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保障各类物权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保障各类物权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2.1保障各类物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法律规定保护财产权的原因
2.物权含义及其构成
3.物权基本原则
4.所有权
5.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教学重点】
1.财产制度是一个社会得以稳定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制度
2.财产取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能够给民事主体带来经济收益的权利。
【教学难点】
1.质权和抵押权的区别
2.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区别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如何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及如何积极维护人身权利。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新课讲授出示目录和题目
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第一框 2.1 保障各类物权
议题一:定分止争——所有权
探究一:
战国时期的《商君书》里有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表明古人对财产权的看法。书中记载:“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
野地里只有一只兔子,可能引来上百人追逐;市场上有那么多兔子,却没有一个人可以擅自去拿。这是为什么?
思考:请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教师提示:
展示答案;是因为其所有权未被人拥有,谁抓到,其所有权就属于谁。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从法律上对各种财产权利进行确认,这就是定分止争。
教师总结:议题一:定分止争——所有权
出示题目:
一、定分止争——所有权
1.财产制度
(1)含义: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财产关系
(2)地位:是一个社会得以稳定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制度。
(3)意义:
①有利于确定财产归属,并以此促进财产的流通使用。
②保护财产权就是保护劳动、保护发明创造、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③国家通过不断完善财产制度,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的财产权,激励人们创业创新。
思考:我国是如何保护财产权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提示 :
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
①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③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财产权
(1)含义: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能够给民事主体带来经济收益的权利。
(2)物权
①含义: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 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物包括动产与不动产。
②种类:包括所有权、他物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3)物权法定原则: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必须由法律规定,不得任意创设。
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虽可移动,但移动就会损害其价值的物,一般指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着物。房子、树木。

动 产:是指不动产以外的物。存折、书籍、床、汽车
思考:怎样才能取得不动产、动产所有权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3.所有权
(1)含义: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分类:
国家所有 文物、河流、矿藏等
所有权
集体所有 农村土地等
私人所有 房子、车子等
除法律特别规定某些财产只能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外,其余财产可以由各类主体享有所有权。
(3)法律保护:
①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②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③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
者个人不得侵犯。
(4)取得方式
①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对于房屋等不动产,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必须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
②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一般来说,所有人按照转让财产所有权的意图,直接把财产交给对方占有,对方就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
【思考】所有的动产是不是只要完成交付就可以取得其所有权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提示:
展示答案:
是的。对于动产,所有人按照转让财产所有权的意图,直接把财产交给对方占有,对方就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
特别提醒:
(1)价值较大的动产,如机动车、航空器、船舶等,其产权的取得、变更,通常也需要依法办理产权登记。如果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2)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买方在不知情情况下,合法交易并支付相应价格,同样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但是遗失物、赃物、埋藏物、失散的动物等脱离物不适合善意取得制度。)
典例示范1
赵某因急需资金,通过书面协议将自己的某品牌汽车以15万元的低价转让给周某约定15天之后交付。但在交付之前,赵某又将该车以2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不知情的蒋某,并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根据我国法律,在这种情况下,该汽车的所有权属于 ( )
A.蒋某 B.周某 C.赵某 D.三人共有
4、共有财产
①含义:在生活中,可能由多人对同一财产享有所有权,从而形成共有关系。
②形式:
a.以家庭为例,每个家庭成员可能有专属于自己的个人财产,整个家庭则有共有财产;
b.夫妻之间也存在夫妻共有财产;
c.几个人合伙从事经营活动,可能形成合伙人的共有财产。
探究二:
小汪的家在农村,后因父母进城开饭馆,他跟着到城里上学。为生活方便,他家在城里买了一套商品房,在农村老家还有三间房和两亩承包地。当地县政府要修公路,需要征收沿途的农村土地,其中包括小汪家的承包地。
小郝在全市中学生游泳比赛中荣获200米自由泳冠军、获奖照片还被刊登在当地报纸上。但她后来发现,一家体育用品商店的灯箱广告上印有那张获奖照片和自己的名字。小郝与同学就此事展开讨论。
思考:⑴小汪家享有哪些财产权利
⑵小汪家是否有权要求获得相应补偿,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提示:
展示答案
①小汪父母经营饭馆的相关财产权利,商品房的所有权及该商品房所在地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农村老家的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和承包地的承包经营权。
②小汪家有权要求获得相应补偿。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以及承包地被征收征用的,农民有权获得合理补偿。
教师总结:
议题二: 他物权
1.含义:他物权是所有权之外的物权。
学生讨论交流
2.分类
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两类。
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分别对应的是物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1)用益物权:
①含义:是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②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
学生讨论交流
a.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我国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法律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
b.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c.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权利人依法利用土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权利。在生活中,这项权利往往与房屋所有权相联系。
典例示范2
某村村民王某15年前因在外地经商,将自己的住房转让给同村村民李某。后因身体原因,想回老家建房定居、休养。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王某完全有权要求李某归还原宅基地所有权
②李某仍然可以长期占有和使用王某的原宅基地
③王某应向乡(镇)人民政府重新申请一块宅基地
④当地县(区)人民政府应依法驳回王某的宅基地申请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学生讨论交流
[解析]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属于村集体,①错误;按照法律规定,农村村民住宅用地,一户一宅,出卖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③错误;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二十六条规定,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应当遵守法律有关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定。所有权人不得干涉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
第三百二十七条规定,因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收、征用致使用益物权消灭或者影响用益物权行使的,用益物权人有权依据本法相关规定获得相应补偿。
(2)担保物权:
①含义:为了确保债权的实现而在他人财产上设立的物权。
②分类:包括抵押权、质权等。
③法律规定:
财产的权利人可以将其财产(例如房屋、汽车、电脑、股票等)抵押或者质押。
④享有的权利:债权人通过抵押、质押而在他人财产上享有的权利,就是抵押权、质权。
思考:抵押权和质权的关系
抵押权和质权是基于当事人的约定而产生的;当事人通过协商一致,以某种财产作为债权担保时,就达成抵押合同或质押合同。抵押权人并不直接占有抵押物,该抵押物仍由抵押人占有使用;质权人则必须占有质物。抵押权通常针对不动产或价值较大的动产,而质权的对象通常是动产。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用益物权不是一种所有权,而是一种他物权,即权利人对他人所有物享有的以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物权。
基本特征:没有所有权;不能处分;以利用物的使用价值为目的;以占有为条件。
典例示范3
2021年4月,徐某向M公司购买价值20万元的灯具并于当天取走,以自己的轿车作抵押担保,约定2个月后付清所有价款。但2个月后,徐某仍未付款。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这两个月中徐某仍有权占有和使用该轿车
②徐某如按时还清价款则可重新取得该轿车所有权
③M公司无权将该轿车折价
④M 公司有权以该轿车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 ①④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