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上优化检测(六):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精编复习资料+精编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上优化检测(六):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精编复习资料+精编练习)

资源简介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上优化检测(六):相继兴衰得中古欧亚国家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西欧中世纪,国王与大封建主之间,大封建主与小封建主之间的关系是 ( )
A.奴隶主贵族与平民的关系 B.雇佣与被雇佣的特殊关系
C. 封主与封臣的上下关系 D.父兄与子侄的亲属关系
2.著名的城市巴格达曾经是哪个帝国的都城,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 )
A.罗马帝国 B.查理曼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法兰克王国
3.799年,罗马贵族反对教皇利奥三世,砍伤了他的眼睛,查理就率军亲赴罗马镇压。800年,教皇为了报答查理,在罗马为他加冕,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两件事意味着…( )
①教皇与国王之间友谊深厚②教皇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需要国王和军队的支持③查理为了巩固王权,需要利用基督教对人们进行精神统治④国王和教皇相互联合、相互利用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 ②③
4.下列建筑受古希腊、罗马建筑风格影响的是 ( )
A.美国国会大厦 B.北京故宫 C.印度泰姬陵 D.上海金茂大厦
5.下列关于欧洲中世纪乡村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乡村到处是商人的叫卖声
B.到处是裁缝店、理发店、杂货店
C.通常由一个或几个村落组成的庄园几乎成为自给自足的小世界
D.农奴从主人那里领取一小块土地后,就可以获得人身自由
6.对西欧封建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晚近1000年 B.西欧封建主重视教育、文化发达
C.西欧封建社会存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 D.在精神、文化领域神权高于一切
7.“圣诞节”和“十字架”与下列哪一种宗教有关 ( )
A. 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 .佛教 D.道教
8.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最大的日耳曼人国家是 ( )
A.法兰克王国 B.法兰西王国 C.拜占廷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9.把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等传到西方的是 ( )
A.古埃及人 B.印度人 C.阿拉伯人 D.土耳其人
10.基督教在巴勒斯坦地区产生并传播的主要社会根源是 ( )
A.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加深了犹太人的灾难
B.巴勒斯坦地区长期遭到外族入侵和掠夺
C. 灾难中的巴勒斯坦人民希望“救世主”前来拯救他们
D.罗马帝国对外扩张,被征服地区民族矛盾激化
11.按时间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正确的是 ( )
①大体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创立伊斯兰教
③出走麦地那 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 ④②③① D.③②④①
12.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吸纳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国家,古代学习中国,进行“大化改新”,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你认为日本的这一次改革发展是学习借鉴了中国哪一个历史时期的文明成果 ( )21cnjy.com
A.秦朝 B. 西汉 C.唐朝 D.北宋
13.西欧早期资产阶级来源于 ( )
A. 城市中的市民阶级 B.教会中的教士
C.封建领地中的大小封建主 D.封建社会的农民
14.从日本大化改新的措施可以看出,中国哪一时期文化对它影响很大 ( )
A. 秦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15.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 )
A.大化改新 B.商鞅变法
C.明治维新 D.1861年农奴制改革
16.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是 ( )
①建立天皇封建国家 ②废除贵族世袭制
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④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宗教问题,现已成为某些地区冲突的主要原因。信仰“真主”安拉,以《古兰经》为经典的宗教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佛教 B.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道教
18.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衰落后,欧洲进入了 ( )
A. 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9.“教堂中信徒们虔诚地歌颂上帝,罗密欧却想着如何利用向领主借来的犁栽种春麦,增加收获,好应付领主的索取以及一家嗷嗷待哺的老小。”以上描述的情形可能发生在 ( )
A.古代印度 B. 古代罗马 C.中世纪的欧洲 D.古代希腊
20.中世纪指的是 ( )
A. 古希腊灭亡至16世纪 B.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6世纪
C.东罗马帝国灭亡至16世纪 D.西罗马帝国灭亡至东罗马帝国灭亡
二、非选择题(60分)
21.(16分)读历史上某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版图,回答问题。
(1)该地图展示的是历史上哪个大帝国?(2分)

