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江西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 给下图拟定标题,合适的是( )A. 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B. 山顶洞人采集场景想象图C. 河姆渡人生活场景想象图 D. 半坡人农耕场景想象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可知,图片中的原始先民具有的特点有:住着杆栏式的房屋,会使用火,驯养小动物。由此可见该原始先民是河姆渡人。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该图片的合适标题为河姆渡人生活场景想象图,C项正确;北京人居住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当中,排除A项;山顶洞人居住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洞穴当中,排除B项;半坡人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排除D项。故选C项。2. 春秋战国时期,铜铸币广泛通行。这反映了当时( )A. 周王室衰微 B. 井田制废除 C. 商业活动较为活跃 D.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存在着各种货币,然而铜铸币却日益普遍流行,成为民间商业来往中的主要货币。各国间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这说明舂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已不再是孤立的国别经济,而是形成了区域性的经济,各区域之间的经济也发生了联系,说明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商业活动较为活跃,C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铜铸币广泛通行,未涉及周王室衰微,排除A项;商鞅变法颁布了废除井田制的措施,与“铜铸币广泛通行”不符,排除B项;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3. 汉武帝采取的这项措施,充实了财政,支援了经略四方,为巩固祖国边疆奠定了经济基础。材料中的“这项措施”是( )A. “推恩令” B. 兴办太学 C. 盐铁专卖 D. 北击匈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是一位拥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C项正确;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排除A项;思想文化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兴办太学,排除B项;军事上,北击匈奴,巩固我国北部边防,排除D项。故选C项。4. 下列史实与图示中①相对应的是( )秦朝→西汉→①→三国→西晋A. 确立分封制 B.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C. 张骞通西域 D. 蔡伦改进造纸工艺【答案】D【解析】【详解】由朝代顺序可知,西汉与三国之间的是东汉。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D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排除A项;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项;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排除C项。故选D项。5. 唐朝时期,拔河在宫廷和民间都大受追捧,一些妇女也喜好,参与人数规模空前,竞争气氛极其浓烈。这体现出唐朝( )A. 开放的社会风气 B. 开明的民族政策C. 多彩的文学艺术 D. 频繁的中外交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唐朝时期,拔河在宫廷和民间都大受追捧,一些妇女也喜好,参与人数规模空前,竞争气氛极其浓烈。”可知,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妇女可以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尚武风气盛行。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说明唐朝时形成了开放积极向上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A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唐朝社会风气发放,未涉及开明的民族政策,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唐朝社会风气发放,未体现多彩的文学艺术,排除C项;题干主要强调唐朝社会风气发放,未阐释频繁的中外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6. 日本学者薮内清指出:“在一部书中讨论了中国技术的几乎所有部门,没有任何其他著作可与其相比。不但它在中国是唯一无二的,就是在17世纪以前也没有任何可与之相比的欧洲著作。”材料评述的是( )A. 《齐民要术》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一部书中讨论了中国技术的几乎所有部门,没有任何其他著作可与其相比。不但它在中国是唯一无二的,就是在17世纪以前也没有任何可与之相比的欧洲著作。”结合所学可知,《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C项正确;《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排除A项;《本草纲目》是中医典籍,排除B项;《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业科技巨著,排除D项。故选C项。7. 下图空白方框处应填( )小说 《红楼梦》的内容和创作特点戏剧 昆曲的发展演变京剧的形成、发展和影响A. 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B. 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C. 清朝的文学艺术 D. 清朝的科学技术【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楼梦》初名《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来经高鹗整理续写了后40回,题名《红楼梦》,在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清中期以后,昆曲逐渐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所上演的剧目多为逃避现实或歌功颂德的工具。北京百姓“所好为秦声、罗、戈,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这说明昆曲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步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逐渐走向衰落。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红楼梦》属于文学、昆曲京剧属于艺术。故三者共同体现了清朝的文学艺术,故空白方框处应填清朝的文学艺术,C项正确;题干主要说明清朝的文学艺术,未阐释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排除A项;题干主要说明清朝的文学艺术,未体现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的重要内容,排除B项;题干主要说明清朝的文学艺术,未涉及清朝的科学技术,排除D项。故选C项。8. 五口通商之役开始打破清朝和外国人交涉时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材料中的“五口通商之役”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关键词“五口通商之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五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故这里的五口通商一役指的是鸦片战争,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开放了汉口等十个通商口岸,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开辟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将东交民巷设立为使馆区,不允许中国人在内居住,排除D项。故选A项。9. 如果一个民族面对着深重的危机,却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只是沉浸在一片悲愤和沮丧绝望的情绪中,或者只是不顾一切地起来蛮干,那谈不上民族的新觉醒,这就需要有新的社会力量站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头。材料中的“新的社会力量”领导了(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这就需要有新的社会力量站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头。”