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5.5 “基本”粒子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是通过对宇宙射线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粒子这些新发现的粒子分为哪几类?彼此间有什么关系?问题与思考:道尔顿(原子)汤姆逊(电子)卢瑟福(质子)查德威克(中子)盖尔曼(夸克)发现新粒子:从20 世纪30 年代以来,人们在对宇宙线的研究中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的粒子。1931——1970年发现的新粒子21971——2001年发现的新粒子大型强子对撞机1932年发明的粒子加速器,能使带电粒子加速到很高的能量。让这些高能粒子彼此对撞,就能产生更多的粒子,这种装置称为对撞机。现在已经发现的粒子达到400多种对新粒子的认识历程发现时间 1932年 1937年 1947年 20世纪60年代后新粒子 反粒子 μ子 K介子与π介子 超子基本特点 质量与相对应的粒子相同而电荷及其他一些物理性质相反 比质子的质量小 质量介于电子与核子之间 其质量比质子大1.“基本”粒子不基本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继而我们发现了光子,并认为“光子、电子、质子、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粒子,所以把它们叫“基本粒子”。那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们”还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本”粒子呢?发现了电子、质子和中子后,许多人认为光子和它们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逐渐发现了数以百计的不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新粒子;又发现质子、中子等本身也有自己的复杂的结构。从20世纪后半期起,就将“基本”二字去掉,统称为粒子。19世纪末都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后来还发现了一些粒子,质量比质子的质量大,叫做超子。2.发现新粒子1947年发现了K介子和 介子.1937年发现了 子,粒子加速器有助于发现更多的新粒子反粒子质量、寿命、自旋等物理性质相同而电荷等其他性质相反的粒子。电子正电子质子反质子现在已经发现的粒子达到400多种。1.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例如:质子。强子又分为介子和重子两类。2.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例如:电子和电子中微子、μ子和μ子中微子、τ子和τ子中微子。每种轻子都有对应的反粒子。τ子质量比核子大。现代实验还没有发现轻子的内部结构。3.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中间玻色子、胶子。分别传递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3.粒子的分类按照粒子与各种相互作用的不同关系,将粒子分为三类。粒子的分类 概念 实例强子 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 质子、中子轻子 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规范玻色子 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 光子、中间玻色子(W和Z玻色子)、胶子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场的量子激发 基本粒子因与希格斯场耦合而获得质量粒子的分类1995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证实了顶夸克(Top Quark)的存在拓展学习:原子核的结构夸克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3.夸克模型1964年,美国科学家盖尔曼等人提出了夸克模型,认为强子由更基本的成分组成,这种成分叫作夸克。下夸克d 上夸克u 奇夸克s粲夸克c 底夸克b 顶夸克t介子(夸克和反夸克组成)质子中子重子(三个夸克组成)每种夸克都有对应的反夸克科学家直到今天都还未捕捉到自由的夸克。夸克不能以自由的状态单个出现,这种性质称为夸克的“禁闭”。能否解放被禁闭的夸克,是21世纪物理学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从实验中发现了所有6种夸克及其反夸克存在的证据。1995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证实了顶夸克的存在。夸克模型夸克 质量 电荷 e 自旋 重子数 同位旋 同位旋分量 奇异数 超荷 粲数 底数 顶数d 下夸克 0.008 -1/3 1/2 1/3 1/2 -1/2 0 +1/3 0 0 0u 上夸克 0.004 2/3 1/2 0 +1/3 0 0 0s 奇夸克 0.15 -1/3 0 0 -1 -2/3 0 0 0c 粲夸克 1.5 2/3 0 +1/3 +1 0 0b 底夸克 4.7 -1/3 0 +1/3 0 +1 0t 顶夸克 174 2/3 0 +1/3 0 0 +1粒子媒介子轻子(6种)强子光子(传递电磁相互作用)胶子(传递强相互作用)电子和电子中微子μ子和μ子中微子τ子和τ子中微子质子中子介子超子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粲夸克底夸克顶夸克夸克标准模型中最基本的粒子类型夸克规范玻色子轻子希格斯玻色子夸克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类别 相对强度 力程(m) 作用时间(s) 参与离子强作用 1 < 10-15 10-23 强子电磁作用 ~10-2 长程 10-20 ~ 10-16 强子 轻子 光子弱作用 ~10-13 < 10-17 ~ 10-8 强子 轻子引力作用 ~10-39 长程 一切物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一定粒子实现的作用类型 引力作用 电磁作用 弱作用 强作用交换粒子 引力子 光子 玻色子 (W+ 、W–Z0 粒子)胶子引力子尚未被实验证实弱电统一理论: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被看作是一种相互作用。大统一理论:试图将强、电、弱三种相互作用统一起来。1.关于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质子和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的粒子B.强子都是带电粒子C.夸克模型是探究三大类粒子结构的理论D.夸克模型说明电子电荷不再是电荷的最小单位D小试牛刀2. 关于粒子的分类,目前人们认为构成粒子世界的三类粒子是( )A.媒介子、夸克、强子 B.夸克、轻子、强子C.媒介子、轻子、强子 D.质子、中子、电子C小试牛刀3.关于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子、电子、质子和中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粒子B.质量比核子大的粒子都参与强相互作用C.强子、轻子、媒介子都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D.许多粒子都存在反粒子D小试牛刀4.为了探究宇宙起源,科学家将利用阿尔法磁谱仪(AMS)在太空中寻找“反物质”,所谓“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荷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则反氢原子是( )A.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荷的电子构成B.由1个带负电荷的反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正电子构成C.由1个带负电荷的反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1个不带电荷的中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正电子构成B小试牛刀5.关于人们发现的新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许多粒子都有自己的反粒子B.把粒子分为强子、轻子、媒介子,根据是粒子与各种相互作用的关系C.质子属于强子D.光子属于轻子ABC小试牛刀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最早发现的轻子是电子,最早发现的强子是中子B.质子、中子、介子和超子都属于强子C.现代实验发现强子、轻子都有内部结构D.τ子质量比核子质量大,τ子不属于轻子B小试牛刀华人科学家在粒子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赵忠尧(1902-1998)第一个发现正电子的人,比安德逊早两年。王淦昌(1907-1998)探测中微子的理论,发现超子的反粒子,研究宇宙线中介子衰变李政道(1926-)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的研究,宇称不守恒理论,1955年获诺贝尔奖吴健雄(1912-1997)实验证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杨振宁(1922-)提出基本粒子第一个复合模型,宇称不守恒理论,1955年获诺贝尔奖丁肇中(1936-)发现J粒子,领导阿尔法磁谱仪项目,1976年获诺贝尔奖请课后及时复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