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探秘青铜王国 铸就国之重器壹2020年8月14日陕西宝鸡(号称青铜器之乡)出土的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143件精美青铜器,65件一级品,带我们破解3000年前的历史记忆。探秘青铜王国铸就国之重器资料卡青铜器是铜、锡、铅三种金属按一定比例混合高温冶炼而成,质地坚硬不易损坏但易氧化。制作出来时一般是金黄色,现在看到的青绿色其实是被腐蚀氧化后的颜色。也有例外,如越王勾践剑、河南信阳的青铜饮食器皿,都是金灿灿的。探秘青铜王国铸就国之重器大家好,我是四羊方尊,我最美~~我是司母戊鼎。我最重!我是利簋。我非常重要,我肚子里有武王伐纣的史料呢!我是毛公鼎。我非常有内涵。我肚子里装的铭文最多!探秘青铜王国铸就国之重器如果会说话的国宝还有微信朋友圈,可能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每人选一国宝,设置好微信昵称和头像,以国宝口吻发一条朋友圈。要求图文并茂,内容、字数不限。每组挑选出最好的1个作品上台展示。时间5分钟,以点赞人数多少定胜负。每组有三次点赞(贴纸)机会,不给自己点赞。探秘青铜王国铸就国之重器选我,选我,选我……探秘青铜王国铸就国之重器假如时光倒流,你成为商朝一位武将,一天内可能会接触到哪些青铜器?梳洗上班饮食祭祀娱乐兽面纹凤鸟纹动物纹几何纹其他纹饰青铜器的纹饰繁缛的纹饰更能彰显青铜文明的博大精深。探秘青铜王国铸就国之重器追寻甲骨记忆 感悟国之印记贰画面中的层层网线,象征“记忆的年轮”,表现出对甲骨文文化传播的美好前景。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追寻甲骨记忆 感悟国之印记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一片甲骨惊世界,蕞尔一邑震寰宇。——郭沫若国际上把王懿荣发现“龙骨”刻辞的1899年作为甲骨文研究的起始年。王懿荣(甲骨文之父)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追寻甲骨记忆 感悟国之印记猜字——猜猜我是谁?月人山上下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休……追寻甲骨记忆 感悟国之印记临字——看看谁画得最像!追寻甲骨记忆 感悟国之印记创字——比比谁最有创意?老车女男追寻甲骨记忆 感悟国之印记感悟文明璀璨 传播国之文化叁2019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时,习近平主席致信说,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文字刻骨千年传文化铭心永不衰纵横五千年历史,穿越茫茫星辰,这些厚重的文字,横竖撇捺,或多愁善感,或铮铮箴言,已融化于中华儿女的血液滚滚流淌,传统文化之根已深植中华儿女之心。感悟文明璀璨 传播国之文化有了甲骨文,中华文化就有了传承与记录的工具。经过发展演变,从祖先的心里,流淌在我们的指尖。此刻,我们书写的横竖撇捺。曾经,一笔一划的刻在骨头上。因为刻骨,所以铭心。讲好中国故事 传承中华文化感悟文明璀璨 传播国之文化请同学们用橡皮泥捏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青铜器”。课后作业:谢谢XIEXIE聆听感悟文明璀璨 传播国之文化司母戊鼎司母戊鼎,1939年河南安阳出土,高133厘米,口长116厘米,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被称为“镇馆之宝”,代表了商代晚期青铜文明的高超水平。探秘青铜王国铸就国之重器司母戊鼎重832.84千克,每个坩埚(,用来熔化金属的器皿)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该鼎需要约70个坩埚。铸造的时候需要两三百人同时操作。司母戊鼎制作想象图坩埚gān gu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礼器的种类和数量=权力的大小=严格的等级界限。鼎簋代表着地位,反映着等级。鼎簋制度探秘青铜王国铸就国之重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