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重难点检测卷(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重难点检测卷(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重难点检测卷(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A.诲(huì) 弈(yì) B.惟(wéi) 虽(suī)
C.将(jiāng) 援(yuán) D.俱(jù) 弗(fó)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委托 预计 探听 B.调度 私自 寻思
C.都督 兼顾 呐喊 D.插曲 机饿 胸膛
3.下列给不同句子中的“闹”选择的注释正确的一项是( )
闹:①喧哗;不安静。 ②扰乱;搅乱。③害(病);发生(灾害或不好的事)。④发泄(感情)。⑤开玩笑;逗。
(1)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2)小安安正在闹情绪。
(3)都是河神娶媳妇给闹的。 (4)河神发起脾气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A.④③②⑤ B.③④②⑤ C.②④③① D.③④①⑤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刚登了几回台,就忘乎所以,以为自己是明星演员了。
B.1941年,日寇集中兵力向我军的盘踞之地——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
C.那只螃蟹威风凛凛地挥舞着一对大钳子,让人不敢靠近。
D.爷爷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5.下列四个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哪一句?(  )
A.“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
B.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C.1915年,魏格纳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D.不久,我们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跨入新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雨点儿落在玻璃上,发出雷鸣般的声音。
B.学校反复强调要预防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他翻开一张张旧相片,想起从前的许多事。
D.妈妈的话触动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二、填空题
7.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大伙儿cù yōng( )在一起,把jīng yí( )的目光投向老汉。只听他一声yāo he( ),不远处的一群战马便fēi chí ér lái( )。霎时,在场的所有人sù rán qǐ jìng( ),对眼前这位普通的老汉充满怜悯和敬意。
8.在括号里填上和词语意思相反的词语。
昏暗—( ) 绽开—( )
急速—( ) 一声不吭—( )
匆匆—( ) 空虚—( )
徘徊—( ) 蒸融—( )
9.根据意思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教室里,同学们都在_________(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地盯着实验仪器。
(2)他____________(满脸的怒气,异常激动)地走了进来。
(3)听到星期天要去游乐场春游的消息,我____________(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10.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
(2)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
(3)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
11.根据本单元的内容填空。
(1)李贺的《马诗》中,写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忠实的劝告往往都是别人不喜欢听的,但是却对行动有好处。”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用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
(3)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毛泽东以《__________》为题作演讲,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__________同志完全、彻底地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三、语言表达
1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的热情,使我热泪盈眶。(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口语交际
李明和王刚是一对好朋友,平时李明对王刚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这不,王刚又来找李明,请他放学后一起去修理一下刘赛,因为王刚看刘赛不顺眼。这可把李明难住了,你能告诉李明该怎么办吗?也请你告诉李明朋友之间到底该怎样相处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词曲鉴赏
古诗赏析《白云泉》。
白云泉
[唐]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4.由“云自无心水自闲”中的“闲”字看不出泉水具有怎样的特点( )
A.从容奔流 B.自由奔泻 C.清澈见底
15.诗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的画面不可以用下列哪一个词形容( )
A.娴静雅致 B.逍遥惬意 C.从容自得 D.大气磅礴
16.这首诗写于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期间,此时白居易政务十分繁忙,很不自由,面对白云泉水,不禁产生羡慕之意。由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
A.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的思想。
B.反映了诗人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思想。
C.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一展抱负的思想。
D.表达了诗人对能够早日摆脱恼人的俗务的渴望。
17.下列对本诗内容分析错误的是哪一项( )
A.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达坦荡淡泊的情怀。
B.此诗描绘了一幅线条明快简洁且充满生机活力的淡墨山水图。
C.句中连用两个“自”字,只为了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得其乐。
D.诗人十分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其中重点摹画了白云与泉水的神态。
18.本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①jiǎo ②jiáo)。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①jìn ②jìng)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嚷的声音,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
19.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0.请选出加点字正确的拼音并将序号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1.请在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近义词。
(1)更加——___________ (2)靠谱——___________
22.把“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这句话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句话用了___________修辞手法,写出了八儿___________的心情。请仿照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写一写八儿吃得太饱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请理解文中“叹气”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请说说“‘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这一句中“那”字写出了八儿怎样的情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外语段,回答问题。
寻找幸运的花瓣儿
①那天,你猛然间问我:“丁香有几个花瓣儿?”我怔(zhènɡ)在那儿,一时竟回答不上来。
②放学以后,我从丁香树旁边走过,只匆匆看了两眼,原来是四个花瓣儿呀!可是,有一天,你忽然又说:“谁能找到五个花瓣儿的丁香,谁就会得到幸运。”
③于是,那天放学以后,我去了街心花园,希望能找到一朵五瓣儿丁香。夕阳西下,借着落日余晖,我仔细寻找。最后,暮色吞没了那些娇小的花朵,我仍没能找到。
④第二天,我起得比平日早,又来到那一排丁香树下。趁着晨光,我又在寻找幸运的花瓣儿了。我一直找了很久,眼看上课时间就要到了,我还是没有找到,只好悻(xìnɡ)悻离去。
⑤在跑向学校的路上,我忽然意识到:你该不是搞恶作剧,故意诓(kuānɡ)我吧?是不是在这个世界上,压根儿就不存在什么五瓣儿丁香?
