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人口第一节 人口分布一、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分布的最显著特点是不均衡性,形成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目前全世界大约3/4的人口分布在5%的陆地上。总体而言,世界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距海较近地带、海拔较低地带,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世界上有四大人口稠密区,即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一)自然因素(最基本因素)自然因素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地形 平原 工农业生产大都集中在平原地区,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区高原 土层瘠薄,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人口稀疏气候 气温降水 北半球温带适宜发展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约80%的人口分布在这一地带;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被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同;一般降水多则人口密集,降水少则人口稀疏水资源 人口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布,干旱地区的人口逐水而居,稠密区依水源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土壤 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矿产资源 产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煤矿、油田等工矿点,也是居民密集点(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例如,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大城市,人口密度大。(三)政治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政策、历史因素、文化教育状况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文化差异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婚俗 初婚年龄 发展中国家早婚,加快了人口增长;发达国家晚婚、不婚,降低了出生率婚姻稳定 某些国家、地区婚姻关系不稳定,离婚率高,再婚现象较多,降低了出生率宗教 对人口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宗教不反对人口增殖,导致高出生率第三节 人口空间变化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又称为机械增长,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分:人口迁移需要有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跨越特定行政界线),长达一定时间内(通常一年以上)。人口流动是人口在短期离开后又返回原居住地的现象,一般指离家外出工作、读书、旅游、探亲和从军一段时间,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二、人口迁移的分类(一)国际人口迁移阶段 15—19世纪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迁移路线 ①近代欧洲殖民者贩运黑奴的人口迁移;②近代欧洲殖民者受土地、矿产资源的吸引,到美洲、大洋洲开发的人口迁移 ①外籍劳工和技术移民迁移;②因政治原因引起的国际迁移;③因灾害等原因引起的环境移民;④因战争引起的国际难民特点 ①由“旧大陆”(欧、亚、非)流向“新大陆”(美洲、大洋洲);②由已开发地区流向未开发地区 ①永久性移民比例减少;②迁移形式趋于多样化;③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原因 ①地理大发现;②新航路开辟;③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 ①各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②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意义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 调整了劳动力分布不均的状况(二)国内人口迁移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 迁出地 迁入地古代 ①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②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和自然灾害 大批迁移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地区 黄河中下游 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当代 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计划经济体制和户籍管理制度,开发内地、建设边疆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①由东部迁往西北、东北;②由沿海迁往内陆 辽宁、山东、上海、四川(西藏持平) 其余省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改革开放政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劳动力;农村大量劳动力获得解放;城乡、地区间收入差距 流量增大,流向发生明显变化 ①由内地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②由农村迁往城市 农村、内地、山区、贫困区 城市、平原、工矿区、上海等经济发达区和大城市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一)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1)气候: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并通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人口迁移。(2)淡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3)土地: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的迁移。(4)矿产: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的发展影响着人口迁移。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拉力。环境恶化、灾害频发、资源耗竭的地区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2.经济因素(1)经济发展,促进人们为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更高的生活水平,流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2)交通通信发展,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人口迁移。3.社会因素(1)文化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2)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3)政治因素:政策可以起到鼓励或限制作用;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社会变革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二)城市与乡村间的人口迁移四、人口迁移的影响第四节 人口容量一、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项目 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概念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区别 参考角度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体现的意义 生存(临界值) 发展(适度人口)人口数量 大 小共同点 制约的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二、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因素 影响 关系自然因素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决定一个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基础 正相关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产业结构等社会经济因素对一个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起重要作用 正相关人均消费水平 人均消费水平的高低会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产生一定影响。在资源环境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人均消费水平越高则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负相关对外开放程度 在一个对外开放的地区,资源的互补性强,可大大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反之,在一个封闭的地区,由于某些重要资源匮乏,则大大降低 正相关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第一节 乡村的土地利用(1)乡村: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2)乡村土地利用①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②公共设施:提供祭祀、聚会、娱乐、商业、医疗、教育等多种服务。③空间结构第二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镇功能分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是城镇中常见的功能区,有些大城市因功能复杂,还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等。城镇功能区无明显的界限,某一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用地。