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2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双向细目表】考点双向细目表名称 知识点 具体知识点 能力等级要求 具体细化能力要求主题 内容 内容 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智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的本质 Ⅰ √ √ Ⅰ √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Ⅰ √ √ √ⅠⅠ √ √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Ⅰ √ √ √【学习目标】1.阐释“四个伟大”的辩证关系,增强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展望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提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2.明确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科学精神】3.明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讨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现代化建设。【公共参与】【预习案】【知识点梳理】一、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中国梦的本质和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1)国家富强:(2)民族振兴(3)人民幸福2.中国梦的重要性3.如何实现中国梦?(1)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仅仅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3)中国要同国家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新的更大的贡献。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1.内涵:2.如何完成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 、建设 、推进 。(1)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2)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4)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三、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时间跨度 奋斗目标第一个阶段 2020年到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 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 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的措施。①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②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③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④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⑤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⑥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⑦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⑧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⑨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3.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4.做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新时代青年【探究案】探究一:《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材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的提出,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中,无论是实现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还是追求普通个体的幸福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是最催人奋进的旋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实现总体小康水平,到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构建及盖近亿人的保津体系……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伟大的国梦,为个人梦想提供了广阔空间。1.结合本节课知识和材料,分析中国梦的本质和基本内涵。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结合材料和本节课知识,分析中国梦的特点,并归纳中国梦的历史意义。探究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材料一: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带领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3.结合材料一、所学知识和党的奋斗历程,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使命的理解。4.结合本节课知识和材料一二,谈谈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探究三: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材料一:2019年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重大机遇。材料二: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勇敢地、自觉地担当起历史责任。5.材料一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结合材料一和教材知识分析主要是指什么“机遇”?6.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青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如何“担当”?【自主探究】1.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2.中国梦是争取早日实现共产主义。( )3.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在于国家富强。(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进行了160多年的持续奋斗。( )5.从伟大事业铸就,在伟大斗争中激荡,以伟大工程为支撑,向伟大梦想进发,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在伟大斗争中激荡。( )6.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体系构建】【课后拓展案】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下列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B.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D.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2.2022年11月29日是“中国梦”提出十周年的日子,十年跋涉,十年笃行。湖南十八洞村旧貌换新颜,云南独龙族群众“一步跨千年”,四川“悬崖村”村民告别藤梯、迎来钢梯、搬出大山……从雪域高原到戈壁沙漠、大石山区,无数人的命运从此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成真,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这说明了( )①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国梦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③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④新时代从根本上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我国迎难而上,实现了经济平稳运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制度自信。以下观点最能支撑“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一论断的是( )①我国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彻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②我国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奋斗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执行能力是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集中体现④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现代化是世界近代以来的历史潮流,而错失了工业革命机遇的中国,从所谓“天朝上国”沦落到任人宰割的“鱼肉”。只有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根除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祸根,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根本前提。从“四个现代化”目标到“三步走”战略,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建设现代化强国……党领导人民不但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而且探索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 )①是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 ②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工业化到现代化的伟大飞跃 ④提供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全新选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9个小时完成一座火车站的改造工程”“589米长的四车道立交桥夜间8小时拆除”“3万吨车站平移288米,还来了个90度转身”……如今,中国基建还走向国际: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等一大批以中国标准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在海外加速落地。中国基建成就( )①表明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②反映出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融为一体③体现了中国梦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共同的福祉④表明中国梦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近几年,我国航天科技成果显著,即使在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各行业发展受阻,我国依然完成39次航天发射任务;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搭载3名宇航员成功发射。航天领域捷报频传,展现了我国对航天科技的自信,也令国际同行们震惊不已。这充分彰显了(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②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③中国已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④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 )A.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B.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深入推进伟大工程。下列体现伟大工程的是( )①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②深入推进党史学习,加强党的政治、组织建设和自我革新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④党自觉地融入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背后的精神密码,清晰指明了继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前进方向。这一论断( )A.是植根于伟大工程,伟大斗争的规律性认识B.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力量C.是对伟大民族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D.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直接现实性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是一段传承历史并创造历史的壮阔征程。回眸逐梦路,这十年是( )①完成脱贫攻坚历史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②我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主导国际重大事务的时代③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期盼融为一体的逐梦时代④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改变社会基本矛盾的时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祖国的科技迅猛发展的背后是众多科学家们为之奉献的一生。