⑥谁知,我刚迈进教室,你就将丁香举到我眼前,说:“你看,五瓣儿丁香。我没诓你吧!”我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兴奋不已。真的有五瓣儿丁香!
⑦那天的课,我常走神儿,我老是想:我也要找到幸运花瓣儿!放学后,我径直奔向那片园林。那里的丁香林繁花似锦,一树树的丁香花让人目不暇接,有不少赏花的人在那里驻足欣赏。
⑧我必须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这样才能看清它。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许多人见我这赏花的姿势,都很诧异。
⑨一朵一朵盛开的紫丁香,在我眼前闪过:“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淡淡的花香,我没闻到;蜜蜂的嗡嗡声,我也没听到。我只是在寻找着五瓣儿丁香。“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我几乎要认定自己是一个找不到幸运的人了。
⑩忽然,我发现了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花。最初,我只是看到它的花瓣儿不是十字形,而是更密集。难道它就是五瓣儿丁香?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我不禁大喊一声。
此时,我突然问自己:我将得到什么样的幸运呢?我一时竟感到很茫然。我回味着这几天乐此不疲地寻找,又回味着找到时的惊喜,这些都是我从未体验过的……哦,我的幸运不就是源于一个新发现而带来的快乐吗?
26.选择最合适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画线部分是写“我”怎样看花的,“我”这样做是因为( )
A.这样做能更好地欣赏花朵。 B.这样赏花不会被蜜蜂叮着。
C.“我”不是在赏花,而是在找花。 D.“我”希望有五瓣儿丁香掉下来。
(2)“我”为什么一定要寻找五瓣儿丁香( )
A.因为五瓣儿丁香很稀奇。 B.为了得到幸运。
C.为了证明世界上没有五瓣儿丁香。 D.同学找得到,“我”也能找得到。
27.阅读“我”三次寻找五瓣儿丁香的语段,照样子完成表格。
次数 怎样寻找 寻找时心情的变化 结果如何
第一次 _____ 希望→失望 _____
第二次 _____ 希望→( ) _____
第三次 专心致志 自信→( )→( ) _____
28.作者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幸运?请结合短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请用简短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30.习作展示
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共同的心愿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请你以“中国梦,我的梦”为题,写一写你对伟大祖国美好的祝愿,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D
【详解】考查对字音的辨析能力。
D项,有误。
弗:fú
意思: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矫正,后常用义是作否定副词,相当于“不”。
2.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字形积累与运用。
D:“机饿”应改成“饥饿”,所以选D。
3.B
【详解】本题考查了多义字。
“多义字”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意义。结合词义或者语境判断多义字的具体意思。
(1)闹旱灾:发生了旱灾。闹:害(病);发生。选③。
(2)闹情绪:对某些事情不满而情绪无法安定。闹:发泄。选④。
(3)这句话意思是:都是河神娶媳妇给扰乱的。闹:扰乱;搅乱。选②。
(4)闹着玩:逗着玩,开玩笑。闹:开玩笑;逗。选⑤。
选B。
4.B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 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以为自己是明星”说明还不是,忘记了自己是干什么的,使用恰当。
B 盘踞之地:比喻某些植物或某些自然现象长期在某地肆虐,也指某种势力、集团强力长期占有 、非法占据。常用做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合适。
C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挥舞着大钳子的气势让人不敢靠近,使用恰当。
D 饱经风霜: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爷爷经历了很多磨练才会体现出岁月的沧桑,使用恰当。
所以选择B。
5.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识记和积累。
C.“海陆的起源”是书的名字,应用书名号。
故选C。
6.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改病句。
A.“雷鸣般”用词不当,应为“噼噼啪啪”。
B.“预防”与“不再”意思重复,去掉“不再”。
D.缺少主语,后一句前应添加“使我的心”。
故选C。
7. 簇拥 惊疑 吆喝 飞驰而来 肃然起敬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簇、疑、喝、驰、肃”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明亮 凝合 缓慢 喋喋不休 缓慢 充实 果断 凝结
【详解】本题考查反义词。
昏暗:暗淡;光线不足。反义词:豁亮、明朗、皎洁、清朗。?