住宅区:集聚成团状,占地面积大,分布最广泛,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环境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中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通常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商业区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工业区:集聚成片分布在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并逐步向外缘移动。二、聚落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聚落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因素是影响聚落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除了经济因素外,社会、历史、行政等因素也会影响聚落内部空间结构。三、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措施及其意义措施 意义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 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 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等 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第二节 城镇化一、城市化的含义及动力机制概念: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又叫城镇化。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动力机制: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二、世界城市化进程不同的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三、世界城市化空间差异(一)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起步早,水平高,一些大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目前处于后期成熟阶段。(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起步晚,发展快,总体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大多处于初期阶段和加速阶段。四、世界城市化影响及措施世界城市化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增强区域社会和谐。同时也会对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破坏原有河网系统,产生生活污染、工业“三废”,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另外城市、交通、住宅、社会等问题也随之发生。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建设生态城市。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内涵地域文化: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区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城乡景观:是城镇和乡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表现形式 影响因素 典型例子民居特色 气候、地形、建筑材料 西双版纳的竹楼、因纽特人的冰屋、土耳其洞穴房屋、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城市格局 历史文化、经济结构 明清北京城、威尼斯水城建筑风格 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人情 中国古建筑斗拱飞檐、西方尖塔雕塑城乡生产景观 生产方式 哈尼族梯田文化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 农业一、农业生产(一)概念农业生产是指人类利用土地的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产品的过程。包括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狭义的农业是指种植业;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等。(二)特点1.地域性:农业生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不同的区域,农业生产的结构、数量和品种都不相同。2.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业生产在时间分配上有特殊的规律,即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要按季节进行,并有一定的变化周期。(三)分类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世界上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基本上分别属于种植业和畜牧业,还有一部分属于混合农业。二、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案例气候 热量 光照 气温日较差 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产量、品质关系密切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 柑橘种植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苹果种植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降水 年降水量小于250mm的干旱地区,一般不能发展农业地形 影响农业类型: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合发展林牧业 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地区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水源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塞上江南”宁夏的水稻种植 其他临近河湖,或有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或者便于修渠打井进行灌溉的地方也利于发展土壤 影响农作物的种类、产量 茶树喜酸性土壤,甜菜喜碱性土壤(二)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 大城市人口集中,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极大,城市周围的农民重点生产蔬菜、水果、肉、蛋、奶及花卉等交通运输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国家或地方政府制订的各项政策、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扩大生产规模,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科技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化肥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良种 使单产量提高冷藏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三)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因素1.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稳定的,而农业生产的人文因素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对农业区位的选择,要更多地考虑人文因素的发展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这种农产品的价格就会上涨,从而促使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反过来生产规模会缩小。(2)科技: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农业生产也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历史。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地形、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3)交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专业化生产的农业区域。2.经济快速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1)市场与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2)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3)科技水平及机械化水平:经济发展也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农业机械化迅速推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第二节 工业一、工业的概述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利用动力(燃料、电能)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的过程,就是工业生产活动。按照生产对象可分为采掘业和加工业,按照产品用途可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按形成和发展历史可分为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二、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与主导类型(一)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土地 水源 能源 原料 (原料、能源影响减弱) 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加强,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减弱 技术:科技进步,通过影响其他因素的发展变化共同影响工业区位 交通:交通运输对工业有很大吸引力 市场:市场对工厂区位有很大吸引力 政策:影响工业布局和规划 个人偏好:影响工业布局 工业惯性:影响工业搬迁 文化消费习惯:影响产品结构和工业布局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区位选择 典例考虑环境要求 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 自来水厂、啤酒厂考虑污染程度 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仓库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考虑污染类型 大气污染严重 已知主导风向的,应布局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水泥厂、酿造厂、发电厂、钢铁厂季风气候区,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已知最小风频的,则应分布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印染厂、造纸厂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钢铁厂、发电厂(二)工业的主导类型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总有一个是最主要的,即主导因素,根据主导因素把工业分为不同的指向类型。