钱学森为中国航天梦拼搏攻关,袁隆平为实现“禾下乘凉梦”孜孜以求……他们在无数日日夜夜里与常人难以理解的深奥原理相伴,和令人望而却步的寂寞共处。他们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底气所在,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脊梁。这说明( )①中国梦的根本归宿在于人民②中华儿女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③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④中国梦凝结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具体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某班级计划开展一次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班会,要求同学们撰稿发表主题演讲,以下演讲标题符合班会主题的是( )①历史不能忘,青春献给党②放飞青春理想,谱写人生华章③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④使命由我担当,青春闪耀光芒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3.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广大青年发出号召: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道路。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以及青年学生该如何以青春梦助力中国梦。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牢记初心使命,实现接续奋斗。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奋斗百年,“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初心从未有改变,百年只不过是考验,美好生活目标不断实现……”当前,第一个百年目标已经实现,开启新征程。“行百里者半九十”,“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更多严峻挑战。站在建党一百周年时代坐标上,在党的伟大领导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国梦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并分析说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应该如何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参考答案:1.A【详解】ABCD: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A正确,排除BCD。故本题选A。2.A【详解】①②:“中国梦”提出以来,无数人的命运从此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成真,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这说明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①②正确。③: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②错误。④:新时代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从根本上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④排除。故本题选A。3.A【详解】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成果,①正确。②:我国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我国制度和治理体系是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②正确。③: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③错误。④:该选项只是解释了制度优势的意义,不是最能支撑“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一论断的观点,④排除。故本题选A。4.D【详解】①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提供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全新选择,①④符合题意。②: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②说法错误。③: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5.B【详解】①:中国基建成就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人民,表明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故①正确。②:中国基建成就造福世界人民,反映出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融为一体”的说法只看到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的共通性,忽视了差异性,故②不选。③:中国基建成就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人民,体现了中国梦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共同的福祉,故③正确。④:“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夸大了中国基建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意义,故④不选。故本题选B。6.B【详解】①:材料反映的我国成就,离不开党的领导,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①符合题意。②:材料未涉及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②不符合题意。③: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③错误。④:航天领域捷报频传,展现了我国对航天科技的自信,也令国际同行们震惊不已,体现出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7.B【详解】B: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B符合题意。ACD:中国共产党要加强党自身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法宝。但这三个选项均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8.A【详解】①②:伟大工程是指党的建设,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深入推进党史学习,加强党的政治、组织建设和自我革新,属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①②符合题意。③④:此两项体现了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没有直接体现党的建设,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9.B【详解】A:这一论断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A错误。B: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背后的精神密码,清晰指明了继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前进方向。这一论断是规律性认识,揭示了人民群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力量,B符合题意。C:这一论断有利于培育和践行伟大民族精神,而不是对民族精神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排除C。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属于意识的范畴,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D错误。故本题选B。10.A【详解】①: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十年中,①符合题意。②: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能说主导国际重大事务,②表述错误。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是中国上下一心实现中国梦的时代,③符合题意。④:社会基本矛盾不可改变,贯穿人类社会始终。改变的是社会主要矛盾,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A。11.C【详解】②③:在祖国的科技迅猛发展的背后是众多科学家们为之奉献的一生。他们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底气所在,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脊梁。这说明中华儿女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②③符合题意,①:材料强调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未涉及中国梦的根本归宿在于人民,①排除。④:中国梦凝结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而不是具体利益,④错误。故本题选C。12.C【详解】②④:“中国梦,我的梦”的主题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个人理想的关系,因此放飞青春理想、谱写人生华章和使命由我担当、青春闪耀光芒体现中国梦、我的梦,②④观点符合题意。①:历史不能忘,青春献给党,强调的是爱党,①观点不符合题意。③: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观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3.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②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每个人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人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③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分析】背景素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出的号召考点考查:中国梦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知识范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梦的认识,可以从中国梦的本质、特点、作用等角度作答,青年学生如何助力中国梦,可以从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责任担当、素质才能、勇于实践等角度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一百年前,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道路→可联系中国梦的本质、作用关键词②: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可联系党的领导、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关键词③: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党和人民→可联系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弄潮儿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4.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措施:①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实现中国梦要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抓住历史机遇,勇敢迎接挑战。③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践中实现梦想。【分析】背景素材:牢记初心使命,实现接续奋斗考点考查:中国梦的本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是说明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并分析说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应该如何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调用实现中国梦的的知识,从中国梦的本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来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运用实现中国梦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关键词②:“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初心从未有改变,百年只不过是考验,美好生活目标不断实现……”→可联系教材知识:“四个伟大”。关键词③: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更多严峻挑战。站在建党一百周年时代坐标上,在党的伟大领导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可联系教材知识:怎样实现中国梦。关键词④:“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初心从未有改变,百年只不过是考验,美好生活目标不断实现……”→可联系教材知识: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践中实现梦想。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和时政信息相结合。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