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学习目标1.通过对生活实例的分析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学会判断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2.知道生活中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实例,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3.2摩擦力做一做1、请同学们伸出手掌,按在桌面上,下压,你能感受到桌面对手掌的支持力吗?感觉有什么变化 这说明什么 2、保持压力不变,前推手掌,逐渐增大推力,直到手掌在桌面上滑动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滑动摩擦力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并挤压(弹力)(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思考:当满足前两个条件,运动的物体一定受滑动摩擦力吗?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滑动摩擦力吗?想一想:1、 若 VA=VB A物体运动了吗?A受到滑动摩擦力吗?为什么?3、若VAAB之间不光滑2、若VA>VB A物体运动的方向?A相对于B运动的方向?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哪?思考:滑动摩擦力阻碍的是哪个运动?方向有什么特点?与运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尝试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等因素的关系1、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3、如何改变物体的压力?4、如何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采用怎样的实验方法?F实验原理:二力平衡改进方案改进方案2实验方案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结论:1.在物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滑动摩擦力与速度、接触面积等因素基本无关。2.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例1、如图所示,质量m=10 kg的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滑块还受到大小为5 N、方向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则滑块在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为(重力加速度取g=10 m/s)( )A.大小为5 N,方向水平向右B.大小为5 N,方向水平向左C.大小为10 N,方向水平向右D.大小为10 N,方向水平向左想一想: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向右拉木块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时,发现当测力计的示数为1N时,木块没有动;逐渐增大拉力到2N时,木块仍静止;继续增大拉力到4N时,木块开始移动,此时拉力突然变小到3.8N,此后木块匀速运动,拉力保持3.8N不变。(1)木块受到拉力1 N时,有相对桌面运动的趋势但没有运动,说明什么呢 (2)随着外力的增大,静摩擦力有什么变化 (3)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是否有关?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是否有关?(4)实验过程中,在小车和钩码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小车刚刚开始动时测力计的示数与小车匀速滑动时测力计的示数是否相同?说明什么?静摩擦力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做静摩擦力思考并讨论:1、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吗?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2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有关系吗?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并挤压(弹力)(3)两物体之间具有相对运动趋势如下图所示,物体的接触面间有无摩擦力?总结判断静摩擦力有无的方法 2.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试分析下列现象的描述是否正确,说明原因。(1)人走路时,脚会受到静摩擦力作用;(2)消防队员双手握住竖立的竹竿匀速攀上时,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匀速滑下时,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1、手握住水杯静止不动。若增大手的握力,杯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如何变化?若不断往杯子里加水,杯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如何变化?为了使水杯不从手中落下,为什么要增大手的握力?想一想:例2.如下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车上有一木箱,试判断下列情况中,木箱所受摩擦力的方向。(1)汽车由静止加速运动时(木箱和车面无相对滑动);(2)汽车刹车时(二者无相对滑动);(3)汽车匀速运动时(二者无相对滑动);(4)汽车刹车,木箱在车上向前滑动时;(5)汽车在匀速过程中突然加速,木箱在车上滑动时。例3.(多选)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块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是( )A.μ1=0,μ2=0 B.μ1=0,μ2≠0C.μ1≠0,μ2=0 D.μ1≠0,μ2≠0变式训练、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A,向其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力F,使A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若物体A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物体A与墙面间的摩擦力为(重力加速度为g)( )A.Ff=μmg 向上B.Ff=mg 向下C.Ff=F 向下 D.Ff=μF 向上例4.木块A、B的重力分别为50 N和6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水平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 N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 N变式训练、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原长为8 cm的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其刚开始运动时,弹簧的长度为11 cm,当弹簧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长度为10.5 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 N/m,g=10 m/s2。求:(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2)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3)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