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课件(共37张PPT) 2022-2023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课件(共37张PPT) 2022-2023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9.1 科学立法
一、科学立法的内涵
二、推进科学立法
一、科学立法的内涵
1.科学立法的重要性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
2.科学立法的含义
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3.科学立法的原则
(1)立法方向: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要符合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
(2)立法实效: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
要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的规范公权和私权,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3)立法方法: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
①要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重视内容科学合理
②要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自觉遵循立法程序和技术规范
1-1.2022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立法工作的成就与进展。会议指出,这十年,立法生动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不断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渠道,确保立法项目的确定,法律草案的起草、审议、通过等各个环节都能够听到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确保立法反映人民群众的声音,确保立法反映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和要求。这告诉我们,推进科学立法要( )
①顺应时代要求,推动国家发展
②健全沟通机制,广泛凝聚共识
③坚持集思广益,提高立法质量
④完善立法体制,明确权利义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二、推进科学立法
1.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1)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
(2)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该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2.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立法
(1)民主立法的内涵: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2)民主立法的途径
①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的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
②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
③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
④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3.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利与责任
(1)应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
(2)立法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根据国家治理需求,授予国家机关必要的权力,并对其加以制约,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2.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数据被大量收集,其中包含的信息安全、隐私保护和社会伦理等方面的风险和挑战也越来越大。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进行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以下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立法质量的是( )
①政协行使立法权,深入开展专项调研工作
②适时进行专家论证,为科学立法提供智力支持
③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强化立法过程的公众参与
④人大代表有效监督,行使好决定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易错点】
1.在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就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其他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有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等
2.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主导作用
人大在立法协商中占主导作用
9.2 严格执法
一、严格执法的内涵
二、推进严格执法
一、严格执法的内涵
1.严格执法的含义:严格执法,就是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
(1)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
(2)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
2.严格执法的意义
(1)严格执法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原因:政府必须带头严格执法,才能带动全社会尊崇和敬畏法律
(2)严格执法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原因:政府只有坚持严格执法才能彰显公平,伸张正义
(3)严格执法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
原因
①政府能否切实做到严格执法,体现国家法治文明程度,关系法治中国建设成就
②只有不断推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才能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任务和目标
1-1.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明代张居正上疏明神宗实行考成法时曾提出,“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也,而难于法之必行。”如果制定出来的法律只存在于纸上和墙上而不能严格去落实,这样的法律岂不变成“没有牙齿的老虎”?下列古语蕴含的道理与题干一致的是( )
A.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
B.君子弃瑕以拔材,壮士断腕以全质
C.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
D.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C
二、推进严格执法
1.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1)合法: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2)不合法: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2.坚持规范执法
(1)原因:严密的执法程序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也是执法公开公正的重要保障
(2)要求:完善执法程序
①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②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
3.坚持公正执法
(1)要坚持公正,同等情况平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2)要恰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得违背法律的精神和原则
(3)要有效杜绝执法不公、随意执法,不断提升执法机关的公信力
4.坚持文明执法
(1)要改进执法方式,做到语言、行为规范
(2)融法、理、情于一体,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3)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力求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
2-2.某市创新干部管理机制,一方面对不作为、乱作为的公职人员严肃问责,另一方面为因受诬告被问责的公职人员及时正名。这样做有利于公职人员( )
①勇于负责,敢于担当
②明确责任,审慎用权
③依法执政,科学决策
④扩大权力,提高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2-3.2022年5月1日起,新《信访工作条例》正式实施。为推动新时代公安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公安部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在规范执法上下更大功夫,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理念,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做到该立案的马上立案、能破案的尽快破案,该受理的马上受理、能办理的尽快办理,能公开的必须公开、可告知的及时告知,最大限度取得群众理解支持。落实上述要求有利于( )
①推进严格执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②政府带头守法,捍卫法律权威尊严
③杜绝失职渎职,确保执法公正严明
④严密执法程序,消除各类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9.3 公正司法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二、推进公正司法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1.公正司法的含义: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
(1)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
(2)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2.公正司法的重要性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3.公正司法的表现
(1)司法的程序要公正
①含义:程序的公正意味着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即程序本身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
②作用: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2)司法的结果要公正
①含义: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②作用:只有结果公正,才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
1-1.全国模范法官周春梅曾说:“法官一年办几百个案件,习以为常。但是对当事人来讲,可能一辈子只进一次法院、见一次法官。通过办理一个个案件,听取当事人每一个诉求,不断完善司法程序,人们的法治信仰便能逐渐建立起来。”这表明( )
①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起点
②公正司法必须保证行政权独立行使
③司法公正可以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④公正的审判可以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二、推进公正司法
1.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1)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2)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
2.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3.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1)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2)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
4.推进司法公正,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1)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
(2)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2-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颁布后,我国各地纷纷探索自主申请、随机抽选等方式从普通市民中选聘人民陪审员,以确保群众参与的广泛性。从普通市民中选聘人民陪审员( )
①体现法治建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②目的在于提高法院的审判工作效率
③赋予公众审判权,参与法律实施过程
④利于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易错点】
1.程序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结果的公正是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和裁判结果合法合理,程序的公正意味着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即程序本身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
2.当证据无法证明嫌疑人无罪,但也无法证明其有罪时,法院应当宣判被告人有罪
当证据无法证明无罪也无法证明有罪的时候,根据一嘴从无原则,不起诉或判处无罪
9.4 全民守法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二、推进全民守法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1.全民守法的含义
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2.全民守法的重要性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全民守法,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视崇尚者、自觉遵守着、坚定捍卫者
3.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
(1)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
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负有相应的义务。只有所有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3)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①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护
②可以通过和解、调节、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不应诉诸暴力或其他违法手段
1-1.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统治,部署开展2022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法治宣传教育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影响路径是( )
①健全立法机关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机制
②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
③公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觉遵守者
④引导公民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① D.④→③→②
D
1-2.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是法治精神真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发挥其重要作用的保障。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公民( )
①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②形成良好的遵守和服从规则的意识
③先履行义务,后行使权利
④在维护个人利益的同时兼顾国家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二、推进全民守法
1.推进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1)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2)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2.推进全民守法,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3.推进全民守法,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
(2)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
(3)引导人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2-3.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遵守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全民守法。这要求公民( )
①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②增强法治观念,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捍卫者
③弘扬传统文化,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④提高道德修养,树立规则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课堂小结】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科学立法 科学立法的内涵 科学立法的重要性
科学立法的内涵2
科学立法的原则3
推进科学立法3 严格执法 严格执法的内涵 严格执法的含义2
严格执法的意义3
推进严格执法4 公正司法 公正司法的内涵 公正司法的含义2
公正司法的重要性
公正司法的表现1(2)+1(3)
推进公正司法4 全民守法 全民守法的内涵 全民守法的含义2
全民守法的重要性
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3
推进全民守法3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