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一年级下册4.17《我们都是少先队员》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一年级下册4.17《我们都是少先队员》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我们都是少先队员》教学反思
课标要求:
课堂教学以儿童的少先队生活为内容,就是要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和组织归属感。少先队活动是在辅导员的辅导下,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帮助队员逐步具有自主性。少先队活动应该属于孩子,成为每个队员“做中学”乃至“错中学”的锻炼平台。以学生经历的少先队活动为内容组织的课堂教学应该避免说教化、杜绝成人化、告别形式化,让队员有自由的话语权。同时少先队活动要公平地为每个队员创造机会,提供展示的舞台,开展生动活泼、时代感强、队员喜闻乐见的活动,并建立灵活、弹性、多元的评价机制。要倡导自主、合作、创新精神,每节课都要让队员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体验和成长感悟,这正是在活动中促进学生成长的价值所在。
《我们都是少先队员》的教学是结合少先队活动,培养学生“愉快、积极、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重要内容。本课的编写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强调本课程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本课程活动应注意与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社区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等结合起来。”
在设计中,我们注意结合学生实际参与少先队活动的体验,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本课教学不是对儿童既有生活的简单重复,而是与少先队活动的有机融合与提升,力图使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本课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我们都是少先队员》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与本单元前面的课是并列关系。
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从低年级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指导学生“健康、安全施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我们要把学科教学与少先队活动有效结合起来,组织富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受到影响,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知我必须要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来教学《我们都是少先队员》这一课。
1.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合作者和指导者。道德与法治课融合少先队教育的是突出队员的自主性和活动的实践性,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让孩子动起来,让课堂教学成为每个队员的锻炼平台,而不是教师煞费苦心的说教讲台。让队员有自由的话语权,我建立了灵活。弹性、多元的评价机制,为每个队员创造参与体验的机会,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在生动活泼、时代感强、队员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倡导自主、合作。创新精神,让队员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体验和成长感悟。
2.在活动中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讲故事。学榜样、体验少先队组织仪式等促进儿童有效学习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这节课上,我注重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入手,重视孩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尽可能地营造生活的氛围,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体验,创设条件,让孩
子在课堂上充分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想、所惑,促使道德的内化。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我们不拘泥于教材内容的设置,而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有所体验感悟。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自己比较满意的是创设了一些密切联系儿童的主题活动情境,采用了带有“儿童视角”的色彩面又与学习内容密切配合的活动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感悟道理,改变行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