工业部门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区位选择理由原料指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 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接近原料产地 节省运费,减少损失或废弃物市场指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等 接近消费市场 节省运费,减少损失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钢铁、冶金(如炼铝厂)、化学等重工业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 能耗大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皮革加工、制伞、制鞋等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耗体力多、廉价,技术要求不高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技术高,利于开发新产品另外,现代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可以帮助工厂节约运输成本,因此,工厂多选择建在沿海和沿江港口、铁路枢纽,以及高速公路沿线等交通便捷的地方。例如,宝钢建在上海,可以利用上海的港口优势,从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进口铁矿石。(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也在不断变化。原料、能源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弱化,而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日益增强。科技进步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原料的依赖性减弱。2.交通运输能力提高。3.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4.工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5.对市场的依赖加强。第三节 服务业一、服务业的概述(一)含义及特征服务业是指生产和销售服务类产品的活动。服务产品与工农业的产品相比,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二)分类服务业主要包括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其中,生活性服务业包括餐饮娱乐、文化与旅游业、家庭健康与养老服务业以及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等。二、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除旅游业外,其他大部分服务业主要受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集聚、历史文化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影响服务业的因素 案例市场 (人口规模、人均消费水平、居民偏好等) 小型的便利店、理发店、洗衣店等,一般分散在居住区,主要服务附近的居民; 大型、高档的百货商店,需要选择在服务范围较广的城区中心 学校、医院的布局也是根据人口规模来确定的交通 城市中的大型商场多分布在市区十字路口或是主要干道旁边劳动力 零售、餐饮、住宿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主要考虑劳动力成本技术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等行业,往往布局在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地区;而餐饮、娱乐、文化旅游等行业与专业化的管理技术融合,使得布局更加广泛集聚 一方面不同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例如城市的美食街、服装城、电器城等历史文化、政策等 为了缓解目前城市中各居住小区停车困难的现象,政府规定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套相应规模的停车场三、服务业空间布局(一)生活性服务业的空间布局生活性服务业大多直接为消费者提供必需的生活服务,其大多分散布局,一般在人口密集的地区。(二)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布局1.特点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以及集聚性等特点。2.影响其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影响生产型服务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良好的交通区位、规范化的政策环境、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面向国内外的开放市场。3.聚集区形式生产性服务业多以中心商务区、科技创意产业园、软件与信息产业园、现代物流园等形式出现。第四章 交通运输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一、交通运输方式(一)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运输 方式 特点运量 运价 运速 灵活性 连续性 成本水路 大 ↓ 小 低 ↓ 高 慢 差 差 低铁路 较快 差 好 投资大、占地广公路 较慢 好 好 短途运输成本低航空 快 差 差 投资大管道 损耗小、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差 好 投资大(二)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空运: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公路:短途、量小及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和鲜货。铁路:远程、量大、不太急需的货物。水运: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管道:以流体为主,如石油、天然气等。(三)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是便宜,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二、世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网络化: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综合运输网。高速化:提高运行速度、缩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如磁悬浮列车。专业化:节省费用、便于装卸作业、机械化、提高安全性,如集装箱运输。大型化: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如巨型油轮。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一、交通运输布局的基本要求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交通运输网中的线:铁路、公路、航道、航空线、管道等。交通运输网中的点:港口、航空港、车站等。二、交通运输点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水域广阔 地势平坦开阔 经济腹地广 有大城市依托 有一定的技术支持 面积较大、平坦的地方 与城市交通有直接联系 与市外交通有直接联系 交通便利 不宜设于多雾、多烟和有暴风雨、雷电的地区 上空和规定范围内应无高山等障碍物 远离鸟群栖息地,避免航空港与植被对鸟类的吸引 坡度适当,排水良好 地质坚固,地基稳定三、交通运输线(一)区位分析1.自然因素交通运输线路的基础因素,其影响逐步减弱。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地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弯曲或开凿隧道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地质 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地带,从背斜部位穿越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2.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交通运输线路的决定性因素,而技术始终是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保障因素。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二)交通运输线的意义1.连接地区,加强两地间交流合作。完善交通运输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2.促进沿线资源开发,拉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3.加强区际联系,加强民族团结。4.促进落后地区对外开放,加快脱贫致富。5.巩固国防。四、交通运输布局(一)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布局需重点关注交通运输需求大的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需重点关注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在相邻重要城市之间,往往需要布局多条平行的交通线。例如北京和天津之间,就建设了多条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普通铁路和公路。2.交通运输布局要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交通运输需求有运距、运时、运量、运价、运向等的差异,因此交通运输布局还要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例如,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可以实现民用航空、高速铁路、磁悬浮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区公共交通、高速公路客运等集中便携换乘,被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综合交通枢纽”。