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守正创新”导写及范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守正创新”导写及范文

资源简介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守正创新”导写及范文
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守正创新”是新时代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行动指南。“守正”,是守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新”,是在方法论上加以改进,解放思想,推陈出新,不断进步与完善。需要明确的是,“守正”不是守旧,不是刻舟求剑,“创新”不是主观随意,不是“私人定制”。“守正创新”体现出的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与生活实践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写作导引
  作文材料对“守正创新”这一关键词做了含意解读和辩证分析,对作文的立意构思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辩证分析”部分更值得我们重视。
  另外需注意的是,写作这类立意较为“宏观”的作文,需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从而将“守正创新”具体化,做到内容具体充实,避免论述浮泛空洞。
佳作示范
创新路上,行稳致远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千年间,生机勃勃,历久弥新。究其原因,正在于我们的民族善于坚守传承,根深蒂固;亦在于博采众长,与时俱进。基于这个特质,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园林中唯一一棵历经数千年依旧苍劲挺拔的常青树。
  文化如此,经济、政治、教育、科技……哪个领域不是这样?人类社会呈加速度发展,今天早已进入到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守正创新成为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
  回望历史,人类社会之所以能不断发展,正是因为人们有继承、有舍弃、有创新,不断产生着新观念、新技能、新成果。正所谓“变则通,通则久”。
  人们不满足于仅靠手工劳作,于是发明了机器;人们不满足于仅在地上行走,于是研制出飞机;人们不满足于现实世界中的生活,于是以互联网打造出虚拟世界并徜徉其间……这正印证了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的那句名言:“向还没有开辟的领地进军,才能创造出新的天地。”每一项创新,都为我们开辟出了一片全新的天地,让我们拥有更精彩的生活。
  如今人类可以遨游太空,可以深潜海底,可以实现量子计算……而科学家们仍在努力探求,在向着科学的更高峰攀登——创新永无止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这种创新,绝不仅仅局限于科技领域,同样表现在社会领域。君不见历史上的商鞅变法、胡服骑射、戊戌变法……哪一样不是前无古人的探索和创新?这些变革和创新,无不是重要的思想启蒙和精神更新。
  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全新时代,我们时时处处与创新相伴而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是一种创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种创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一种创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这是一种创新;共建共享“一带一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样是一种创新……尽管改革创新之路并非坦途,但是我们有坚强的领导,有勤劳的人民,有坚定的信念,我们就一定会战胜艰难险阻,迎来美好前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年轻一代,我成长于中国最好的时代,见证了中国在创新之路上健步如飞且收获满满。我们的制度优势得到了充分彰显,我们高质量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强劲,我们拥有的原创科技成果越来越多,我们在许多领域正处于与发达国家“并跑”甚至“领跑”世界的地位……这一切,无不归功于我们坚持“守正创新”的精神。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通向民族复兴的道路上,青年一代正接过“守正创新”的旗帜。“守正”,可以让我们行得更稳;“创新”,能够让我们走得更远!
点评:
本文有这样几个亮点。一是构思精巧,立意鲜明。文章从对中华文化生机勃勃的原因分析入笔,导入论题,点出“守正创新”的意义,入题自然,立意准确。二是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文章主体部分由古至今、从科技到社会,多角度阐述了守正创新的意义,而后联系现实,论述今天国家的巨大发展正是源于改革创新,突显出创新之必要。三是分析全面,又有重点。文章分析论述兼顾“守正”与“创新”两个方面,但并非平均用力,而是主要强调了创新的意义,这也是与我们所处的崭新时代和肩负的全新使命这一语境相匹配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