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1.1 静电的产生及其微观解释第一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带电的头发飘起来一、静电是怎么产生的?(静电产生的三种方式)二、为什么会产生静电呢?(静电现象的微观解释)Part 1 摩擦起电知识回顾:两种电荷1、自然界有且只有两种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2、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带电呢?带电物体的性质:吸引轻小物体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和估测物体带电量多少的仪器。金属箔金属球金属杆验电器电荷量(Q或q):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国际单位:库仑(C)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的电荷量,人们把这个数值叫做元电荷;即元电荷在数值上等于电子或质子的电荷量,用e表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是e的整数倍,也就是说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e=1.602×10-19CQ=ne,n为整数原子结构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束缚核外电子强的物体在摩擦过程中得到电子,束缚核外电子弱的物体在摩擦过程中失去电子。摩擦起电实质:电子的转移——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电中性得到电子——带负电电中性失去电子——带正电Part 2 接触起电定义:不带电的物体与带电体接触,能使不带电的物体带上电,这种方式称为接触起电微观解释:带电体接触验电器时,带电体与验电器之间有电子转移,使验电器带电接触起电实质:电子的转移接触后再分开+Q+Q-Q中和:当带等量正负电荷的物体接触时,带负电的物体上的多余电子被正电荷吸引,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两个物体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 接触时电荷分配原则接触后再分开+Q+Q接触后再分开+Q-3Q-Q-Q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接触后再分开,二者将原来所带电量的总和平均分配。 Q QPart 3 感应起电带正电小球C靠近不带电的枕形体,枕形体内部的自由电子从A端移到B端,会使A、B两端箔片张开。感应起电的操作定义:把带电体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微观解释:在带电体上电荷的作用下,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发生了分离,使电荷从导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感应起电实质:感应起电没有创造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将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1、摩擦起电: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规律:等量的异种电荷实质:电子的得失2、接触起电:相互接触的物体带上电荷的现象。规律:相同金属球平分总电量;不同金属球按比例分配。实质:电荷的转移3、感应起电:导体在电荷的作用下电荷重新分布的现象。规律:近、远端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实质:电荷的重新分布小结※ 起电的本质: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将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Part 4 电荷守恒定律追寻守恒量是物理学研究物质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常使人们揭示出隐藏在物理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那么,电荷是否也满足某种守恒的规律呢?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物体的一部分物体另一部分转移a.摩擦起电c.感应起电b.接触起电转移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在任何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1、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荷1.6×10-15 C,丙物体带电荷量的大小为8×10-16 C。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2.4×10-15 CC.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8×10-16 CD.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AD随堂测验2、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B带有相等的电荷量,相隔一定的距离,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B接触后移开.①若A、B两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A、B两小球的电荷量之比为______.②若A、B两球带异种电荷,接触后A、B两小球的带电荷量之比______.2:32:1随堂测验3、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BCD随堂测验4、如图所示,在一个不带电的与外界绝缘的导体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开关,当带正电的小球靠近a端时,由于静电感应,在a、b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闭合S1,有电子从导体流向大地B. 闭合S2,导体和大地间没有电子转移C. 闭合S2,有电子从大地流向导体D. 闭合S1,有电子从导体流向大地C随堂测验Thank You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