可知,近代中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反抗侵略和压迫中,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治理中国的工具,在这种危急关头,中国需要一场民族解放运动来解放中国,解放中华民族。此时“新的社会力量”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革命,最终辛亥革命取得了成功。1911年10月10日晚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D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属于旧式的农民起义,排除A项;洋务运动试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救中国,属于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不能做到民族解放,排除C项。故选D项。10.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这些“红色区域”是指( )A. 农村革命根据地 B. 国统区 C. 敌后抗日根据地 D. 解放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可知,1928年毛泽东发表《井冈山的斗争》,其中论述了中国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存在的重要性和合理性,故“红色区域”是指农村革命根据地,A项正确;国统区指的是国民党占领区,二题目主要强调红色区域,排除B项;1928年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不是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解放区是指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排除D项。故选A项。11. 事变爆发后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通电,指出平津与华北被日本侵略的危险已极端严重,要放弃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全民族联合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该“事变”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皖南事变【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事变爆发后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通电,指出平津与华北被日本侵略危险已极端严重,要放弃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全民族联合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和所学知识可知,该“事变”指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七七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B项正确;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接连发表宣言,号召全中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驱逐帝国主义滚出中国,排除A项;八一三事变以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共的军队整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排除C项;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共重建新四军军部,坚持抗战,排除D项。故选B项。12.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强渡黄河,转战鲁西南,一个多月后,大军分三路进军直插敌人战略纵深。这一军事行动( )A.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C.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47年6月”“刘邓大军”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C项正确;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各解放区军民英勇奋战,至1947年2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排除A项;彭德怀率领的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排除B项;1948年1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在碾庄、双堆集和陈官庄歼灭了大量敌军。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13. 下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横线处应填( )改革开放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1983年 全国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92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C 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D.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D【解析】【详解】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正确;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A项;1957年底,“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排除B项;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推动了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排除C项。故选D项。14. 分析下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资金统计表(部分)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扶持资金(亿元) 1.12 6.42 6.73 10.26A. 国家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B. 国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C. 民族地区推行社会主义改造 D. 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资金统计表”可知,从2005年至2008年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资金逐年增加,由此可见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力度之大、投入资金之多、覆盖范围之广,在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体现了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针,B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国家对人口较少民族资金扶持,未涉及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排除A项;题干主要强调国家对人口较少民族资金扶持,未体现民族地区推行社会主义改造,排除C项;题干主要强调国家对人口较少民族资金扶持,未阐述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排除D项。故选B项。15. 下图反映的主题是( )A. 古巴比伦文明 B. 古印度文明 C. 古希腊文明 D. 古罗马文明【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圆形竞技场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市内台伯河东岸,为古罗马的象征。《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儒略·凯撒采纳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意见制定儒略历。由此可见,材料反映的主题为古罗马文明,D项正确;材料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希腊文明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16. 11世纪,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在这种关系下( )A. 封君没有保护封臣的义务 B. 封君封臣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C. 