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共33张PPT+2个内嵌视频)-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共33张PPT+2个内嵌视频)-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2课 物质、意识、运动、规律
(认识论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4课 认识、实践、真理
(唯物辩证法)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3课 联系、发展、矛盾
(社会历史观)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5课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基本规律、人民群众
(价值观、人生观)实现人生价值
第6课 价值判断与选择,创造与实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
由盘古开天辟地而来吗?
人类是女娲创造的吗?
我们的世界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2.1世界的物质性
1
2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
意识依赖于物质
本框结构
自然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的含义
二.证明:世界的物质性
主观世界
(精神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意识
是物质的
依赖于物质,是物质的产物
本框题就是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意识三个方面,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哲学上的物质是什么?
世界
客观世界(物质世界)
哲学上所谈的世界
秘鲁彩虹山
你知道这是谁的画作吗?
秘鲁彩虹山被当地人喻为“被上帝打翻了的颜料盘”!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上帝的杰作,而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地貌“丹霞地貌”,由水平或变动很轻微的厚层红色砂岩、砾岩所构成,因岩块大小和氧化程度不同,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远观会呈现不同色彩,这是大自然的杰作。
问题一:以上说法是对彩虹山的认识,这说明彩虹是可以为人们所认识的。请用教材的语言来替代“彩虹山是可以为人们所认识”的意思?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问题二:但不管你如何看待彩虹山,彩虹山总是在那里,这说明彩虹山的存在并不依赖于我们对它的认识。再请用教材语言来替代表达“彩虹山的存在并不依赖于我们对它的认识”的意思?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客观实在
阅读教材P18物质的含义,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物质具有客观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或者是否承认它的存在,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物质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客观实在
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反映、所认识(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
一.物质的含义
(1)“客观实在性”:是指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承认不承认,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的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仅指物质现象,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2)“客观存在”: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即除了包括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比如,他人的意识对于我来说就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说是“客观实在”,因为不论谁的意识都不属于物质范畴。(物质现象+意识现象)
注意:客观存在≠客观实在
看的见的物质具体形态
磁场、超声波、电流……
物质
客观实在性
【共性】
具体的物质形态【个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花草树木,鸟鱼虫兽
彩虹山、盐沼、星光海……
看不见的物质具体形态
注意: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二.证明:世界的物质性
1.证明: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
二.证明:世界的物质性
1.证明:自然界的物质性
1)、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结论: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上帝创世说
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
大概46亿年
二.证明:世界的物质性
1.证明:自然界的物质性
2)、人类出现后,自然界仍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反对“上帝创世说”和“神创论”。
方法论
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与自然 和谐相处。
原理内容:
二.证明:世界的物质性
1.证明:自然界的物质性
3)、 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
2.证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看: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构成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3)、从发展看: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二.证明:世界的物质性
二.证明:世界的物质性
2.证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看: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的进化史:
思考:是什么原因促进了古猿向现代人的转变和人类社会的形成?
你知道人类和猿为什么在600万年前分道扬镳吗?
劳动
起决定性作用
改变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
二.证明:世界的物质性
2.证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从构成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人类社会基本要素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
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二.证明:世界的物质性
2.证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从社会发展看,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具有物质性。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决定因素。
二.证明:世界的物质性
3.证明:意识依赖于物质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产生看)
(反应特性)
滴水石穿
无机物
第一阶段:
低等生物
植物向阳
(刺激感应)
第二阶段:
高等动物
动物的反射
(感觉和心理)
第三阶段:
思维着的精神
(人的意识)

第四阶段:
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
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劳动和 社会交往
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二.证明:世界的物质性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从产生看)
3.证明:意识依赖于物质
3)、意识人脑的机能(从生理基础看)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大脑
≠电脑
人脑
≠人工智能
二.证明:世界的物质性
≠动物脑
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能延伸人类的认识器官
3.证明:意识依赖于物质
1920年印度加尔各答附近,发现并捕获了两个狼孩,她们刚进孤儿院时,具有狼的特征:每晚隔一定时间就要像狼一样嚎叫,专吃生肉;喜欢啃骨头,用舌头舔水,没有感情,只知道饥饿的时候觅食,饱的时候休息,昼睡夜出,靠四肢行走。
思考:动物无法产生意识,但人类有了人脑就一定会产生意识吗?
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的描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鲁迅
意识的形成离不开被反映的客观存在
思考: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吗?
漫画:美术题目,万能的上帝
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
意识的形成离不开被反映的客观存在
思考: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4)、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从内容看)
客观
存在
人的
感官
人脑
意识
信息
传输
加工
形成
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意识有正确错误之分。
实践
作用于
意识形成的条件:人脑+生活和实践+客观存在
注意:不管正确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如宗教,鬼神观念)
正确的意识——如实反映;错误的意识——歪曲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映。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
你看到了什么?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刘禹锡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世界的统一性原理以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
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
②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
  (1)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2)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1、物质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改: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改: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可能有共同的属性。
×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有共同的属性。
4、物质就是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改: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易错易混点
5、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改: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6、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主观的。
×改:人类社会也是客观的。
7 、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改: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变化。
8、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改: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或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