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学试卷(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学试卷(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度下期高中2022级期末联考
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ADCBC
6~10:ABACB
11~15:DCDCC
16~20:CDBC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以下为参考答案,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1.(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双螺旋
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2)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3)-CTTACTG(2分》
(4)28%(2分)
1/2
1
(5)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分)
22.(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雄
初级精母细胞
0(2分)
(2)③
②、③
染色体数减半,且不含同源染色体(2分)
(3)细胞分裂前的间期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2分)
(4)①、④
23.(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边解旋边复制
半保留复制(以上两空顺序可交换)
RNA聚合酶(2分)
1/2
(2)图2
(3)相同
a→b
(4)天冬氨酸一丙氨酸一亮氨酸一精氨酸(2分)
复制
(5)
DNA转录mRNA翻译蛋白质(2分)
24.(13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常染色体隐性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性患者的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
只能传给女儿(2分)
(2)AaXBXb
AAXBY或AaxBY
7/72(2分)
(3)3/4
女孩
Ⅱg的基因型是AAXBY,Ⅱ,的基因型
可能是AXX或AAXX,他们所生的孩子均不患甲病,女儿也不会患乙病,儿子可能患乙病(2分)
(4)遗传咨询
产前诊断(以上两空顺序可交换)
25.(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AABB
aabb
遵循
F1自交得到的F2中四种表型之比符合9:3:3:1的比值(2分)
(2)8:1(2分)
(3)①将这两包小麦种子分别进行种植,让其进行自交获得F3,观察并统计F3的表型及其比例(2分)
②F全为抗病的植株
F中抗病植株:感病植株为3:1(或“F出现了感病植株”)
解析:
1.A
【解析】隐性性状在隐性纯合体中可以表现出来,在杂合子中一般不能表现出来。
2.D
【解析】植株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只能确定其为纯合子,不能确定其显隐性。
3.C
【解析】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属于演绎推理,不属于实验验证。
4.B
【解析】F,产生的雌配子数量与雄配子数量之间无相关性,自然界中往往是雄配子数量远多于雌配子。
5.C
【解析】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而遗传物质卵细胞提供的要多一些,因为
细胞质遗传物质全部来自于卵细胞。
6.A
【解析】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基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是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
上之后发现的,萨顿推测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时还不知道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7.B
【解析】非等位基因可以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也可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自由组合定律是指非同源染色
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8.A
【解析】艾弗里在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控制自变量运用了“减法原理”。
9.C
【解析】通过艾弗里及赫尔希、蔡斯的实验能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在研究了自然界中很多生物
之后,发现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RNA,才总结出了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0.B
【解析】氢键的形成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相互识别后自发形成的,不需要酶催化,DNA聚合酶的作用主
要是催化脱氧核苷酸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
11.D
【解析】细胞类型包括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原核细胞中没有染色体,基因位于拟核或质粒上,真核细胞
的细胞质基因不位于染色体上;DNA上有基因片段和非基因片段,因此DNA上的碱基总数多于基因中的
碱基总数: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比为1:1或1:2。
12.C
【解析】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3.D
【解析】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多种密码子决定,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
14.C
【解析】表观遗传引起的表型变化是可遗传的。
15.C
【解析】生物体内的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16.C
【解析】基因突变在自然状态下频率是很低的,而有性生殖的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总是会进行基因重组,
其频率是很高的。
17.D
【解析】三倍体西瓜的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了遗传物质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但因
为其无子,故该性状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可采用无性生殖的方式将其遗传下去。2022~2023学年度下期高中2022级期末联考
生物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
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
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遗传学中概念的理解,错误的是
A,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B.杂合子是指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AaBB
C.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属于性状分离
D.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是让F,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己知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高茎和矮茎豌豆植株若干,下列判断
这对性状显隐性的做法,错误的是
A.将高茎和矮茎植株杂交,若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
B.将高茎和矮茎植株杂交,若子代高茎和矮茎有明显的数量差异,可判断数量较
多的性状为显性
C.将高茎和矮茎植株分别自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的亲本植株的性状即为显性
D.将高茎和矮茎植株分别自交,子代无性状分离的亲本植株的性状即为显性
3.关于“假说一演绎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主要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几个环节
B.该方法与“归纳法”的主要区别是有无实验验证
C.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属于实验验证
D.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属于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4.孟德尔利用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的豌豆种子进行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F2的表型有4种、基因型有9种
B,F1产生的雌配子与雄配子数量相等
C.F2中的重组类型占3/8
D.F: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
5.下列关于人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I
B.处于减数分裂Ⅱ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高中2022级生物试题第1页(共6页)
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既维持了遗传稳定性也导致了遗传多样性
6.下列叙述不能作为萨顿推测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依据的是
A.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基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同源染色体也是
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
D.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后期也是
7.下列对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的理解,错误的是
A,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
B.自由组合定律是指所有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细胞核中的基因的遗传可遵循此规律
D.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
8.在探索基因的本质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艾弗里在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控制自变量,运用了“加法原理”
B.赫尔希和蔡斯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到了搅拌、离心等方法
C.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运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
D.DNA复制方式的探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同位素标记技术
9.下列关于探究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均选用了结构简单、繁殖快的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
B.艾弗里的实验思路是将DNA与蛋白质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研究各自的作用
C.通过艾弗里及赫尔希、蔡斯的实验可得出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将T2噬菌体培养在含5S标记的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可获得带标记的T2噬菌体
10.如图为DNA复制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5
以母链为模板进

旋DNA聚合酶行碱基五补花对
*357
解旋酶
A,解旋酶的作用主要是断裂氢键使DNA双链解旋
B.DNA聚合酶能催化氢键形成及脱氧核苷酸连接
C.该过程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等基本条件
D.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从5'端到3'端
11.关于细胞中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B.DNA与基因的碱基数量相等
C.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之比为I:1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高中2022级生物试题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