绽开:指植物的皮、壳等裂开,也比喻人们的笑脸。反义词:合拢、闭拢。
急速:速度非常快;快速。反义词:怠缓、迟缓、缓缓、徐徐、缓慢。
一声不吭: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反义词:口若悬河、喋喋不休。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反义词:慢慢、徐徐、缓缓。
空虚: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反义词:充盈、殷实、饱满。
徘徊: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反义词:坚决、果断、决心。
蒸融:蒸发消融。反义词:凝结。
9. 目不转睛 怒气冲冲 喜出望外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目不转睛:指眼球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2)怒气冲冲:盛怒的样子。
(3)喜出望外: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
10. 比喻 拟人 排比
【解析】略
11.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如钩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 为人民服务
【详解】(1)本题考查诗词名句默写。
唐朝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全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阅读诗文可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诗中写景的句子。
(2)本题考查谚语俗语识记。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效用好的药吃起来虽苦,却对治病有好处;直率忠诚的话听起来不愉快,但对行动有利。
(3)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12. 那弯弯的月牙就像小船一样挂在深蓝的天空中。 谁家也离不开老阳儿。 听到自己获奖的消息,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式的理解,需要学生在课外不断的练习积累。
(1)比喻句:打比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
故仿写比喻句为:树上挂满了成熟的苹果,像一个个小红灯笼。
天上的星星在闪烁,就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
漓江的水绿得像一块无暇的翡翠。
(2)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
故改句子为:谁家也离不开老阳儿。
(3)热泪盈眶:满眼是泪。形容非常感激或高兴。
故造句为:看着同学们送来的生日礼物,张老师感动得热泪盈眶。
看到庄严的五星红旗在异国他乡冉冉升起,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13.李明,我们不应该和刘赛发生冲突,如果有矛盾,应该心平气和地沟通。 真正的好朋友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但不能帮着做错事。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
要注意题干的要求,符合题干和人物的身份即可,作为好朋友,说的话要符合要求和逻辑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首先要拒绝李明的要求,告诉他正确的做法,然后围绕“和平相处”来写朋友之间相处的秘诀。
如:同学之间存在矛盾难以避免,但是应该和平解决,不能付诸暴力。 真正的好朋友之间是互相帮助,让彼此变得更好,而不是答应对应的任何要求。
14.C 15.D 16.D 17.C 18.诗人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比喻令人困扰的事情。
【解析】14.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理解。
“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自在舒卷,泉水从容奔流。其中“闲”表现泉水自由奔泻,从容自得从而表现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
故选C。
15.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概括。
根据阅读分析诗句,“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天平山上的白云泉清澈可人,白云自在舒卷,泉水从容奔流。描绘了一幅线条明快简洁且充满生机活力的淡墨山水图,借此来表达诗人渴望能早日摆脱世俗的一种坦荡淡泊的情怀。
A.娴静雅致:优美高雅。
B.逍遥惬意:悠然自在,闲适自得。
C.从容自得:不慌不忙,镇静、沉着,自以为得意。
D.大气磅礴:形容气势宏大。
故选D。
16.本题考查的是古诗主旨。
根据译文,可知本诗表达了诗人渴望能早日摆脱世俗的一种坦荡淡泊的情怀。
故选D。
17.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根据分析可知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
故选C。
18.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表达技巧的理解。
《白云泉》描绘的是一幅线条明快简洁且充满生机活力的淡墨山水图,借此来表达诗人渴望能早日摆脱世俗的一种坦荡淡泊的情怀。全诗风格平淡浑朴,采取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理趣盎然。
【点睛】参考译文:天平山上的白云泉清澈可人,白云自在舒卷,泉水从容奔流。白云泉啊,你又何必冲下山去,给原本多事的人间再添波澜。
19. 腊八粥 沈从文 20. ① ① 21. 特别 稳妥 22.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不能设什么法来反抗。 23. 夸张 高兴 八儿吃快把肚子撑破了。 24.指锅中的粥在熬制过程中发出的声音。 25.苦苦等待而不得的着急。