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赋税 D. 封君与封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这种观念日益流行开来。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B项正确;西欧封建制度下,封君有保护封臣的义务,排除A项;“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封臣要直接承担封君的赋税、兵役,而不是国家,排除C项;封君与封臣以土地关系为纽带,排除D项。故选B项。17. 他始终认为自己到达的就是东方,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后来人们发现他去的地方不是东方,而是比西方更远的西方。材料中的“他”是(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达·伽马 D. 麦哲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他始终认为自己到达的就是东方,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后来人们发现他去的地方不是东方,而是比西方更远的西方。”可知,他是哥伦布。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率领由87名船员和3艘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在接下来的10年间,哥伦布先后三次西航。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到达的就是亚洲的印度,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B项正确;迪亚士带领船队到达非洲好望角,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排除A项;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排除C项;麦哲伦横渡太平洋,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排除D项。故选B项。18. 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B. 达尔文——《物种起源》——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C. 贝多芬——《蒙娜丽莎》——德国天才作曲家D. 巴尔扎克——《高老头》——文艺复兴的先驱【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英国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A项正确;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第一次将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排除B项;贝多芬是德国音乐家,《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排除C项;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作品,排除D项。故选A项。19. 1921年春,苏俄出现波及30多个省的严重饥荒,农民对苏维埃政权产生强烈抵触情绪,引发叛乱。为解决危机,苏俄调整农业政策,具体措施是( )A. 实行余粮征集制 B. 征收粮食税 C. 实行农业集体化 D. 限制农产品产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921年春,苏俄出现波及30多个省严重饥荒,农民对苏维埃政权产生强烈抵触情绪,引发叛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知,为解决危机,苏俄调整农业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实行自由贸易,这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项正确;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了巩固地位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征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项内容,排除A项;20世纪30年代初,为了加速工业化,斯大林加快实行农业集体化,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通过《农业调整法》,限制农产品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排除D项。故选B项。20. 1945年,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按照事先规定实施了占领行动。德国东部由苏联占领,西北区由英国占领,西南区由美国占领,西区由法国占领。下列会议与“事先规定”有关的是(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开罗会议 D. 雅尔塔会议【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进一步协调了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法西斯国家的步伐,D项正确;巴黎和会召开于1919年,华盛顿会议召开于1921年到1922年,开罗会议召开于1943年11月,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21. 船的诞生推动着海洋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图1 “南海一号”船舱 “南海一号”是宋代的木质古沉船,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商船,船载瓷器等大量文物。 图2 郑和宝船(模型) 最大的郑和宝船长约136米,宽约56米,排水量超过8000吨。 图3 “耆英号”(版画) “耆英号”是19世纪40年代中国最大的木帆船,长近50米,宽约10米,满载排水量达800吨。图4 定远号铁甲舰 “定远号”是清政府委托德国建造的7000吨级铁甲舰,1885年加入北洋舰队成为旗舰。 图5 山东舰 山东舰是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国产航空母舰,2019年12月17日正式加入中国人民海军战斗序列。(1)史料有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和口述史料等类型。据此,指出“南海一号”的史料类型。这一史料可用于研究宋朝历史的什么内容?(2)根据材料,指出图2所示郑和宝船与图3所示“耆英号”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两者不同的政策因素。(3)以“中国近现代海防”为主题进行研究,你会选择材料中哪艘舰船?请说明理由。【答案】(1)史料类型:实物史料。内容:发达的手工业(或制瓷业、造船业);繁荣的海外贸易。(2)不同之处:郑和宝船船体和排水量远远大于“耆英号”。政策因素:明朝政府的支持,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或海禁)。(3)示例:山东舰。航空母舰入列增强了国家的海防力量;推动了海军多兵种建设;扩大了海军的活动范围。【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史料有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和口述史料等类型。据此,“南海一号”是实物史料。这一史料可用于研究宋朝发达的手工业(或制瓷业、造船业);繁荣的海外贸易。【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图2所示郑和宝船与图3所示“耆英号”不同之处是郑和宝船船体和排水量远远大于“耆英号”。结合所学知识,明成祖支持郑和率舰队下西洋,提高国威并示中国富强,到清朝限制对外贸易的发展,甚至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设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导致两者不同的政策是:明朝政府的支持,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或海禁)。【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以“中国近现代海防”为主题进行研究,我会选择材料中的山东舰。航空母舰入列增强了国家的海防力量,推动了海军多兵种建设,扩大了海军的活动范围。22. 年表折射了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大事年表时间 事件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20年 甘地发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4年 卡德纳斯当选墨西哥总统并进行改革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5年 万隆会议召开1960年 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1990年 纳米比亚独立1999年 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1)从表中找出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事件。