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省历史(A卷)中考真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陕西省历史(A卷)中考真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试吞类型:A
2023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
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陕西西安有丰富的文物资源。下列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半坡人生活的是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司母戊鼎
C.甲骨文
D:商鞅铜方量
2.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主张“仁”“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3.阅读中国古代时间轴,关于②阶段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三国两晋
先秦
南北朝
辽宋夏
明清
时期

时期

金元时期
时期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1368年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4.近代以来列强通过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是
A,《辛丑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历史试卷A第1页(共6页)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下列事件和内容或意义搭配
正确的是
选项
事件名称
内容或意义
A
南昌起义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B
中共三大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
遵义会议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八七会议
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并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6.右图是1955年创作的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该作品反映了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
C.打土篆,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
D.农业合作化的现实成果
7.下列属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下列是某校同学举办的图片展。请为他们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东方红一号
杨利伟走出舱门
翟志刚太空漫步
三名航天员进
入天和核心舱
A.航天科技,创新发展
B.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C.民生保障,共同富裕
D.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9.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属于其成果的是
A.《荷马史诗》
B.雅典民主政治
C.金字塔
D.罗马大竞技场
10.历史课上提到“解放者”“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年”等关键词。据此可知,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
A.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历程
历史试卷A第2页(共6页)口4R不4T行河
2023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A卷答案
A
B
B
A
C
D
A
C
D
A
B
B卷答案
C
D
D
C
A
B
C
A
B
C
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
13.(10分)
(1)广州;交子;火药;阿拉伯。(4分)
评分标准:
答案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2)特点:以海路为主;港口城市多且发展迅速;对外贸易范围广;交往国家数量多;对外
贸易繁盛超过北宋。(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影响:促进了南宋经济发展: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
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人亚洲
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因素: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国家政策的支持;科技的发展;造船
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改进。(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4.(11分)
(1)法律文件:《权利法案》。(1分)
做法:用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和军权;国王的权力由法律
赋予;王权受到议会的限制。(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关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制,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1分)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共3页)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事件:十月革命。(1分)
意义:缓解危机,使经济得到恢复;人口增长;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措施:苏联进行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1分)
②事件:1929一1933年经济危机(或经济大危机)。(1分)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1分)
影响: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
改善;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是美国政府在维护
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
矛盾。(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措施:20世纪50年代,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
体;1967年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
经济发展政策:利用马歇尔计划恢复发展经济。(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认识:符合国情的政策调整或改革有利于缓解危机;顺应民意的政策调整或改革有利于
缓解危机:要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要敢于冲破思想观念束缚;要结合本国国情,顺应历史
发展潮流,制定恰当的政策;要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的弊端;坚持科技
创新;交流互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加强区域合作等。(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观点正确,言之
有理即可得分)
15.(15分)
(1)运动:洋务运动。(1分)
特点:是最早响应武昌起义并取得成功的省份:在北方各省中第一个光复;是坚持军事
斗争时间最长的省份。(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2)方式:游行示威;宣传动员群众;向政府请愿。(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贡献:发动西安事变,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分)
说明: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取得平型
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
“不可战胜”的神话;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发表《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
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建立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陕甘宁
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展开人民游击战争,
进行反“扫荡”,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中国共产党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与
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发动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
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召开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
指导思想,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史论结合方可得2分,只答史实或结论
得1分)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2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