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价值与价值观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价值与价值观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6.1价值与价值观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六课第三框的内容。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本课由引言和三框构成。引言是本课的导入,以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说明学生学习本课后,有助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把我价值实现的正确途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在影响着当代的中学生。学生对于社会中出现的矛盾、道德冲突已经有了思考的需要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现在的学生家庭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学生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对老师和父母不懂得感恩。索取多而奉献少,所以有必要加强价值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目前的高二学段学生已经面临了新高考改革中的七选三以及职业方向选择的思考,急需通过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从而确定选择方向。
三、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对应的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的内容要求:“2.2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理解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在实践中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最基本的价值标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科学精神:理解价值、人生价值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不同性质的价值观作用不同。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珍重人生价值,展现人生智慧,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 3.法治意识:明确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主动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具有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 4.公共参与: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公共服务、践行公共道德、展现公共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难点: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解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及具体举措。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大山的女儿》片段,思考:黄文秀为什么要去买车?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人的价值 1.价值 (1)含义: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人)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特点: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探究:小组一起来分享黄文秀的先进事迹 教学提示:修路、路灯、蓄水池、沙糖桔、电商服务点 思考:这些先进事迹体现了什么? (1)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需要的满足。 展示图片,思考:国家为什么授予黄文秀这些称号呢? (2)自我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意义,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 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归根到底要看他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人民贡献了什么。 环节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观看《大山的女儿》片段,思考:为什么马万里钻空子,利用国家脱贫事业吃回扣? 导致马万里和黄文秀不同的认识和评价的原因是什么?? 1.价值观的含义 人们在认识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探究: 黄文秀和马万里对脱贫事业的不同认识和评价让他们分别做出了怎样的行为选择? 两个人不同的价值追求是怎样影响两个人的人生道路的?如何体现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 2.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展示图片,思考:从他们身上体现出了怎样的价值观?从国家和社会层面,价值观有着怎样的导向作用?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 环节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观看视频《大山的女儿——百坭村乡规民约歌咏比赛》,思考:这些歌词体现了哪些优良品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有几个层面的要求? 1.基本内容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原因 (1)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2)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百坭村村民是如何践行乡规村约的?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要求 (1)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2)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3)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七、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