:唐代人,曾作《辨石钟山记》。④函胡:厚重模糊。⑤枹(fú):鼓槌。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1)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2)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3)故莫能知( ) (4)余是以记之(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句2分,共4分)(1)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14.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15.乙文作者是如何评价郦元、李渤的观点的?请用原文语句回答为何这样评价。(2分)16.甲、乙两文共同阐释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20题。(15分)探险家与骆驼余显斌叮咚,叮咚——驼铃如水,在沙漠响起。一只驼,在沙漠里缓慢地走着,背上驮着被毯,还有水囊和食品。它的后面,跟着一个人——探险家。他们从家里出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明显的,驼已负伤。那是不久前的一个晚上,他们遭受到一只狼的偷袭。当时,探险家已睡熟,打着鼾声。一只狼借着云的影子,悄悄逼近,龇着牙,在月影下发出白森森的光。驼醒了,喷了一下鼻子,仰起脖子,叮当一声,驼铃响了。可是,探险家仍在打着鼾声,沉入梦乡。狼,在一步步逼近。驼站了起来,一蹄子,把狼弹出一溜跟斗。同时,自己的腹部也被狼咬了个大口子,长长的,血肉模糊。听到动静,探险家醒了,和驼一块儿赶走了狼。然后,一人一驼依然走在沙漠上,但速度明显慢了。因为,驼走起来步子很迟缓,一下一下的。也因为这样,到现在,他们仍没走出沙漠。他们已经陷入绝境:食物还有,可是,水已经不多。每喝一次,探险家心中,就会弥漫起一种绝望,一种恐惧。水囊里的水只有一小半了,他矛盾了,他知道,就这点水,无论如何供不了一人一驼走出沙漠。他静静地拍拍驼,驼停住了,望着他。他轻轻解下驼背上的被毯,还有食物,然后提着水囊,又拍拍驼,让它卧下。驼很听话,乖乖地卧下。他叹口气走了,走向山丘那边。走了一会儿,听到声音,他转过身,驼已经慢慢跟上来了。他摇摇头,又长叹一声。这只驼,没忘驼的职责,它跟人一直都跟得很紧。这是驼的主人告诉他的,现在看来,是真的。他想甩脱它,很难。无精打采地,他和驼一块儿走着。茫茫大漠,风刮起,有驼铃声响起,当啷,当啷——残阳如血。他和驼,在天地之间小如两只蚂蚁,慢慢蠕动。月亮,在天的另一边升起,光亮亮清冷冷的,如水洗过一样。他们终于停下,倒在沙上睡了。驼仍没忘记自己的职责,紧紧靠在他身边。沙漠夜冷,它在为他取暖呢。驼慢慢睡着了,闭上了眼睛。他也睡着了,打起了鼾声。沙漠静静的,只有月光如水,映照着无边的沙砾。他轻轻打着鼾,过了一会儿,悄悄坐起来,看到驼仍睡着,就偷偷背着食物,还有水,趴在地上,一寸一寸向前移动,如一只蜥蜴一样,移向那边。终于,他移过一个沙丘,嘘了口气,站起来,向远处地平线走去。走了好远,回过头,白亮亮的月光下,沙漠如无垠的海浪。海浪上,再也不见了那只驼。他心里感到一阵轻松,同时,又有说不出的沉重。靠着水囊的水,还有食物,一步步,他走出了这片无人穿越的死亡沙漠,回到城市。顿时,他成了传奇,成了英雄,受到功臣般的待遇。每到一处,都有鲜花、美酒和掌声,还有女孩火辣辣的目光。他成了征服这块沙漠的第一人。那天,他应邀出席一个集会,受到如潮般的掌声。市长代表民众给他颁奖,因为,他也是这个市的市民,更是这个市的光荣,也是这个市市民的光荣。拿着奖杯,还有花环,他坐着车回到家。当走下车时,他惊呆了,一只驼蹲在他的门外。风吹过,脖上驼铃响起:叮当,叮当——这只驼,真是他扔在沙漠上的驼。它又回来了,在孤独和干涸中回来了。它的背上,驮着他的一些东西。一直,这个有灵性的生命,都没忘记自己的职责。他跑过去,泪流满面,抱住那只驼。那只驼一动不动,已停止了呼吸。它的致命伤,仍在腹部,狼咬中的地方。那个伤口,已烂成碗大一个洞。它就是带着这个洞,在生命最后一刻,挣扎着赶到这儿,来完成自己一生最后一个任务的。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他“心里感到一阵轻松,同时,又有说不出的沉重”,请结合文章,分别说说他感到“轻松”和“沉重”的原因。(4分)18.试分析画横线句在文中的作用。(4分)月亮,在天的另一边升起,光亮亮清冷冷的,如水洗过一样。19.本文描写人物的文字形象细腻,请分析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他轻轻打着鼾,过了一会儿,悄悄坐起来,看到驼仍睡着,就偷偷背着食物,还有水,趴在地上,一寸一寸向前移动,如一只蜥蜴一样,移向那边。20.关于本文的主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你围绕下列三组关键词中的一组,结合全文,谈谈对本文主题的理解。