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周平王东迁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郑国不断侵扰王室。周平王死后,其孙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随后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此后诸侯纷争不断,“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西周时期各诸侯对周天子毕恭毕敬,唯命是从。春秋时期郑庄公敢于公然攻击周王了,为何自从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地位就一落千丈了呢?1、春秋时期(因孔子所编《春秋》得名)(1)时间:(2)春秋五霸:(3)特点:春秋形势图BC770-BC476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相继)争霸(一)政治之变—列国纷争昔齐桓公九合诸侯,未尝不以周襄王之命。然则虽尊襄王,桓公亦定霸矣。九合之尊桓公也,犹其尊襄王也。——刘向《战国策·韩策三》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一)政治之变—列国纷争2、战国时期(因刘向所编《战国策》得名)(1)时间:(2)战国七雄:(3)特点:BC475-BC221齐、楚、秦、燕、赵、魏、韩(并存)战国形势图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刘向《<战国策>书录》政由大夫兼并战争兼并、局部统一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一)政治之变—列国纷争齐大夫田桓废齐君而自立,呂齐亡。晋六卿中的韩、赵、魏三家分晋,晋亡。 ——司马迁《史记》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公羊传· 桓公二年》郑伯不朝,王伐郑,卒大败,射王中肩。——《左传》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战国:大夫夺权,兼并频繁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传统等级制度走向瓦解政治何变?(二)民族之变—华夏认同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对比两幅图,分析春秋与战国有哪些明显的区别?①诸侯国数量减少②新图例:长城③北方部族数量减少华夏与蛮夷的分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夏文化。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中原各国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周边少数民族认可先进的中原华夏文化,逐渐被同化,融入华夏族,这便是“华夏认同”。唐朝孔颖达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意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二)民族之变—华夏认同中原南蛮北狄西戎东夷各民族交融,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加广泛华夏族材料一: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左传·闵公元年》材料二:(赵武灵王)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史记·赵世家》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农业(1)铁制农具开始使用(2)牛耕得到推广(3)水利灌溉工程大量修建铁器牛尊都江堰工程示意图2、手工业(1)冶铁技术出现(2)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3、商业(1)货币流通广泛(2)中心城市涌现、工商业主财富雄厚(3)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史记·苏秦列传》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铁犁牛耕带来的影响铁犁牛耕生产力提高公田抛废、私田开辟生产力土地制度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阶级关系奴隶主贵族阶级没落;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崛起政治贵族政治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渐建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收入减少私田实际私有(根本)(一)变法运动春秋以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起来,但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昔日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步演变为大型复杂社会,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也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变法的必然性(变法的背景)(1)经济:铁犁牛耕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壮大(2)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3)军事: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4)思想:法家学说成为推行变法的思想武器(一)变法运动2、变法的结果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诸侯国 统治者 变法齐国 齐威王 邹忌改革楚国 楚悼王 吴起变法韩国 韩昭侯 申不害变法赵国 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魏国 魏文侯 李悝变法秦国 秦孝公 商鞅变法(一)变法运动3、商鞅变法材料一:为田开阡陌封疆……勠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弩。——《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史记·商君列传》材料四: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五: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史记·商君列传》(1)内容私有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推行县制什伍连坐制度个体小家庭制度军功爵制(一)变法运动3、商鞅变法(2)作用A、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推动地主经济的发展。B、推行县制,为实现中央集权,建立县制,由国君任免官吏,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什伍连坐制度,适应争霸战争的需要;严密的户籍制度建立,强化了法律意识,强化了政府对人民的控制。D、军功爵制,新兴地主阶级不断壮大;适应争霸战争提高战斗力的需要;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地主阶级优势,使秦军战斗力强大,在兼并战争中胜利。(一)变法运动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听信谗言抓捕商鞅。商鞅在逃亡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理由是“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商鞅只得黯然离去,最后商鞅被车裂而死。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1)内容:(2)性质:(3)特点:(4)影响:3、商鞅变法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①积极: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②消极:刑法严酷、赋税沉重、加重人民剥削与压迫(二)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出现背景1、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等万事万物作出解释。2、背景(1)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2)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分封制瓦解。(3)阶级:士阶层崛起,并受到诸侯重用。(4)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二)百家争鸣3、代表孔子 老子学派 儒家 道家理想社会 主张恢复等级森严的礼制社会 小国寡民政治主张 “仁”“礼”、为政以德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积极无为);小国寡民、愚民其他贡献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教育举措:创办私学 整理《诗》、《书》、《礼》、《易经》、《春秋》 “道”为万物本源;辩证法恢复秩序放弃秩序(二)百家争鸣3、代表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儒家 孟子 战国 “仁政” ;性善论;强调品格修养荀子 战国 隆礼重法(礼法并施);性恶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尚同道家 庄子 战国 齐物论;逍遥自由;消极无为顺应自然法家 韩非 战国 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历史进化观阴阳家 邹衍 战国 相生相克的朴素唯物主义(二)百家争鸣4、意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留下的思想智慧,不仅像乳汁一样滋养了华夏民族,而且成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王磊《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与终结》(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基础。(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1.经济上铁犁牛耕促进生产力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2.政治上(1)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和宗法制、礼乐制遭到破坏,奴隶主贵族逐步没落。(2)社会关系的变化,出现了新兴地主和自耕农等阶层(3)富国强兵的改革变法运动风起云涌,成为时代的潮流。3.军事上:诸侯之间兼并战争频繁,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4.思想上:私学兴起,学派众多,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5.民族关系上:在频繁往来和密切练习中,华夏族与周边族群以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为纽带而日趋融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政治: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华夏认同战国七雄春秋五霸经济: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思想文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发展的表现变法运动目的:影响:商鞅变法时间:内容:结果:影响:百家争鸣孔子和老子影响:代表:背景: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