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连通器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3 连通器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连通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连通器,能知道连通器的定义及特点,能在实际情况中辨认连通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过建立模型理论分析,用"假想液片"模型推导出连通器原理的过程,体会建立模型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提升理论分析能力。
3.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应用连通器的实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4.通过分析论证,知道船闸的工作原理,能用连通器原理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连通器原理及运用。
教学难点
船闸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三峡大坝的图片,并描述:三峡大坝高185 m,巨大的落差使大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发电站,但同时也带来了航运上的问题。
思考:上下游的船只怎样通过这一百多米的落差呢?
要想解决船只通行问题我们必须要先了解连通器。
二、新课教学
(一)连通器及其特点
1.观察连通器的图片,总结连通器的定义;
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作连通器。
2.观察、使用连通器,总结概况其特点
我们往连通器里面装入同种液体,当液体静止时发现各部分液面是相平的,我们再加一些液体,发现液面还是相平的。我们使连通器稍微倾斜一些,看液面还是相平的。
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相平。
3.为什么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呢?连通器原理
我们设想在装有同种液体的连通器底部有一个小液片“AB”,当液体不流动时,液片“AB”不动,“AB”就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液片两侧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由P=F/S可知,此时液片两侧受到的压强也相等,再由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可知,两管液面深度h相同,所以两管液面相平。
生活中的连通器
茶壶,壶身与壶嘴组成了连通器,当壶中水静止时,两个液面一定是相平的,所以茶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壶嘴的高低;
锅炉与外面的水位计组成了连通器,这样我们就能方便地看到锅炉的内部水位了;
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了连通器;
洗水池下面的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也是一个连通器,U形管内积攒的水可以形成液封,能够有效阻断下水道内的臭味传到房间内;
动物们的自动饮水槽同样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二)船闸:动画展示船闸的工作原理
船闸由闸室、上下游闸门及上下游阀门组成;
1.当船只从下游驶来,下游A阀门打开,下游水道与闸室形成了一个连通器;
2.闸室的水会流向下游,最终闸室和下游液面相平,此时打开下游A闸门,船驶入闸室,然后关闭下游A闸门和A阀门
3.打开上游B阀门,此时上游水道和闸室形成了一个连通器
4.上游的水流向闸室,最终闸室与上游液面相平,再打开B闸门,船就可以安全驶入上游了。
这样就将下游的船只举高一百多米。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