(3分)关键词:自私——无私、善良——卑鄙、职责——本能(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1~24题。(13分)鸟儿能做到,我也同样能陈杜鹤他出生于1976年的美国,从童年起,他就对冒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20岁时,他就迷恋上了低空跳伞。在接下来的十余年间,他先后在全球16个国家完成了近一千次极限跳伞,征服高地包括美国皇家峡谷大桥、金门大桥、巴西基度山耶稣像、巴黎埃菲尔铁塔、瑞士马特洪峰、吉隆坡石油双塔、西雅图太空针塔、委内瑞拉安赫尔瀑布、上海金茂大厦等。征服世界各地的地标是他的梦想,挑战独一无二的危险是他最大的快乐。随着挑战极限运动次数的增多,他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每当有好朋友因为挑战失败丢掉生命时,他就更深一层地理解了生命的可贵。因此,他从来就不是一个疯狂的冒失鬼,也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他说:“我的工作是风险评估,在翼装飞行之前,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评估风险,这是我唯一考虑的事情。要想完成一件前人未能实现的事情,除了解决问题的决心,还要将技巧和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挪威朋友发给他一张中国天门山天门洞的照片,朋友鼓动他可以穿着滑翔翼穿越这个山洞,当时他还不是非常确信。所以他把照片发给泛太平洋网站的好朋友Iiro Seppanen和Yang Feng,他们一起直接到天门山天门洞现场考察。看过后,朋友建议他亲自来一次,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下这个飞行计划的可行性。天门洞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穿山溶洞,门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以220公里的时速从200余米高空俯冲而下,穿越天门洞,想起来都让人毛骨悚然。当他第一次来到天门洞前时,他的直觉告诉他将要有非同一般的经历发生。为了顺利完成“穿越天门洞”的挑战,他改良研发了新型的滑翔翼,它可以提供给自己更多的滑翔时间和安全性。凭借最新的GPS定位系统和滑翔装备,他已经可以完全跟踪确认自己的飞行线路和滑行线路,过去的三个月里,他几乎每一天都在欧洲进行着跳伞训练,为穿越天门洞做准备。他不断收集到的数据显示,他可以安全地实现这个复杂而又极富挑战的项目。万事俱备,时间定格在2011年9月24日15点45分,只见他沮丧地从楼梯上走了下来,原来,他的第一次挑战失败了。不过,他很快重新登上了直升机,并在第二次时挑战成功。事后他非常激动:“我确定这是我到目前为止感觉最棒的一次挑战。”他叫杰布·科里斯,一个真正的“蝙蝠侠”。如今,他穿着翼装成功飞行穿越天门洞书写了人类飞翔历史上的新传奇。再次面对梦想,他激动地说:“鸟儿能做到,我也同样能。”是的,他真的做到了,只要为梦想做了充分准备,并为之努力了,就会获得成功。这是杰布·科里斯告诉我们的道理。(选自《少年文艺》第3期,有删改)2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讲述故事的?请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这种记叙顺序的好处。(3分)22.为了顺利完成“穿越天门洞”的挑战,文中主人公做了哪些准备工作?(3分)2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杰布·科里斯是个怎样的人。(3分)24.读完全文后,请谈谈你对“冒险”有什么新的看法。(4分)三、写作(50分)(1)航天、生物、计算机、新能源……你对哪个领域的科学技术最感兴趣 请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这种科学技术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据报道,在3D虚拟现实的校园实验室里,可以让屏幕里的蝴蝶飞到眼前,可以模拟在不同星球的重力实验,可以置身于恐龙生活的白垩纪,可以探索原子内部的无穷奥秘……在这样奇妙的实验室里学习,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呢?请你发挥想象,以“奇妙的实验室”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若选题目(1),题目自拟,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达到此要求,评分时可酌情奖励2分)。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参考答案1. A [解析] B.