(2)该帝国的历史文化给你印象最深的有哪些方面?(4分)

(3)在2世纪时,也曾出现过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是哪个帝国?(2分)

(4)上述两个大帝国的建立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最后的结局又有什么相似之处?(8分)
22.(10分)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 。21·cn·jy·com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什么制度?(2分)

(2)这种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是哪一次改革后逐渐形成的?(4分)

(3)这种制度下,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的是什么人?文中的“臣下”是怎样侍奉他的主人的? (4分)
23.(12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古代犹太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公元前63年,罗马大将庞培攻占了邪路撒冷,屠杀一万多犹太人,灭了建国于巴勒斯坦的犹太王国,使之成为罗马的属地。犹太人民经常起来反抗罗马人的统治。公元前53年,罗马将军克拉苏对帕提亚作战失败,犹太人民便利用这个时机,发动起义,结果被罗马军队镇压。公元前4年,犹太人发动了广泛的人民起义,最后都被罗马统治者镇压了。 www.21-cn-jy.com
材料二:恩格斯说:“基督教……在其产生时也是被压迫者的运动。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索教。基督教……宣传将来会摆脱奴役和贫困;基督教是在死后的:彼岸生活中,在天国寻求这种解脱。”“它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求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2·1·c·n·j·y
材料三:4世纪时,罗马统治者认为基督教对他们的统治有利,就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从此,基督教以更快的速度传遍全世界,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古代犹太民族“多灾多难”的表现。(4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基督教创立时是一种怎样的宗教,其目的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分析后来基督教和早期的基督教相比有了什么变化。(4分)
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分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21·世纪*教育网
——日本大化改新时期的《田令》
材料二:“凡天下丁男给田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给三十亩。”
——唐朝武德田令
(1)日本田令和中国唐朝田令有什么共同点?(4分)

(2)这个共同点能说明什么问题?(2分)
25.(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阿拉伯人有句著名的格言:“人最关的装饰是知识”;他们的宗教创始人曾经说过:“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帝国时代,不少阿拉伯人穿梭往来于三大洲,担当起当时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 21教育网
(1)结合材料说说古代阿拉伯人能创造出灿烂的伊斯兰文明的原因。(6分)
(2)当阿拉伯帝国处于最繁荣强盛时期,我国正处于哪个朝代统治时期?(2分)

