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电阻的测量第3节回顾与复习1.欧姆定律的内容?2.如何用公式表示?有哪些变形式?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反比。公式:变形式:课堂导入管径:12mm 材料:不锈钢观察与思考思考:需要购买一个电阻较小的电加热器,哪个电加热器电阻较小?①②③④那一个这样的电阻你能知道它的阻值是多少吗?课堂导入电阻的测量电阻的测量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什么得出电阻值?如何得出多组数据?需要哪些实验器材?你能设计出实验电路图了吗?VA课堂探究进行实验:1.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多次移动滑片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记下相应的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3.断开开关,整理器材。利用测得数据计算出待测电阻阻值。VA课堂探究实验次数 电压 U/V 电流 I/A 电阻 R/Ω 电阻平均值R/Ω12 3 实验记录:课堂探究实验结论: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通过它的电流也随之改变,但是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即电阻不变。课堂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如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呢?VA课堂探究进行实验:1.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多次移动滑片来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记下相应的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3.断开开关,整理器材。利用测得数据计算出小灯泡阻值。VA课堂探究实验次数 电压 U/V 电流 I/A 电阻 R/Ω 电阻平均值R/Ω12 3 实验记录: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课堂探究实验结论:小灯泡的阻值会随灯丝温度的影响。灯丝温度越高,阻值越大,灯丝温度越低,阻值越小。I /A0U /V课堂探究如图是小强测量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工作时电阻的电路图。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蓄电池(6V)、电流表(0~0.6A~3A)、电压表(0~3V~15V)、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已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大约在5~10Ω之间。(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课堂探究(2)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小强画出了小灯泡的I﹣U图像(如图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 Ω。(3)由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着电压的升高而 ,其原因是 。10增大灯泡灯丝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OI/AU/V10.20.30.123课堂探究电阻的测量测定值电阻阻值测量小灯泡阻值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图实验注意事项实验结论课堂总结1. 小英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1)请完成如图实验电路的连接;(2)小东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图(甲)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电阻是 Ω。5ABCD+-课堂练习2.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在连接电路时,不小心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错了位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电流表烧坏,电压表示数为0B.小灯泡烧坏C.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值 D.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0CVSA课堂练习 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小灯泡标有“2.5V”的字样,下表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其中有一次记录的电流表示数是错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验次数 1 2 3 4 5电压/V 0.5 1.0 1.5 2.0 2.5电流/A 0.10 0.14 0.16 0.24 0.28电阻/Ω A.第1次实验记录的电流表示数是错误B.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C.5次实验中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最小D.从第1次到第5次的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左滑动DVSA课堂练习4.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丹丹分别选用定值电阻和小灯泡为测量对象,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分别画出了U﹣I 的图像,如图甲、乙所示。对于图像的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是定值电阻的U﹣I 图像,图乙是小灯泡的U﹣I 图像B.由图像可知,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由乙图及实验现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增加而增大D.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多次测量的方法,计算小灯泡的电阻D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