俯瞰(kàn) 耐人寻味 C.厄运 拍摄(shè) D.烧灼 海市蜃楼(shèn)2. B3. C [解析] A. 耀武扬威:意思是炫耀武力,显示威风,常用来形容士兵、军队。B. 忧心忡忡:形容非常忧愁、担心。忧:忧愁,忧虑。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C.不约而同:是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完全一致。不期而至: 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没有预料的到来。D. 惊心动魄: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4. A [解析] B.“近”与“多”语义矛盾,去掉“多”;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环境”;D.语序不当,改“对民族、对个人、对国家”为:对个人,对民族,对国家;5.C“细节描写”是偏正短语。6.B [解析]清代学者7.C 是阿龙纳斯的仆人康塞尔。8.B [解析] (表面上在批评“商女”,实则讽刺沉溺于声色歌舞中的达官贵人)[译文]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9.A10.B11.⑴后不见来者 ⑵造化钟神秀 ⑶自缘身在最高层 ⑷落红不是无情物 ⑸惟吾德馨⑹濯清涟而不妖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2.(1)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2)颠倒,错乱 (3)没有谁 (4)因此(所以)13.(1)只了解其一(其中的一个方面),不了解其二(另一方面)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2)能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或“石头能发出铿锵声音的”),到处都有。14.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15.郦元之简,李渤之陋。(或者回答“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也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16.做任何事不可主观臆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联系实际作出正确的判断。【乙文参考译文】《水经》上说:彭蠡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之所以命名为石钟山是因为山下对着深潭,微风吹动波浪,湖水和石头互相撞击,发出洪钟般的响声。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的正确性。现在把钟和磬放置在水中,即使有很大的风和浪也不能使它们发出响声,更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他开始循着郦道元到过的地方,在深潭上面找到两块石头,敲击它,听它发出的声音,南面的石头发出的声音厚重而模糊,北面的石头发出的声音清亮而高亢,鼓槌停止敲击,而响声还在传播,这余音慢慢地消失。李渤便认为找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对于这种说法,我却更加怀疑。能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有,但只有这座山用“钟”来命名,是什么缘故呢?……凡事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只凭主观想象来判断它有没有,可以吗?郦道元的所见所闻大概和我相同,但是讲得不详细;一般士大夫又始终不愿像我这样乘小船夜晚停在绝壁之下仔细观察,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而渔人和船夫,即使知道真相却说不出道理来,这就是石钟山用“石钟”命名的来历不能流传于世的原因。而那些见识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块的方法来寻求用“石钟”命名的原因,还自以为找到了正确答案。我因此记下这次游历的经过,既叹息郦道元记载的简单,又觉得李渤见识的浅陋很好笑。17.探险家甩脱了骆驼,没有了负累,所以心理显得轻松(2分);抛下骆驼独自逃生,又觉得对不起骆驼,因而心情沉重(或探险家抛下骆驼后,独自走在茫茫沙漠,显得更加孤寂,因而心理觉得沉重)(2分)。18.这是环境描写(1分),写出月亮的清冷(1分),烘托出周围环境的孤寂(1分),衬托(反衬)骆驼带给探险家温暖(或衬托出骆驼尽职尽责,为探险家取暖)(1分)。