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功1.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2.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3. 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用F表示力,单位是牛(N),用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功的符号是W,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焦耳,焦耳的符号是J,1 J=1 N·m。4. 在竖直提升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Gh;在克服摩擦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fs。5.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6. 当不考虑摩擦、机械自身重等因素时,人们利用机械所做的功(Fs)等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Gh),这是一种理想情况,也是最简单的情况。例、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提着箱子站在地面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B.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有做功D.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例、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强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F1、F2推A、B两个木箱,使它们沿着推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1、S2,对它们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且W1=W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F1>F2,则S1>S2;B. 如果F1S2;D.如果 F1=F2,则S1=S2功率1. 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2.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3. 计算公式: P=W/t =Fv,其中W代表功,单位是焦(J);t代表时间,单位是秒(s);F代表拉力,单位是牛(s);v代表速度,单位是m/s;P代表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4.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W)、千瓦( kW )1W=1J/s,1kW=103W。例、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已知AB>AC,施加的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为W1、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F1B、F1>F2,W1>W2,P1>P2C、F1D、F1P2例、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50N的物体,用10N的水平推力使其在10s内匀速前进了20m,则在此过程中( )A.推力做了1000J的功 B.推力的功率为20WC.重力做了100好的功 D.摩擦力为50N例、一质量为3000kg的汽车沿着长为5.4km的盘山公路匀速行驶,当它从山脚行驶到高为0.5km的山顶时,耗时15min,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4000N。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2)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3)汽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动能和势能1. 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能量和功的单位都是焦耳。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2. 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3. 势能(1)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2)重力势能①定义: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②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被举的高度。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3)弹性势能①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②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是:弹性形变的大小(对同一个弹性物体而言)。例、将一支内有弹簧的圆珠笔向下按压,放手后笔会向上弹起一定高度。下列关于该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叙述中,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下按笔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B.向下按笔的过程中,笔的重力势能增大C.笔向上弹起的过程中,笔的重力势能增大D.笔向上弹起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例、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1)用质量不同的A、B两个小球(mA>mB)碰撞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纸盒。实验中控制小球的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两球到达底端时 相同;实验中通过观察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可以比较A、B两个小球的 的大小。(2)将甲与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 有关。将甲与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 有关。(3)本次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机械能及其转化1. 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也就是说机械能是守恒的。2. 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机械能源有水能和风能。大型水电站通过修筑拦河坝来提高水位,从而增大水的重力势能,以便在发电时把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例、如图,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加油过程中,若战斗机的高度和速度不变,则战斗机的(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C.动能减小,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D.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例、掷出去的实心球从a点出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动能相等B.b、e两点动能均为零C.a、b、c三点机械能相等D.d点的机械能大于e点的机械能等例、学生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下落所能到达的最低点。在小石块由a点到c点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石块经过b点时,动能最大B.小石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小石块经过b点时,橡皮筋具有弹性势能D. 小石块到达c点时,动能为零同步练习:1、以下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有( )A.人用力提杠铃,没有提起来B.沿着斜面把汽油桶推上车厢C.用力提着水桶水平移动2米,水桶离地面高度不变D.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前进二米2、登楼梯比赛时,某同学从一楼匀速登上五楼,共用了12s,该同学登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 )A. 5W B. 50W C. 500W D. 5000W3、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v1<v2B.0﹣6s,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C.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D.0﹣6s,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4、如图所示,弹簧固定于竖直墙壁,置于粗糙水平面上,P处为弹簧的原长位置,将弹簧压缩让物块自A处由静止释放,经过P点最终静止于B处,则关于物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至P点时,受平衡力作用B.从P点到B点的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小C.从A点到P点的过程中,动能增大D.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5、如图所示,小球从斜面的A处自由滚下,在B处与小木块相撞,小球推着木块运动到D处停下,C点为BD的中点,此过程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有/没有)做功。从A到D小球的机械能 (增大/不变/变小)。BC段小球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做功为W1,CD段小球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做功为W2,则W1和W2的大小关系是W1 (小于/等于/大于)W2。6、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木块被撞出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忽略小球与接触面的滚动摩擦以及撞击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图离开后接触面粗糙)。(1)将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 ;(2)该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3)小李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图乙所示,用同一小球将同一弹簧压缩不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进行比较,可以研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4)小李觉得利用图乙的装置,也能探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只需利用质量不同的小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小华觉得将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图丙)撞击同一木块,也能探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小李/小华)的设计方案不可行,如果用该方案,你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