(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万隆会议召开。(2)示例一:观点:只有不懈斗争,才能捍卫国家主权。选择的史事:万隆会议召开;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论述: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会议体现了亚非人民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万隆精神”;1999年,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巴拿马人民取得了反对美国控制,维护民族独立,争取国家主权的巨大胜利。综上所述,亚非拉国家和人民在获得民族独立后,为巩固政权、捍卫国家主权而继续斗争。示例二: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选择的史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纳米比亚独立。论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综上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捍卫国家主权,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其他参考观点:广大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两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事件:根据材料的表格,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小问2详解】根据上述表格的内容,如选择的史事是:万隆会议召开;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这两个历史事件都是捍卫国家主权的史实,因此可以确立观点为只有不懈斗争,才能捍卫国家主权。在论述的时候通过两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内容、意义等阐述清楚如何捍卫的国家主权即可,如论述: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会议体现了亚非人民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万隆精神”;1999年,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巴拿马人民取得了反对美国控制,维护民族独立,争取国家主权的巨大胜利。最后结论进行升华,综上所述,亚非拉国家和人民在获得民族独立后,为巩固政权、捍卫国家主权而继续斗争。如选择的史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纳米比亚独立。分析这三个历史事件可知,都是争取独立的事件,时间是在二战后,因此可以确立观点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在论述的时候结合三个历史事件的意义进行阐述即可,如论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最后结论进行升华,综上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捍卫国家主权,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其他参考观点:广大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两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23. 轮子的历史构成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就人类文明而言,轮子的发明是革命性的,轮子的出现使车的出现和更多道路的出现成为可能。中国是世界上较早进入轮子时代的国家,秦汉时期,事实上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属于一个“轮子时代”。——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卷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朝为了使“轮子”更有效运行而推行的措施。材料二 1825年9月27日,英国发明家斯蒂芬森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旅行号”蒸汽机车,装载着90吨货物和450名乘客,以时速20公里的速度,驶进了一个全新的轮子时代。——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卷一)(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驶进“全新的轮子时代”带来的影响。材料三 1937年,我国共有铁路约2.18万千米,到1949年,全国铁路又增至2.44万余千米。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千米,规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今天的中国人正成为轮子上的新人类。——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参考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等(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轮子时代”的变迁谈谈你的感想。【答案】(1)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或车同轨);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或修驰道、修直道、修五尺道)。(2)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带来环境污染。(3)技术创新推动社会发展;制度创新推动交通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交通的发展;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交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 就人类文明而言,轮子的发明是革命性的,轮子的出现使车的出现和更多道路的出现成为可能。中国是世界上较早进入轮子时代的国家,秦汉时期,事实上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属于一个“轮子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巩固统治,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驰道,使得轮子更有效的推行。【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 1825年9月27日,英国发明家斯蒂芬森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旅行号”蒸汽机车,装载着90吨货物和450名乘客,以时速20公里的速度,驶进了一个全新的轮子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斯蒂芬森亲自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机车,在新铺好的铁路上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带来环境污染。【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较早进入轮子时代的国家。”可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根据材料二“1825年9月27日,英国发明家斯蒂芬森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旅行号”蒸汽机车,装载着90吨货物和450名乘客,以时速20公里的速度,驶进了一个全新的轮子时代。”可知,技术创新推动社会发展,制度创新推动交通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根据材料三“1937年,我国共有铁路约2.18万千米,到1949年,全国铁路又增至2.44万余千米。”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交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根据材料三“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千米,规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今天的中国人正成为轮子上的新人类。”可知,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交通的发展。24.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劳动传承智慧】材料一 长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明代官方史料有“夫祖制,边墙下多留暗门”的明确记载。政府允许游牧部落通过暗门往返于青海和河套地区放牧,一些较大的可容两匹马双向对过的暗门证明了这一点。此外,部分暗门还用于通商往来。