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一框 伟大的改革开放【双向细目表】考点双向细目表名称 知识点 具体知识点 能力等级要求 具体细化能力要求主题 内容 内容 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智力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伟大的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Ⅰ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Ⅰ √ √ √【学习目标】政治认同:剖析改革开放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列举这一过程中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公共参与: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切实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课前预习案】【知识点梳理】一、改革开放的进程1.序幕开启 年12月党的 ,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把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伟大的转折点。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2.突破口 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3.深化推进(1)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 , 改革迈出重要步伐。(2)1980年, 、珠海、汕头、 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3)1984年,开放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 、多层次、 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20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流行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4.新阶段、新水平(1)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 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2001年成功加入 ,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全方位——针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宽领域——由经济领域到科教、文化等领域;多层次——由东到西,沿海沿江沿边层层开放。5.新时代、新格局(1)党的 以来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党的 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作 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 新格局。邓小平:“计划和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二、改革开放的意义1.改革开放的成就(1)目前,我国是世界 经济体、第一大 、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2)中国人民的生活从短缺走向 、从贫困走向 。(3)成就的取得,根本原因在于 的坚强领导,在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到建党10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10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改革开放的意义(1)改革开放以来,人民 显著增强,迎来了中华民族从 向富起来和 的伟大飞跃。(2)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 的关键一招。【课堂探究案】【合作探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当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党内外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和老一辈革命家支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从此,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 如何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地位?(标志、意义)2、请你查阅我国发展的最新资料,说说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并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以及对世界的意义。3、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自主探究】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 )2.深圳、珠海、浦东、海南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3.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目标。( )4.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5.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自主构建知识框架】【课后拓展案】一、选择题:1.我们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 ( )①设立四个经济特区②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③实际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①同国外进行平等互利的交流 ②更好地利用外国资金③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这一论断提出的重大意义是 ( )A.奠定了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B.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 D.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他所说的农村改革是 ( )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 ( )A.汕头 B.深圳 C.珠海 D.厦门6.1980年3月,邓小平将“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我国创设的首批经济特区分布于 ( )①广东 ②海南 ③福建 ④上海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印发《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并且在批复中明确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 )①可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②提高了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③可以搭建我国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 ④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水平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8.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11月13日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下列对改革开放认识正确的是 ( )①要不断追求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数量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③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④改革开放有利于完善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所体现的“关键一招”,主要体现在 ( )①决定中国命运 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③决定社会主义性质 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1参考答案【课堂探究案】探究1. 如何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地位?(标志、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立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究2、请你查阅我国发展的最新资料,说说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并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以及对世界的意义。世界意义:我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极大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改革开放让我国经济实力大幅增强,促使我国更有能力为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促进全球经济増长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多重要贡献;中国道路不仅为发展中国家拓展现代化路径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为当代资木主义国家解决现代化的困惑提供了启迪。探究3、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所谓“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是说改革开放永远不会完结。它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从时间方面强调任何时候必须永远坚持改革开放;从空间方面强调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改革开放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就是我们找到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成功路径,回答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如何发展包括如何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和学习借鉴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等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自主探究】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 × )2.深圳、珠海、浦东、海南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 )3.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目标。(× )4.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 )5.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课后拓展案】1-5、BDCDB 6-9、CDCC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