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易错题分类练习--《地球与宇宙》易错点1:对晨昏线的了解不够透彻,不能正确判断晨线和昏线,误认为晨昏线一定与经线重合1. 读某半球日照图,回答问题。(1)从图中的自转方向可以看出,此图是_____半球的日照图。(2)弧线ABC表示____线,其中弧线AB表示____线,弧线BC表示_____线。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在图上画出晨昏线,并用斜线画出夜半球.(2)图上昼夜半球的界线是______线(晨、昏).3. 从北极的上空看到图中 ,晨昏圈上的_____(用字母表示)是晨线,在它的东边是____;在它的西边是_____(选填“白天”或“黑夜”)。晨昏圈上的______ (用字母表示)是昏线,在它的东边是____在它的西边是_____(选填“白天”或“黑夜)..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则B处最有可能的是下列哪个国 家 。A日本 B英国 C 巴西 D美国4. 读图,回答问题:(1) 晨昏线是一条__________的分界线。(2) 图1中,晨线是__________,昏线是__________;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图2中晨线是__________,昏线是__________。(3) 图2的A、B、C、D四地中,处在白昼的是__________,处在黑夜的是__________,处在晨线上的是__________,处在昏线上的是__________。(4) 地球上由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主要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易错点2:不理解杆影长度变化与太阳高度的关系,不会分析太阳高度随时间,纬度,直射点的变化规律5. 在杭州西湖,从1月1日到12月31日之间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 )A. 先变大,再变小B. 先变小,再变大C. 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D. 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6. 某同学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杆影长度会随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甲图为一天中杆影长度随时间的变化,乙图为不同季节杆影长度的变化。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2)从该同学所在的地方正午的杆影朝向可以判断,他处于______半球。(3)据图甲,一天中,正午的杆影长度最______,太阳高度角最______。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1中A、B两地,处于白昼的是__________。(2) 图1中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某一天的正午杆影长度可能为0的是__________地。(3) 当地球运行到图2中的__________(选填数字序号)处时,嵊州地区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2,该日地球位于图1所示公转轨道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位置,这一天太阳直射___________。图中A地将迎来___________(填“黎明”或“黄昏”)。(2)如图3,厦门(24.5°N,118°E)湖滨中学科学兴趣小组观测发现,在正午阳光照射下,树影朝向偏___________(填“北”或“南”)。(3)一年中当正午树影最长时,厦门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且比A点的白昼时间___________(填“长”或“短”)。易错点3:不了解月相的形成原理,不会判断上弦月和下弦月9. 唐代诗人李白的七绝《峨眉山月歌》中这样写道“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中所描述的月相是( )A. 蛾眉月 B. 上弦月 C. 满月 D. 下弦月10. 根据图中的四个月相(打斜线部分表示月球的阴影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四个月相的名称分别是:A_____ B _____,C _____,D _____ 。(2)、从初一到十五,这四个月相按先后出现的次序是: _____ (3)、某同学计划在正月初一晚上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上的环形山。若他希望你给他一些建议,则你想首先给他怎样的建议呢 _____ 11. 如图甲为地球与太阳光线相对关系示意图,地球旁的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黑点为北极,圆形虚线表示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A、B、C、D分别代表四个不同时间月球的位置。如图乙是四种月相的示意图。《枫桥夜泊》中,诗人张继描述的“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月相及其位置应该是( )A. 位置较接近A,月相类似aB. 位置较接近B,月相类似cC. 位置较接近C,月相类似bD. 位詈较接近D,月相类似d12. 右图是木星与月球上演“木星合月”(两者距离达到最近的天象).图甲表示相关天体的位置关系,地球上的人观察到此次木星合月的景象最接近的是(○表示木星)( )A. B. C. D.13. 读“月球运行轨道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D处所观测到的月相及相应的农历日期。A处的月相:______;农历日期:____________。B处的月相:______;农历日期:____________。C处的月相:______;农历日期:____________。D处的月相:______;农历日期:____________。(2)在图中四个空白的圆内绘出在地球上观察到的相应的月相。(暗部用铅笔涂黑)14. 读“月相示意图(阴影表示暗部)”,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所示月相的名称。A. 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2)在一个农历月中,上述月相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3)上图月相图与下图中的日、地、月位置关系一一对应,请在括号中填出。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易错点4:不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发生原理,误认为两者发生过程是一样的。15. 下列有关日食和月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可能在同一天中发生日食和月食B. 都是从自身东缘开始,西缘结束C. 日食是指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地球遮掩的现象D. 都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16. 一位美术爱好者在我国某地发生月全食时,即时绘制了几幅图画,试根据月全食过程判断,能正确反应一次月全食过程各阶段顺序的是( ).A. ⑥⑤③⑧④①②⑦⑥ B. ⑥⑧③⑤④⑦②①⑥C. ⑥⑦②①④⑧③⑤⑥ D. ⑥①②⑦④⑧③⑤⑥17. 当地球上看到月食的时候,站在月球上就 ( )A. 一定能看到地食 B. 一定能看到日食C. 也许能看到地食 D. 也许能看到日食18. 2009年7月22日出现的日全食奇观是近500年来我国境内日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最长持续时间为6分38.8秒,因此被称作“世纪日食”.如图所示,一位美术爱好者在观察时,绘成了几幅图画,根据日全食的过程判断,下列图片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A . ③②①④ B. ④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①19. 地球进入下列哪个区域发生日全食( )A. A区 B. B区 C. C区 D. D区20. 图中有甲、乙、丙三张照片,是某同学在一次日全食的不同时刻拍摄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这些照片的拍摄日期应该为农历 。 (2)按照日食发生的先后顺序,将这三张照片排列: 。(3)如果拍摄的是月食过程,那么照片中的月亮会是怎样的 为什么 。(4)每年的这天该地都能看到这样的天文奇观吗 为什么 。参考答案1、(1)南 (2)晨昏 晨 昏2、(1)(2)晨3、ABC,白天,黑夜,ADC,黑夜,白天,D4、(1)、昼半球和夜半球; (2)、ABC;ADC;NC;NA; (3)、D;B;C;A;(4)、1、昼夜交替 2、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5)、昼夜交替周期不长,这使得地面登昼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5、C6、地球自转 北 短 大7、(1)B;(2)乙;(3)④8、(1)④ 南回归线 黎明 (2)北 (3)昼最短夜最长 短9、B10、(1)、下弦月 (2)、新月 (3)、上弦月 (4)、满月 (5)、BACD(6)、到正月十五再去观测 11、B12、A13、(1)满月 十五、十六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新月、初一 上弦月 初七、初八 (2) 如答图所示。14、(1)下弦月 新月 满月 上弦月 (2)BDCA (3)N P M O15、A 16、A 17、B 18、A 19、A 20.(1)初一(2)丙,乙,甲 (3)古铜色 由于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发生越是部分的月球并非全黑 而呈暗弱古铜色(4)不能。因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因此日食并不是每年的这天都会发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