——摘编自人民日报官方公众号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长城所起的历史作用。【劳动凝聚力量】材料二 聂耳创作的《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名曲,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他在音乐创作中,既吸取了外国音乐的因素,又充分运用中国民间劳动歌曲、山歌小调等形式、结构。他既向已有的音乐文化学习,又直接向生活汲取。如到码头、工厂观察了解群众的生活,亲身体验他们沉重的生活节奏,倾听他们痛苦的呻吟、愤怒的呐喊和不平的申诉。——摘编自《中国音乐通史简编》(2)根据材料二,分析聂耳音乐创作取得成就的原因。【劳动创造伟业】材料三——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等(3)从材料三中任选一项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劳动成就梦想】材料四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人民的幸福生活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前进道路上,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都要发扬光大劳动精神。——摘自人民网(4)请结合中国现代史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说明“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答案】(1)长城是各民族交往的纽带。(2)深入工农群众;紧扣时代,音乐与革命相结合;善于吸收先进文化。(3)示例一: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示例二: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4)示例一:雷锋是一名普通解放军战士,他干一行爱一行,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地工作,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他以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示例二:王进喜是一名石油工人,1960年春,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他们以顽强的意志,用人拉肩膀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送钻机用水。当井喷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政府允许游牧部落通过暗门往返于青海和河套地区放牧,一些较大的可容两匹马双向对过的暗门证明了这一点。此外,部分暗门还用于通商往来。”可知,长城并非封闭的阻断往来,长城是各民族交往的纽带。【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他在音乐创作中,既吸取了外国音乐的因素,又充分运用中国民间劳动歌曲、山歌小调等形式、结构。”可知,聂耳创作音乐善于吸收先进文化。根据材料二“他既向已有的音乐文化学习,又直接向生活汲取。如到码头、工厂观察了解群众的生活,亲身体验他们沉重的生活节奏,倾听他们痛苦的呻吟、愤怒的呐喊和不平的申诉。”说明聂耳创作音乐深入工农群众;紧扣时代,音乐与革命相结合;【小问3详解】本题属于主观题。解答本题首先要选择历史史实,然后说明该历史史实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选择:2020年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全面的小康,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选择: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小问4详解】本题属于论述题,学生要通过已有知识选取一位中国现代史一位历史人物,用近代历史人物事迹来证明“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的观点。选择雷锋:可以使用的雷锋的具体事迹有,雷锋干一行爱一行,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地工作,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雷锋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风,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选择王进喜:可以使用的王进喜的具体事迹有,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他们以顽强的意志,用人拉肩膀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送钻机用水。当井喷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江西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 给下图拟定标题,合适是( )A. 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B. 山顶洞人采集场景想象图C. 河姆渡人生活场景想象图 D. 半坡人农耕场景想象图2. 春秋战国时期,铜铸币广泛通行。这反映了当时( )A. 周王室衰微 B. 井田制废除 C. 商业活动较为活跃 D.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3. 汉武帝采取的这项措施,充实了财政,支援了经略四方,为巩固祖国边疆奠定了经济基础。材料中的“这项措施”是( )A. “推恩令” B. 兴办太学 C. 盐铁专卖 D. 北击匈奴4. 下列史实与图示中①相对应的是( )秦朝→西汉→①→三国→西晋A 确立分封制 B.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C. 张骞通西域 D. 蔡伦改进造纸工艺5. 唐朝时期,拔河在宫廷和民间都大受追捧,一些妇女也喜好,参与人数规模空前,竞争气氛极其浓烈。这体现出唐朝( )A. 开放的社会风气 B. 开明的民族政策C. 多彩的文学艺术 D. 频繁的中外交流6. 日本学者薮内清指出:“在一部书中讨论了中国技术的几乎所有部门,没有任何其他著作可与其相比。不但它在中国是唯一无二的,就是在17世纪以前也没有任何可与之相比的欧洲著作。”材料评述的是( )A. 《齐民要术》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7. 下图空白方框处应填( )小说 《红楼梦》的内容和创作特点戏剧 昆曲的发展演变京剧的形成、发展和影响A. 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B. 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C. 清朝的文学艺术 D. 清朝的科学技术8. 五口通商之役开始打破清朝和外国人交涉时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材料中的“五口通商之役”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 如果一个民族面对着深重的危机,却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只是沉浸在一片悲愤和沮丧绝望的情绪中,或者只是不顾一切地起来蛮干,那谈不上民族的新觉醒,这就需要有新的社会力量站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头。材料中的“新的社会力量”领导了(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10.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这些“红色区域”是指( )A. 农村革命根据地 B. 国统区 C. 敌后抗日根据地 D. 解放区11. 事变爆发后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通电,指出平津与华北被日本侵略的危险已极端严重,要放弃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全民族联合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该“事变”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皖南事变12.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强渡黄河,转战鲁西南,一个多月后,大军分三路进军直插敌人战略纵深。这一军事行动( )A.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C.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13. 下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知识卡片,横线处应填( )改革开放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1983年 全国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92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C. 