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学习三步篮技术(高手投篮)教案-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篮球:学习三步篮技术(高手投篮)教案-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资源简介

篮球:学习三步篮技术(高手投篮)
教材分析:
三步篮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地基础,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地发挥和战术配合地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本次课是第一次课,着重让学生掌握三步篮的动作方法和要领,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习终身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都比较好,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够掌握并说出三步篮的动作要领。
技能目标
使80%以上的同学能够完成三步篮技术,发展灵敏与协调的能力并提高弹跳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识自身的价值与能力,学会欣赏他人,增强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感,发扬学生相互学习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三步篮的动作方法及要领。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和三步篮的技术。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法,2.语言法,3.完整法与分解法,4.探究法,5.设疑法,6.重复练习法。
教学过程
开 始 部 分 (3分钟)
课堂常规:3分钟
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出勤人数。 2. 师生问好。 3. 教师宣布课的主要内容,任务及要求。 4. 安排见习生。 5. 检查服装。
组织队形:四排横队
要求学生:快 静 齐
课前师生问好,沟通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感情。
准 备 部 分 (7分钟)
准备活动:7分钟
游戏:运球追拍(篮球)
器材:
每人一个球和一个红布条子。
方法:
学生每人一个篮球,分散在指定的篮球场内,选一人做领头人,在手臂上系上红布条。领头人运球追拍其他人,其他人运球逃避,领头人追拍上一人后,被拍人与领头人交换,依次类推进行。 (三) 规则:
学生可多次运球,但不能抱球跑,不可以跑出指定的篮球场外,不可以踩线。
学生遵照教师的要求,完成游戏。
预热运动主要是预防运动损伤,本内容也是加强学生的运球和控球能力以及提高对球性的熟练程度,为三步篮做好铺垫。
基 本 部 分 (30分钟)
三步篮技术
动作要领:(以左脚起跳,右手投篮为例)右脚跨出一大步的同时持球(一大) 接着左脚跨出蹬地起跳(二小),然后右腿屈膝上抬同时举球至头右侧上方,腾空后身体接近最高点时,右臂向前上方伸出,手腕前屈,食中指用力拨球,通端将球投出(三跳)。
辅助练习
指关节练习:五指分开,两手在体前相对,指尖接触,指关节挤压20次。 2. 投篮练习:右臂上伸,提肘前屈腕拨指练习10次。 3. 拨球练习:两手相对五指分开,单手持球,用指跟以上部位拨球发力,在体前、体上相互传接球,各10次。 4. 持球连续两步跨跳练习(一步大、二步小),(一个方向2—3个单趟) 5. 同手同脚向上拉球练习,(先原地慢抬几次、再稍快跳起20次)
三步篮练习
在指定罚球线右侧点,原地持球迈步(先迈右脚)上三步篮。(2-3次) 2. 运一次球到指定罚球线右侧点迈步(先迈右脚)上三步篮。(2-3次) 3. 缓慢运球到指定罚球线右侧点迈步(先迈右脚)上三步篮。(5-6次)
通过辅助练习能很好的掌握控球、持球投篮、拨指发力等练习。 更能让学生掌握住每步的细节与要求,有利于组合动作的节奏和协调性的发展。
分步进行有利于学生快速体验三步篮的每一个动作要求。
素质练习
全场运球三步篮练习,1、2两排在一副篮球场,3、4两排在另一副篮球场,各成一路纵队跑两个篮板进行三步篮投篮练习。 规则:有秩序地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注意(一步大、二步小、三高跳) (用两副篮球场)
教法:
教师出示图纸分给各组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组内讨论,如何上三步篮,并每人体验1—2次。 2. 教师集合队伍并就提出的问题共同分享,并让学生演示他们心中的三步篮。 3. 教师讲解并示范三步篮2遍,并强调动作要点(一步大、二步小、三高跳)及技术要领。 4. 按教师的教学安排和步骤,要求学生分步做三步篮练习。 5. 教师巡视各个练习点的学生情况,并对学生易犯错误进行个别纠正。 6. 集中队伍并找几名优秀的学生做示范,点评,鼓舞激励,并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以指正。 7. 在各个训练点进行重复练习(每人3—5次)
学生观看图纸并领悟其意,按教师要求进行组内讨论并体验动作。
2.学生按教师的布置要求去做。
便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巩固加强学生的三步篮基本功。
结 束 部 分(5分钟)
集合整队。
进行放松练习。
拍打肩部。 B.拍打腿部。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表扬学生的表现。
回收器材。
宣布下课。
师生再见。
要求:
学生按教师要求放松,认真听讲。
放松主要肢体的肌肉,使学生快速恢复正常体能状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