【解析】19.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本段文字选自课文《腊八粥》,作者是:沈从文。
20.本题考查字音。
搅和(jiǎo):搅拌。松劲(jìn): 降低紧张用力的程度。
故选:①、①。
21.本题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
(1)更加:表示数量或程度等进一步增加或加深。 近义词:特别、尤其。
(2)靠谱:可靠,值得相信和托付的意思。近义词:稳妥、可靠。
22.本题考查改成陈述句。
去掉反问词“难道……吗”,把“能”改为“不能”,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故答案为: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不能设什么法来反抗。
23.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赏析。“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八儿特别高兴的心情。根据意思来仿写一句夸张的句子。如:八儿吃得快撑破肚皮了。
24.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结合“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可知叹气是指锅中的粥在熬制过程中发出的声音。
25.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句中“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可了解到八儿知道吃粥的时间后有什么表现,即这句话写出了八儿苦苦等待而不得的着急的心理。
26. C B 27. 仔细 没找到 找了很久 悻悻 没找到 失望 惊喜 找到了 28.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最后找到五瓣儿丁香时的惊喜。 29.“我”在同学的引导下,花了几天时间找到了五瓣儿丁香,并收获了幸运与惊喜。
【解析】26.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结合第⑧自然段中划线句的内容“我必须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这样才能看清它。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可知,我并不是在赏花,而是在找五瓣儿的丁香花,故选C。
(2)从第②自然段“可是,有一天,你忽然又说:谁若能找到五个花瓣儿的丁香,谁就会得到幸运。”和第⑦自然段“我老是想:我也要找到幸运花瓣儿!”可知,“我”寻找五瓣儿丁香是为了得到幸运,故选B。
27.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况。
第一次寻找五瓣儿丁香是在第③自然段。从“夕阳西下,借着落日余晖,我仔细寻找”可知,“我”找得很仔细;从“最后,暮色吞没了那些娇小的花朵,我仍没能找到”可知,结果是没找到。
第二次寻找五瓣儿丁香是在第④自然段。从“我一直找了很久,眼看上课时间就要到了,我还是没有找到,只好悻悻离去”可知,“我”找了很久,结果仍是没找到,离开时心情是“悻悻”的。“悻悻”意思是很失意、很失落。
第三次寻找五瓣儿丁香是在第⑦~⑩自然段。从第⑨自然段“淡淡的花香,我没闻到;蜜蜂的嗡嗡声,我也没听到。我只是在寻找着五瓣儿丁香。”可知,“我”在专心致志地寻找。从“我几乎要认定自己是一个找不到幸运的人了”可见,“我”从开始的“自信”变得“失望”;从“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我不禁大喊一声。”可知,结果找到了,心情随之兴奋激动起来。
28.本题考查了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哦,我的幸运不就是源于一个新发现而带来的快乐吗?”可知,小作者得到的幸运是“源于一个新发现而带来的快乐”,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幸运就是一个小小的愿望,一个小小的追求,有了追求并且去为之努力,这努力的过程就是一种快乐。围绕这个方面来回答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29.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从同学口中得知,找到五瓣儿丁香就可以得到幸运,在寻找无果产生怀疑时,看到同学真的找到了五瓣儿丁香,重新仔细寻找,真的也找到了五瓣儿丁香,并悟出了什么是“幸运”。围绕内容,用简短的话概括即可。
30.例文:
中国梦,我的梦
今天,老师让我们写中国梦,我想中国梦到底是什么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的同学们有的想当一名老师,把知识的“种子”传播给其他小朋友;有的想当一名音乐家,让音符在空气中跳动,而我想成为一名游泳冠军,像可爱的海豚一样在水中遨游。那这么多梦想,什么才是中国梦呢?
每个小梦想就是一个个小箱子,而中国梦就是装着这些小梦想的大箱子,是这一个个小梦想才撑起了大的中国梦。过去,侵略者们企图将我们的梦想扼杀在摇篮里;如今,我们强大起来了,卫星、飞船上天,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在每个岗位上工作的叔叔阿姨们都在为中国梦努力、奉献,而我虽然不能像解放军叔叔一样守卫祖国、不能像奥运冠军一样在赛场上为国争光,但是我可以在学校努力学习知识,将来成为像爸爸妈妈一样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我可以从小事做起,捡起地上的纸屑,把水龙头拧紧,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树,让天更蓝,水更绿。
中国梦就是我的梦,是我们的梦,让我们一起实现这梦想。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习作能力。
根据题干要求,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可以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梦,可以结合社会现象,说一说你的中国梦是什么样的。
开头,可以表明自己的理想,可以写一写自己理解的中国梦;
中间,写自己为梦想、为中国梦所做的努力;
结尾,强调自己实现梦想的决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