(3)结合具体史实,简述阿拉伯帝国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8分)
第二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
1.C 2.C 3.C 4.A 5.C 6.B 7.A 8.A 9.C 10.A 11.B 12.C 13.A
14.C 15.A 16.D 17.B 18.B 19.C 20.B
二、非选择题
25.(1)阿拉伯人一向重视教育,有着执着的追求精神;阿拉伯人经常往来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带去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教;带回了东方的特产和先进的技术,融合了大量的东西方优秀文化。 (2)唐朝。 (3)①阿拉伯人将古代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传播到全世界。②收集了大量希腊、罗马、印度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传播到世界各地。
③阿拉伯人将清真寺建筑风格带到了北 非、欧洲、中亚、印度、中国等许多地方,并与当地的文化传统相结合,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晶。④阿拉伯人的数学、天文学、化学和医学等成就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的地位。⑤阿拉伯人的文学作品一直为世人所称道,最为人熟知的故事《天方夜谭》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广为流传。(任选四点)
第二单元: 相继兴衰得中古欧亚国家
精编复习资料
1.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衰落后,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直到16世纪。人们把这段历史时期叫
做“中世纪”(即5世纪到16世纪)。
2.日耳曼人的其中一支建立了法兰克王国,800年,罗马教皇为法兰克国王查理举行了加
冕仪式,标志着查理曼帝国的诞生,查理成为帝国的第一个皇帝。查理进行了土地分封,这样,封建制度逐步形成了。欧洲封建社会的等级分封特点是: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关系。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签订条约,三分帝国,三国发展为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日耳曼人的另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进入不列颠于9世纪建立了统一的英吉利王国。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最大特点表现于封建庄园制度、封建农奴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21·cn·jy·com
3.教会的统治:①教皇国的形成: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将意大利中部领土献给教皇,史称“丕
平献土”。②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③教会的统治称为“黑暗时代”。
教会统治的表现:
(1)政治上:罗马教皇被视为是上帝在人间的最高代表,有权废立国王,地位至高无上。
(2)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西欧三分之一的土地,不但剥削领地上的农
民,还要向全体居民征收什一税。
(3)思想文化上:教会是西欧最顽固的封建精神堡垒,垄断教育,宣扬圣经是一切知识的顶
峰,反对学习基督教神学以外的知识,禁绝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4.城市的兴起:①原因:11世纪,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②斗争:获取自治权(典型事件是:琅城起义)。③意义:城市的兴起,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④典型代表:巴黎和伦敦成为政治、经济、贸易中心;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佛罗伦萨则以手工业享誉欧洲。【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行会是城市中手工业者成立的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它保护同行手工业者的利益不受外
人侵犯,行会的代表可以通过选举进入市政会。
6.伊斯兰教的创建:
(1)背景:各部落间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相互仇杀,矛盾重重。阿拉伯人渴望建立统一的
国家。在这一形势下,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2)时间、地点: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古城麦加。
(3)创始人:穆罕默德。
(4)经典:《古兰经》。
(5)教义:号召人们放弃其他崇拜,只信奉唯一的“真主’I安拉。
(6)教徒: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7.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获得了更多人的支持,这一年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此后,穆罕默德领导穆斯林军队取得了多次胜利,在他去世之前,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21教育网
8.阿拉伯帝国的盛衰:新兴的阿拉伯国家发动对外战争,到8世纪中叶,阿拉伯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巴格达是阿拉伯帝国的都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10世纪,靠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阿拉伯帝国走向衰落。21·世纪*教育网
9.古代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1)公元前4世纪的亚历山大帝国。
(2)2世纪的罗马帝国,地中海成为其内海。
(3)8世纪中叶的阿拉伯帝国。
10.中世纪时阿拉伯学者有哪些重要文化成就?他们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什么作用?
成就:①阿拉伯人将古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传播到了全世界。②收集了大量希腊、罗马、印度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传播到世界各地。③阿拉伯人将清真寺建筑风格带到了世界各地,并与当地文化传统相结合,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晶。④阿拉伯人的数学、天文学、化学和医学等成就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⑤阿拉伯人的文学作品一直为世人所称道,《天方夜谭》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21cnjy.com
作用: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沟通和加强作用,把印度、中国等文化传到西方,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天文、医学知识,也带来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www-2-1-cnjy-com
11.世界三大宗教:
名称
创始人
创立时间
创立地点
经典
佛教
乔达摩·悉达多
公元前6世纪
古印度
佛经
基督教
耶稣
公元1世纪
巴勒斯坦
《圣经》
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
公元7世纪
麦加
《古兰绎》
12.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大和国家最为强大。5世纪时大和统一了日本本土。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大王,后改称天皇。www.21-cn-jy.com
13.大化改新:
(1)背景:①7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内)
②日本周边,当时中国大唐王朝高度繁荣。皇室和改革派渴望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外)2·1·c·n·j·y
③当时有一股拥护改革的力量,即到过中国的日本留学生,积极宣扬唐朝制度,希望实行改革。(内)
(2)目的:为了打击贵族,挽救统治危机。
(3)时间:646年。
(4)领导人:孝德天皇。
(5)特点: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改革。
(6)改革内容:①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②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7)意义:日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8)大化改新后,日本出现了一个武士阶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