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巧改废弃物》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六节课《巧改废弃物》,主要内容是探究废弃物的利用价值和如何巧妙地改造废弃物。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并学会如何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物品。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2.了解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方式。3.理解废弃物的利用价值。4.学会巧妙地改造废弃物。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3.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1. 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2. 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方式。3. 废弃物的利用价值。4. 巧妙地改造废弃物。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废弃物的利用方式。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科学概念。但在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废弃物的图片或实物,如废纸张、废塑料瓶等。2.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废弃物,并提问:你们平时见过这些废弃物吗?你们知道它们对环境有什么危害吗?第二环节:呈现新知1. 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废弃物的分类,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2. 讲解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如回收、再利用、焚烧等,并解释每种处理方式的优缺点。3. 引导学生思考:废弃物是否只有处理的方式,还可以有其他利用价值吗?第三环节:探究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废弃物进行改造。例如,一组选择废纸张进行改造。2. 每组讨论并列出改造废弃物的想法和方法。例如,对于废纸张,可以将其剪成小片用来做手工艺品,如折纸、剪纸等。3. 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改造废弃物,并记录下来。例如,学生可以动手将废纸张剪成心形、花朵等形状,然后制作成贺卡或装饰品。4. 学生展示改造后的成果,并分享改造过程中的体会和困难。例如,学生可以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并分享自己如何利用废纸张进行改造的经验。第四环节:总结归纳1. 学生自主总结废弃物的利用价值和改造方法。教师可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通过改造废弃物,发现了废弃物的哪些新用途?2.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废弃物的利用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废弃物的再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第五环节: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寻找废弃物的利用方式。例如,学生可以观察家庭中的废弃物,思考如何利用它们进行再利用或改造。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例如,学生可以提出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推行垃圾分类等建议。六、板书设计:巧改废弃物1. 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方式- 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 厨余垃圾2. 废弃物的利用价值3. 巧妙地改造废弃物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学生得到了实践操作的机会,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例如,学生通过改造废纸张制作手工艺品,发现了废纸张的新用途,并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践操作环节,由于时间限制,有些小组可能无法完成改造任务,需要在后续课程中继续进行。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