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认识经济全球化 教案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认识经济全球化 教案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6.1认识经济全球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列举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3.学会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
4.掌握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5.了解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深层次原因(比较优势、国际分工跨国公司的双重作用和影响)
【教学难点】
学会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掌握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高考钉子户李华的一天
Lucy一家的圣诞节
思考:李华和Lucy一家之所以能用上世界各地的产品得益于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李华之所以能用上世界各地的产品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特征:
各国经济高度对外开放、深度相互依赖、全面相互融合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生产全球化(强调在生产领域)
①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
②表现: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③作用:生产全球化可以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
相关链接:比较优势
如果一国生产某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个国家,我们就可以说相对于另一个国家,该国生产某产品存在比较优势。比较优势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也存在于地区之间、个人之间。比较优势的存在是形成分工的重要基础。
思考:我国哪些行业有优势?哪些行业不具有优势?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密集型行业拥有比较优势。——如组装
在资本、技术密集的行业一般不具有优势。

问题:甲乙两国存在的比较优势各是什么?甲国和乙国应该如何进行贸易?
答:甲国向乙国出口粮食,从乙国进口肉;
乙国向甲国出口肉,从甲国进口粮食。
(2)贸易全球化(强调在交换领域)
①原因: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②表现: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市场交换之中,对国际贸易的依赖度不断提高。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交易范围越来越大。
③贸易范围: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务。
思考:贸易全球化在其他方面还有哪些表现?
相关链接:国际贸易的形式
探究活动:播放视频《世界杯遇上义乌制造》
思考:金融全球化的表现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3)金融全球化(强调在投资领域)
①原因:国际金融市场迅速扩张。
②表现: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迅速扩张,形成了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依托,通过信息网络运行的、全球统一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国内外金融市场相互贯通的、无国界的全球性金融市场。
知识拓展:金融全球化主要表现
①资本流动全球化:投资者和融资者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符合自己要求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
②金融机构全球化:是指金融机构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形成国际化或全球化的经营。
③金融市场全球化:全球各地以及不同类型的金融市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而趋于一体,金融市场的依赖性和相关性日益密切。
探究活动:播放材料
世界先后进行了三次科技革命,从手工工场时期走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很过国家尤其发达国家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了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这促使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空前紧密。三次科技革命,引起了交通工具的变迁,从轮船、蒸汽机车到铁路与汽车再到今天喷气式飞机、大型远洋超级货轮、集装箱运输;同时也推动了通讯手段的进步,从电报、电话到光缆、传真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并降低了信息传输的成本,打破了地域乃至国家的限制,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把地球变成了“地球村”。
思考: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引出课题: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
1.根本因素:生产力的发展。
2.物质技术基础: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发展。
3.根本动因: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4.体制基础:市场经济体制
探究活动:思考我国的跨国公司有哪些?什么又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引出课题:
三、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
1、含义:是指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大型企业。
2、运营方式:为实现最大利益,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它们单独或与其他企业共同出资,在其他国家创立新企业,或并购现有企业,或扩张原有企业,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
3、积极影响:(1)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到处奔走,推动着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
(2)把国际分工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把国际贸易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形成了以公司内部分工和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促进了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3)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4、负面影响:
如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等。
课堂小结:
6.1认识经济全球化
1.含义:
2.特征:
3.表现:
(1)生产全球化:生产领域、国际分工协作、多国合作完成生产
(2)贸易全球化:进出口、买全球、跨境电商
(3)金融全球化:对外投资办厂、海外并购
4.影响因素:
(1)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2)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3)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5.重要载体:跨国公司:含义+运营方式+积极影响+负面影响
集体备课总结:这一框题主要考选择题,要求学生必须把握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区分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比较优势、经济全球化的4个影响因素,跨国公司的目的这些知识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