3.交通运输布局受交通运输需求特点的影响(1)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特点。例如改革开放以来,义乌逐渐发展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小商品生产和销售中心,对航空运输的需求快速增长,促使义务航空港的开通和逐渐扩建。(2)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分布的特点也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例如非洲受殖民时期西方国家掠夺农矿资源的需求,铁路布局多布局在沿海地区,从沿海港口向内陆延伸。(二)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建设受资金影响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稀疏,且质量较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密集,且质量较高。2.交通运输技术改进需要资金支持交通线和站点建设涉及气象、水文、地质、工程、材料、机械等技术领域以及施工水平,有足够的资金才能推动交通运输建设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使交通运输布局更加灵活。第三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一)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聚落的影响(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的影响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一)交通运输方式与商业网点的形成1.影响商业网点分布密度: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2.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商业网点聚集后形成商业中心,大都分布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沿海地区、铁路和公路沿线及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与商业网点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要求在郊区形成相应的商业中心;随着城市外围通行能力增强,商业网点逐渐开始布局在城市边缘交通条件有约的地区;而城市中心由于交通拥挤使得中心商业区通行能力减弱,中心商业区逐渐衰落。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交通运输发展促进区域发展1.便捷的交通运输缩短了不同区域间的时空距离,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2.交通运输本身也是重要的产业,可以直接拉动原材料、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影响区域的兴衰交通变化往往影响城市和区域的兴衰,典型城市例如我国扬州市依托京杭大运河,大运河的兴衰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第五章 人地协调第一节 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含义环境问题一般指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环境问题伴随着人口和资源问题出现,从实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发展问题。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另一方面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三、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资源枯竭人类数量激增并在错误认识的影响下长期大规模地开采和破坏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人类需求。(二)生态破坏人类长期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恶化。(三)环境污染人类生产和生活排放有害物质,造成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严重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四、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一)区域性1.城市地区与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城市主要面临环境污染,乡村主要面临生态破坏。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发展中国家主要面临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主要面临环境污染,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利用强大的经济力量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使其环境大为好转。(二)全球性有些环境问题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国际性河流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气候异常等。而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体污染等也有向全球蔓延的趋势。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强调全球是一个整体);“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循环经济(一)概述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二)途径转变发展观念 传统 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新型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相协调的多目标模式转变发展模式 工业 清洁生产 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少到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的一种模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洁的配置,二是清洁的工艺,三是清洁的产品加强治理 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农业 生态农业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整改保护 扩大轮作休耕试点,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健全农业用地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一)建设主体功能区1.背景2.主体功能区的类型主体功能区类型 地域类型 发展条件 发展方向 主体功能 典型 地区优化开发区域 城镇化 地区 优势: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 不足: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珠江三角洲地区重点开发区域 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不足:目前开发基础较弱 未来的开发潜力大,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兰州—西宁地区限制开发区域 农产品主产区 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 保障我国的农产品供给,不适宜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 提供农 产品 东北平原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环境脆弱 保护和修复环境是首要任务 提供生态产品 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 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散布在其他三类开发区域之中 提供生态和游憩产品、精神财富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区域协调发展1.长江经济带优势条件优势 表现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长江黄金水道不仅把东、中、西三大区域连接起来,而且还与京沪、京九、京广等南北铁路干线交会,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钢铁、石化、汽车、电子和装备制造等工业基地沿江分布,形成“工业走廊”;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各种消费需求较大2.发展重点(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1.海洋的重要意义①海洋被称为“能量的源泉”“未来的粮仓”。②陆地资源开发程度接近饱和,开发海洋国土、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2.我国的海洋国情①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②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③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油气资源和金属矿物储量较多;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渔场面积广阔;还有可转化为动力的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④海洋灾害种类多。⑤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⑥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总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3.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2.维护海洋权益(四)海洋权益1.范围:内水、领海、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2.有关海洋权益的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