19.作者运用“轻轻、悄悄、偷偷”等叠词(1分),写出探险家丢下受伤的骆驼时小心翼翼(或偷偷摸摸)的动作(1分),生怕惊醒骆驼而无法甩脱它(或以便自己甩脱骆驼,顺利离开沙漠)(1分),表现出探险家的自私(或想自保逃命)(1分)。20.示例一:自私——无私:人在一定条件下为了自保而显得相对自私,但骆驼却始终尽职尽责,探险家在水短缺的情况下考虑到的是抛下骆驼,而骆驼为探险家而受伤,受伤后依旧为他取暖,最后还完成自己的职责,人的自私与骆驼的无私形成鲜明对比。示例二:善良——卑鄙:骆驼的善良是从始至终的,保护探险家,为他取暖,即使被丢弃了,依旧找到探险家完成自己的职责。而探险家考虑到一人一驼无法靠那点水走出沙漠就将救命恩人舍弃了,人性的自私与卑鄙在这一刻就显示出来。示例三:职责——本能:骆驼从始至终尽了它的职责,保护探险家,为他取暖,临死还将东西送回。探险家出于求生的本能而抛弃了救命恩人骆驼,虽然无可厚非,但毕竟受到了良心的谴责。21.顺叙(1分);如“从童年起,他就对冒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20岁时,他就迷恋上了低空跳伞”“在接下来的十余年间”“一次偶然的机会”“时间定格在2011年9月24日15点45分”这些句子非常清楚地交代了时间的推移,使文章条理清晰(2分)。22.直接到天门山天门洞现场考察,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这个飞行计划的可行性(1分);改良研发了新型的滑翔翼,它可以提供给自己更多的滑翔时间和安全性(1分);几乎每一天都在欧洲进行着跳伞训练,为穿越天门洞做准备(1分)。23.杰布·科里斯是一个有智慧、有头脑、有毅力的人。只要是他认定的事,他就一定会排除万难、达其所愿。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不莽撞、不蛮干,而是有计划、有准备,其表现着实让人佩服。24.“冒险”本指不顾危险地进行某种活动。通过本文中主人公的故事我们意识到:要想完成一件前人未能完成的任务,除了有战胜困难的决心,还要将技巧和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这就是我对“冒险”的新看法。三、【写作指拨】本次作文要求我们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作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确定角色,贴切命名。所谓角色就是科幻作文中所涉及的人或物,他们是这个故事的扮演者,也是缔造者。大多数同学在写作时都能幻想出很多的角色,但每个角色的人物形象都不够生动。怎么办呢 其实不难,只要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电视上看到的、书本上学到的各种人物或动、植物大卸八块,再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加以拼凑,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不就可以跃然纸上了吗 如果再给他们取个贴切又蕴藉丰富的名字,那就更好了。比如:用孙悟空的头、羊的身子、米老鼠的手、大象的腿加以拼凑,并在头脑中放入一块电脑芯片,组合成一个名叫“万事通”的神奇人物,就把想象和科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二、设定情节,关联呼应。情节是指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它贯穿于科幻作文的始终,是故事的生命线。它和角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1.开端。可采用开门见山点明题意的方法,也可以采取用表示声音的词或几个奇怪的问题、现象来设置悬念,以引人入胜。2.发展。真正切入主题后,要把自己融入故事当中,当作故事的主人公。让开头设置的疑团由复杂到简单慢慢解开,让文章的主人公过五关斩六将,同时加入自己的大胆想象,使情节曲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3.高潮。当主人公经受过一系列的惊险或趣事后,可以利用一些更为高科技的东西把故事推向高潮。4.结局。结尾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作、一个奇怪的声音,把笔锋自然地转到现实;或者在结尾阐明一个道理,或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让读者去思考,去品味,给读者一种回味无穷的感受。三、讲述故事,语言简明。由于一篇几百字的作文只能写一个很小的生活片段,不可能全面反映出各角色之间发生的故事。因此叙述故事时,要做到简明生动,切忌拖泥带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