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D.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 分析下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资金统计表(部分)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扶持资金(亿元) 1.12 6.42 6.73 10.26A. 国家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B. 国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C. 民族地区推行社会主义改造 D. 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15. 下图反映的主题是( )A. 古巴比伦文明 B. 古印度文明 C. 古希腊文明 D. 古罗马文明16. 11世纪,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在这种关系下( )A. 封君没有保护封臣的义务 B. 封君封臣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C. 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赋税 D. 封君与封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17. 他始终认为自己到达的就是东方,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后来人们发现他去的地方不是东方,而是比西方更远的西方。材料中的“他”是(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达·伽马 D. 麦哲伦18. 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B. 达尔文——《物种起源》——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C. 贝多芬——《蒙娜丽莎》——德国天才作曲家D. 巴尔扎克——《高老头》——文艺复兴的先驱19. 1921年春,苏俄出现波及30多个省的严重饥荒,农民对苏维埃政权产生强烈抵触情绪,引发叛乱。为解决危机,苏俄调整农业政策,具体措施是( )A. 实行余粮征集制 B. 征收粮食税 C. 实行农业集体化 D. 限制农产品产量20. 1945年,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按照事先规定实施了占领行动。德国东部由苏联占领,西北区由英国占领,西南区由美国占领,西区由法国占领。下列会议与“事先规定”有关的是(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开罗会议 D. 雅尔塔会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21. 船的诞生推动着海洋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图1 “南海一号”船舱 “南海一号”是宋代的木质古沉船,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商船,船载瓷器等大量文物。 图2 郑和宝船(模型) 最大的郑和宝船长约136米,宽约56米,排水量超过8000吨。 图3 “耆英号”(版画) “耆英号”是19世纪40年代中国最大的木帆船,长近50米,宽约10米,满载排水量达800吨。图4 定远号铁甲舰 “定远号”是清政府委托德国建造的7000吨级铁甲舰,1885年加入北洋舰队成为旗舰。 图5 山东舰 山东舰是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国产航空母舰,2019年12月17日正式加入中国人民海军战斗序列。(1)史料有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和口述史料等类型。据此,指出“南海一号”的史料类型。这一史料可用于研究宋朝历史的什么内容?(2)根据材料,指出图2所示郑和宝船与图3所示“耆英号”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两者不同的政策因素。(3)以“中国近现代海防”为主题进行研究,你会选择材料中哪艘舰船?请说明理由。22. 年表折射了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大事年表时间 事件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20年 甘地发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4年 卡德纳斯当选墨西哥总统并进行改革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5年 万隆会议召开1960年 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1990年 纳米比亚独立1999年 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1)从表中找出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的事件。(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3. 轮子的历史构成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就人类文明而言,轮子的发明是革命性的,轮子的出现使车的出现和更多道路的出现成为可能。中国是世界上较早进入轮子时代的国家,秦汉时期,事实上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属于一个“轮子时代”。——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卷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朝为了使“轮子”更有效运行而推行的措施。材料二 1825年9月27日,英国发明家斯蒂芬森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旅行号”蒸汽机车,装载着90吨货物和450名乘客,以时速20公里的速度,驶进了一个全新的轮子时代。——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卷一)(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驶进“全新的轮子时代”带来的影响。材料三 1937年,我国共有铁路约2.18万千米,到1949年,全国铁路又增至2.44万余千米。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千米,规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今天的中国人正成为轮子上的新人类。——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参考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等(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轮子时代”的变迁谈谈你的感想。24.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劳动传承智慧】材料一 长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明代官方史料有“夫祖制,边墙下多留暗门”的明确记载。政府允许游牧部落通过暗门往返于青海和河套地区放牧,一些较大的可容两匹马双向对过的暗门证明了这一点。此外,部分暗门还用于通商往来。——摘编自人民日报官方公众号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长城所起的历史作用。【劳动凝聚力量】材料二 聂耳创作的《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名曲,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他在音乐创作中,既吸取了外国音乐的因素,又充分运用中国民间劳动歌曲、山歌小调等形式、结构。他既向已有的音乐文化学习,又直接向生活汲取。如到码头、工厂观察了解群众的生活,亲身体验他们沉重的生活节奏,倾听他们痛苦的呻吟、愤怒的呐喊和不平的申诉。——摘编自《中国音乐通史简编》(2)根据材料二,分析聂耳音乐创作取得成就原因。【劳动创造伟业】材料三——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等(3)从材料三中任选一项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劳动成就梦想】材料四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人民的幸福生活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前进道路上,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都要发扬光大劳动精神。——摘自人民网(4)请结合中国现代史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说明“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年江西省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docx 2023年江西省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