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电荷 说课课件 (共23张PPT)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电荷 说课课件 (共23张PPT) 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9、1 电 荷
目录
CONTENTS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01
02
03
04
教材分析
01
一、教材分析
《电荷》是2019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九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教程分析
本节由电荷、静电感应、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四部分内容组成,本节内容展开的基本线索为:首先从摩擦起电人手,个绍自然界中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及其特性:然后建构物质的微观结构模型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接下来介绍物体带电的另一种方式一一静电感应;最后讨论电荷在转移过程中守恒的规律,以及电荷量的量子化特征在建构上述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构建模型、解释现象、猜想、归纳等过程、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强化守恒思想。
讲述内容
从知识发展的线索来看,本节知识是电磁学的首节内容为本章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的预备知识。
教程作用
教材分析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静电感应
A
B
C
二、知识结构
D
元电荷
【物理观念】
经历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验过程,了解使物体带电的方法,能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1)通过观察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等现象,激发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2)通过不同起电方式的分析、体会守恒观念对认识物理规律的重要性。
关注存在元电荷的事实,知道元电荷的概念,知道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构建元电荷的物理模型。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三、核心素养
学情分析
02
高中学生对生活现象的好奇不再停留在表面,更愿意挖掘表象之后的深度联系。
学生对于初中阶段学过的一些定性知识逐渐找到了定量的联系,力学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分析物理问题基本方法。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电荷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有了相关知识基础,对于原子结构也有较深的认识。
水到渠成——电荷概念及其相互作用原因的建立
知识基础
学习动力
认知能力
一、学情分析
重点知识解析
难点知识解析
电荷守恒定律的初识和应用。
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重点
难点
二、重难点分析
教法与学法
03
一、教学方法
探究法
分析归纳法
交流讨论法
演示法
交流
观察
应用
实验
二、学法




教学过程
04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目标1
三种起电方式
认识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元电荷与荷质比
教学流程
情境1:游戏引入,激发兴趣(2分钟)
任务1:认识电荷
问题环环相扣,思维步步推进
带电现象: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称这样的物体带有电或者电荷。
任务2:探究规律
(5分钟)
学生活动一:阅读课本P2-P3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说一说王充、吉尔伯特、富兰克林关于电学的发现……
2、什么是电荷?物体是怎样带上电荷的呢?
3、电荷间有怎样的相互作用?
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任务3:探寻原子结构,分析摩擦起电原因
(5分钟)
学生活动二:讨论和交流,并回答以下问题
(1)原子由什么组成
(2)为什么原子对外界表现为电中性
(3)原子核稳定还是最外层的电子稳定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任务4:认识三种带点方式
分别从下列三种情景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三种起电方式的区别和本质
(10分钟)
层层递进,举一反三
任务4:认识三种带点方式
带电本质: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总量保持不变
引出电荷守恒定律
任务5:电荷守恒定律
(5分钟)
根据三种起电方式,分析其本质
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2.另一种表述为: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思考:电荷的总量是守恒的,那么,物体的所带的电荷量是任意数值吗?
任务6:电元荷和荷质比
(5分钟)
1.元电荷
概念:最小的电荷量(一个质子或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
符号:e
数值:e = 1.6×10-19C
注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2、荷质比
概念:带电体的电荷量q与质量m之比,也叫比荷。
公式:q/m
单位:C/kg
电子比荷: e/me=1.76 ×1011C/kg
二、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
一、电荷
三、几个基本概念
电荷量
元电荷
比荷
1.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
感应起电
接触起电
课堂小结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