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1.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⑴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提示】国际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主要力量之间形成的一种结构或状态,是主要行为体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力量对比的态势或结构。“极”往往指国际格局中起主导作用的大国或国家集团。⑵影响:①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在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过程中,传统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与调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大国力量逐渐增强,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关系正在经历变化,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2.世界主要力量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拥有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并且极力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中国、欧盟、俄罗斯和日本成为多极化国际格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进入21世纪以来,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不断壮大,推动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⑵中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⑶发展中国家在人口、经济、贸易等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痊,是反对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二、国际关系1.认识国际关系⑴含义: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⑵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⑶基本形式:竞争、合作与冲突。⑷国际交往的主要方式:包括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交流,外交磋商,领导人互访,缔结条约或协定,等等。⑸规则:国际法①国际交往中,各国逐渐以条约和习惯做法为基础,发展出了一些被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被称作国际法。②当前,国际法规范着国际交往的各个方面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维护国际关系稳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遵守国际法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⑹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2.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⑴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我国在维护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⑵强大的国家实力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①国家实力通常用一国的综合国力来衡量。国家实力衰弱不利于国家利益的实现。②我国应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国家实力。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一、时代的主题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⑴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是带全球性战略问题。和平问题 发展问题含义 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世界现状 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 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联系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需要国际社会保持持久和平的环境,为各国正常发展和政治经济的往来提供保障。战乱和冲突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争端,是世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才能够为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贫困,减少地区冲突的发生,消除不稳定的因素,为维系持久和平提供动力。⑵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①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间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②战后,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发展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总之,谋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成为时代潮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⑴经济全球化发展加深了各国相互依赖程度,经济上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愿不断增强。⑵不同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制衡。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增强,新兴经济体实力提升,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关系和战争面貌。⑶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随着国际协调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多边主义的深入发展,国家间交流与合作的机制日趋成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和平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冲突。二、挑战与应对1.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①表现:个别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②本质:将本国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的合理利益之上,凭借本国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或利用国际旧秩序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或者侵略,在损害他国利益的同时,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⑵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⑶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世界人民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①传统安全威胁——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并呈现出新的特点。②非传统安全威胁——经济动荡、金融风险、网络攻击等,其中最突出和最严重的威胁来自国际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⑷为了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2.国际关系民主化⑴面对影响和平与发展的诸多挑战,中国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①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商量着办。②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⑵国际社会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推动建立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更好保障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更好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提示】全球治理是指在没有世界政府的情况下,国家(也包括非国家行为体)通过谈判协商,权衡各自利益,为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治理、信任、和平和发展赤字)而建立的自我实施性质的国际规则或机制的总和。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⑴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⑵基本内容①基本立场:独立自主。②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④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2.中国特色大国外交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更加活跃的时期。⑵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这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同时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仅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己任,而且将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展现更大担当。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弘扬了中华民族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鲜明旗帜。这一理念超越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展现了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②要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⑶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⑴原因:①必要性: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重要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⑶我们要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个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在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②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③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④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⑤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2.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①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同时,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我国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