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2.2享受学习——让小镇不止有“做题家”2023年6月19日星期一CONTENTS01体味学习02学会学习03巩固与小结04导入导入012023年5月30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又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神舟十六号飞船成功发射,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硕博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目前任该院航天飞行器技术系教授年仅31岁就成为北航的博士生导师中国史上最年轻(36岁)的航天员。 第一位戴眼镜的航天员。 中国首位非军人航天员。 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 2020年9月,作为载荷专家选入我国第三批航天员2022年6月,入选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桂海潮(1986-)体味学习02《戴眼镜的航天员桂海潮: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问题思考:为了能成为一名“上天”的宇航员,桂海潮付出和收获了什么呢?实现梦想:发射前,第一次上天的他,热情地向镜头挥手、比大拇指,难掩激动和开心发现潜能:在一次次的训练中,改变对自己的认知,挖掘自己的潜能和更多的“不可能“收获独特的体验与风景… …桂海潮的收获笔记区——1、体味学习01对某方面知识有强烈兴趣。自己解决某个问题。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潜能。学习中有快乐(P20)桂海潮的付出两年内进行八大类、百余项的训练:超重训练:比合格标准高出2个G的超重训练转椅训练:“每一次做完训练之后,走路都天旋地转”“每一次都自己安排了加练,增加自己前庭的耐受性”狭小密闭环境当中进行72小时的睡眠剥夺实验,强迫自己不能睡着,同时要保持心理和情绪状态的稳定。沙漠野外生存训练:受训者需要独立生存两天并完成规定任务。哪怕鞋子坏了,也只能强忍滚烫沙子与脚底“亲密接触”,完成两个小时走完五公里的徒行任务。… …笔记区——1、体味学习02即使抱有兴趣和探索欲望,学习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调节不良情绪等,都需要我们凭借意志作出努力。学习中也有辛苦(P21)学习是多方面的,是一个过程,在其中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能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这就是学习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学会学习03走近桂海潮,学会学习桂海潮家就是姚关镇上最普通不过的一户人家,父母读过高中,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没能继续读书。父母无法继续学习的遗憾、贫困的家境、对于走出大山的渴望……这一切让桂海潮兄弟比同龄人更早认识到勤奋、刻苦读书的意义。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从小学开始,桂海潮的成绩就在班上名列前茅,他的发小说桂海潮从小“拿奖拿到手软”。当然,就和这个年龄段任何一个爱玩的孩子一样,彼时的桂海潮虽然自律好学,却也难免因为和朋友出去疯玩、在插卡学习机上玩游戏,而被父亲揪着耳朵喊去学习。走近桂海潮,学会学习桂海潮年少时最喜欢的图书:《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他被“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故事深深感染,对天空心驰神往。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神舟五号进入太空,桂海潮激动万分,那时桂海潮读高二。那一刻,航天梦想的种子,早在他的心头疯长:“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飞上太空。”哪怕,这个梦想在当时看来犹如天穹一般遥不可及。但桂海潮仍然执著追梦,以汗水、以努力、以夜以继日的孜孜不倦、以头悬梁锥刺股的决心和自律,不断缩小与梦想之间的距离。走近桂海潮,学会学习桂海潮的高考成绩是施甸县理科第一名,报志愿的时候,班主任认为以桂海潮的成绩是可以报北大的,但是桂海潮却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此,桂海潮的班主任还特意拉上桂海潮的父母,一起劝他修改志愿。志愿填报的截止时间是次日零点,可他们一直聊到晚上11点多,桂海潮没有一丝一毫的妥协。 最终,桂海潮以北航在云南省录取的理科最高分,成功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保送读研,又在硕士期间提前攻博。博士毕业时,他才28岁。留学三年,他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了近20篇SCI学术论文,成为该领域的顶尖专家。走近桂海潮,学会学习笔记区——2、学会学习01学习兴趣与个人的学习目的密切相关,一个有远大志向和明确学习目的的人,学习兴趣就会浓厚而持久(1) 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P22)高中时期的数学老师杨中军记得,下课铃声响起,同学纷纷奔向食堂时,桂海潮总会抓住老师请教问题,经常一讨论就是半小时。“得知标准答案后,他往往还会有自己的见解,并且和老师讨论有没有更简易的解法。”小学老师赵光富对他的印象是“非常喜欢提问”,有些问题让人意想不到,连老师也答不上来。乡村小学可以看的书特别少,他业余时间总喜欢抱着书,从为数不多的书籍中探索广袤的未知世界。在北航的师兄贾英宏说:“他可能是整个专业最勤奋的人,他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他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去实验室的路上。”走近桂海潮,学会学习 他的高中班主任杨兆东说:“桂海潮是一个非常能吃苦的学生,其实相比于天赋,他更重要的是勤奋。其他同学一下课就冲去食堂打饭,他从来不去挤,他会留在教室多背几分钟书。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去教室看书,晚上最晚回到宿舍。宿舍熄灯了,他还会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笔记区——2、学会学习01学习兴趣与个人的学习目的密切相关,一个有远大志向和明确学习目的的人,学习兴趣就会浓厚而持久(1) 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P22)02-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2)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P23)桂海潮高中英语老师孙爱春还记得,“一般成绩好的同学会有些‘高冷’,但桂海潮不是,有同学提问他都会很热心地解答,也能和同学打成一片。” 他不仅擅长找学习方法,每次做完试卷还会主动问老师要试卷来做。走近桂海潮,学会学习 桂海潮在学习上有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知劲儿,他喜欢深入探究问题背后的原理和原因,而非只停留在表面现象和答案。 他是课堂上的积极分子。每当老师提问,即便是意识到自己的答案可能是错了,但是也会勇敢地说出来,向老师请教。王悦是桂海潮的同事也是同学兼室友,以前同寝时,见他每天睡前都坐下来安安静静地写日记,总结一天的收获,对生活非常认真。桂海潮的师兄贾英宏说,读博期间,桂海潮“特别稳”,先花时间下足功夫研究基础理论,“每次去实验室,他基本都在看书”。笔记区——2、学会学习01学习兴趣与个人的学习目的密切相关,一个有远大志向和明确学习目的的人,学习兴趣就会浓厚而持久(1) 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P22)02-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2)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P23)03-与同伴相互帮助、分工合作,在交流切磋中共同完成任务-带着问题、猜想或假设去探究,独立思考,不断质疑,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观察、想象等能力(2)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P23)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桂海潮说:“我无比确信,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他用看似“不可能”的真实经历告诉我们,读书,是普通人改写命运脚本的唯一机会。因为刻苦学习,让他最终走出了大山,从一个农村娃,到教授、博士生导师,最终实现梦想,奔向太空。 “小镇上的很多人可能都没去过北京、上海,大城市离他们很远很远,但现在有一个镇上出生的孩子,却要上太空啦!”那个6岁时躺在山坡放牛看星星的孩子,36岁时真的去天上摘星星了。巩固与小结04本课小结享受学习体味学习学习中有快乐学会学习学习中有辛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发现并保持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享受学习2.pptx WeChat_20230619150403.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