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7.3 弹力 弹簧测力计第1课时复习回顾1.示意图,画出人对木块的压力F1,木块对墙的压力F2,墙对木块的支持力FN2.示意图,画出A对B的支持力FN,B对A的压力F1,A对地的压力F2观察两种形变停止用力恢复原状停止用力不能恢复现象:有弹性无弹性§7.3 弹力一、弹力1.形变分类:①弹性形变②塑性形变2.弹力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恢复形变,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施加的力§7.3 弹力一、弹力1.形变分类:①弹性形变②塑性形变2.弹力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恢复形变,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施加的力3.弹力的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练习:判断正误( )A.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能产生弹力( ) B.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会产生弹力弹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弹力:弹簧被压缩和拉伸时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作用点在接触面上。例子书放在桌面上书对桌面:桌面对书:压力支持力提出问题书发生形变吗?为什么?压力怎么来的?桌子形变了吗?为什么?支持力怎么来的?现象:分析书发生了形变,要恢复原状,要向下恢复,所以向下产生弹力----压力桌子发生了形变,要恢复原状,要向上恢复,所以向上产生弹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支持力的方向与桌子的形变方向相反;作用点在接触面上。§7.3 弹力一、弹力1.形变分类:①弹性形变②塑性形变2.弹力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恢复形变,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施加的力3.弹力的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4.常见的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5.弹力的三要素(1)作用点:与之接触物体接触处(可平移至受力物体中心)(2)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与受力面垂直)①支持力:垂直于受力面指向被支持物体②压 力:垂直于受力面指向被压物体③弹簧:沿弹簧轴线,指向形变恢复方向④绳子:沿绳收缩方向(3)大小:物体的形变程度探究:弹簧弹力(形变程度)与拉力的关系5.00cm5.00cm弹簧总长度x(cm) x0=3.00 x1=4.00 x2=5.00 x3=6.00 x4=6.00 …弹簧伸长量△x(cm)钩码对弹簧拉力(N) 0 1 2 3 4 …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注意:(1)在……内(2)因果关系5.00cm§7.3 弹力 弹簧测力计第2课时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思考:能否根据这个结论制成测力工具呢?5.00cm测量力的大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弹簧测力计二、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2.种类:拉伸弹簧式、压缩弹簧式3.结构4.使用方法①估②看——量程、分度值、是否灵活、是否指零③测——弹簧伸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指针不要靠在刻度板上④读——视线与刻度面垂直⑤记是物理实验中一种常用的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使用正确的是()ABCD弹簧测力计倒拉,指针未指零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不在一直线上指针未指零就使用A应用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必须注意的几点中不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零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得超过它的量程A0~50.21.43. 如图所示,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它的分度值是 N。乙图中表示测拉力的情况,此拉力的大小为 N。发展空间:相互作用力的关系结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彼此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即:等大、反向、共线、异物发展空间§7.3 弹力一、弹力1.形变分类2.弹力定义3.弹力的产生条件4.常见的弹力5.弹力的三要素二、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2.种类:拉伸弹簧式、压缩弹簧式3.结构4.使用方法①估②看——量程、分度值、是否灵活、是否指零③测——弹簧伸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指针不要靠在刻度板上④读——视线与刻度面垂直⑤记三、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口诀:等大、反向、共线、异体、同生同灭练习1.判断正误A.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使用 ( )B.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弹簧所受外力越大,弹簧形变越大 ( )2.如图弹簧测力计量程_____,分度值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