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期末总复习第1课时 走进物理世界核心知识梳理测量长度和体积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基本单位:米,常用刻度尺进行测量,使用前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记录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两部分。(2)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①选。a.刻度尺的“最大测量值”大于物体的长度。b.刻度尺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且要考虑测量的可行性。②放。a.对齐零刻度线。b.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对齐或平行。c.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③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以其他整刻度线为“零”起点进行测量,测量结果等于终端刻度值减去“零”起点刻度值。④记。a.估读时,若被测物体的末端和整刻度线对齐,估读数字是“0”。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最后记录的结果保留有效数字的位数与测量值一致。(3)时间的基本单位:秒,常用测量工具:秒表、钟表测量长度和体积 体积的测量 (1)量筒、量杯(2)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为m3(3)常用单位:dm3、cm3、mm3、L、mL 等;(4)换算关系:1 dm3 = 10-3 m3、1 cm3=10-6 m3(5)测量方法:测液体的体积:直接将液体倒入量筒或量杯,读出其体积;测固体的体积:①形状规则的,用刻度尺测出长、宽、高,计算出体积; ②形状不规则、密度大于水的,采用“排水”法;③形状不规则、密度小于水的,采用“针压法”误差 (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可以避免。(2)减小误差的方法: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②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③改进测量方法考点一 误差的分析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刻度尺测量物体时,可以不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B.误差就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而造成的,不可避免C.选择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都可以避免误差D.小明用分度值1 cm的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读数为3 cm高频考点归纳【解析】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如果零刻度线损坏,可以从另一个整数刻度处量起,A正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是错误,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故B和C均错误;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用分度值1 cm的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读数应为3 .0 cm,故D错误。【答案】A考点二 长度的特殊测量例2 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将粗细均匀的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0圈,铜丝的直径是__________mm。 考点三 刻度尺和秒表的使用例3 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_s.【解析】(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2.5cm处,估读为2.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50cm;(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5min=33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7.5s,即秒表的读数为330s+7.5s=337.5s。【答案】2.50 337.5考点四 量筒的选择例4 往量筒里加入一定量的液体,当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时读数为12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时读数为3 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A.小于9 mL B.大于9 mLC.等于9 mL D.无法判断【解析】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是正确的读数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时为3 mL,而俯视读数偏大,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小,即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小于3 mL,故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于9 mL。【答案】B考点五 体积的测量例5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和石块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解析】(1)(2)乙同学的操作中,将石块提出量筒时,石块上会附着一些水,使测量的石块的体积偏大,故甲测量比较准确;而相比于乙测得的体积甲测得的体积较小;(3)量筒中水的体积V1=110 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130 mL,石块的体积V=V2-V1=130 mL-110 mL=20 mL=20 cm3=2×10-5 m3。【答案】(1)甲 (2)甲 (3)2×10-5(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________(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法。(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小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图所示,则这个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__m3。考点六 摆幅的测量例6 小敏、小颖和小青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长决定;小颖猜想:可能由人与秋千坐垫的总质量决定;小青猜想:可能由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决定。于是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细绳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1 0.7 20 0.05 33.2 1.72 1.0 20 0.08 39.7 2.03 1.0 30 0.05 39.8 2.04 1.0 30 0.08 39.7 2.05 1.3 20 0.05 45.3 2.3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天平、__________、________。(2)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结论: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由______决定。(3)实验发现,小球只能摆动一段时间。你认为造成小球停下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4)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________(选填“长”或“短”)。【答案】 (1)秒表 刻度尺 (2)摆长 (3)受空气的阻力 (4)短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_mm,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_cm.2.经过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m。那么,在这一测量中,“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标准量”是( )A.1mB.468mC.东方明珠电视塔D.测量用的尺子巩固提升12.80D3.星期一上午,学校的学生站在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该旗杆高度约为( )A.7 m B.30 dmC.300 mm D.70 000 μm4.如图所示,某品牌手机屏幕的尺寸是6.3英寸,1英寸=2.54 cm,则该型号手机的屏幕对角线长度为( )A.1.600 2 dmB.16.002 mmC.160.02 cmD.16.002 mAA99.80~100105.为迎接中考体育技能测试,体育老师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如图,停表显示的是一位同学跑完400 m所用的时间,则该同学跑完400 m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s。6.如图所示是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一种方法。由图可知,该量筒的量程为_______mL,该物体的体积为_______ mL。0.020.17.如图甲所示的仪器也是一种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该仪器叫做打点计时器。通电时,振针每秒上下振动50次,因此每打两个相邻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s。如图乙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没有两个点重合的情况),由A点到F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s。AC ACD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