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平衡协调性体能练习》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立足于“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协调性与下肢力量为主要内容,将娱乐性、健身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一体的体育训练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学生创新拓展练习。以“学——练——赛”为主要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在课的设计过程中,创设游戏或比赛,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品德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兴趣较易激发,对游戏也情有独钟,但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较弱。在教学中以各种游戏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正确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结合趣味性,形式多样的游戏,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有成功的体验,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快乐。 三、教材分析发展协调性与下肢力量是水平三教学基本内容,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征,通过教师讲解、分组练习、游戏方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有效提高练习的效果,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1.运动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平衡协调的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平衡能力。2.健康行为:在不同身体形态下利用重心的移动来调整身体的平衡。3.体育品德:通过学生团结协助、 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分享,培养学生对个人和社会的责任感。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动作准确、身体协调;难点:下肢肌群的控制,全身协调配合。 六、教法和学法1.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集体带练法、纠错法、激励评价法等方式进行教学。2.在学法设计上,采用探索学习、合作学习、游戏、比赛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获得运动技能的同时得到锻炼,体验快乐。 七、场地与器材篮球场 八、安全措施1.课前检查场地与器材安全;2.充分热身,防止运动伤害;3.提醒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听从老师的练习安排;4.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做到观察全场,防止学生练习时发生安全事故。 九、体育家庭作业与家长共同分享并练习本课内容。十、创新之处游戏+体能练习的创意设计,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运动中,全部都动起来。课时计划3教学 内容 体能恢复训练:平衡协调性练习 单元课次 3-3 年级 6年级学习 目标 1.运动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平衡协调的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平衡能力。 2.健康行为:在不同身体形态下利用重心的移动来调整身体的平衡。 3.体育品德:通过学生团结协助、 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分享,培养学生对个人和社会的责任感。教学重点 教学 难点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次数 时间 强度开 始 准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 2.导入课题 3.提出要求 二、准备活动 1.队列练习 2.专项性练习 8 中等 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 ★★★★★★★★★ ●●●●●●●●● ●●●●●●●●● ☆ 要求:站队时做到快、静、齐。服装整齐、 精神饱满,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体操队形 要求:反应迅速,动作规范基 本 部 分 一、平衡协调性练习 1.燕式平衡 要领:由站立姿势开始,右脚向前一步,上体前倾,左腿后上举高于头,抬头挺胸,两臂侧举成燕式平衡,支撑腿要伸直,保持平衡。 6 低 组织形式: ★★★★★★ ★★★★★★ ●●●●●● ●●●●●● 动作示意图: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次数 时间 强度基 本 部 分 2.金鸡独立 ①单腿支撑站立 ②单腿支撑蹲起 要领:支撑脚站立,另一脚悬空,双手维持平衡,重心缓慢下降成蹲立状态,再缓慢起立,并重复。 3.行进间单脚跳 10-20次/组,间歇30秒,做2-3组。 要领:单脚支撑,起跳时屈膝向前上方跳起,摆动腿积极向上提拉,手臂协调用力保持平衡,落地屈膝缓冲。 60 7 7 中等 要求:起跳时摆动腿向上发力,小腿自然折叠,上下肢协调用力,落地时屈膝缓冲。可依据练习实际情况调整,循序渐进。 组织形式:男、女生各成一路纵队,体操队形。 → →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次数 时间 强度基 本 部 分 二、游戏---长江黄河 方法:把学生平均分两队,一队为“黄河”一队为“长江”,面对面站在间隔距离1.5米—2米的线后,当口令是“黄河”时,“长江”转身跑,“黄河”直追“长江”拍到对方得1分,如超过了边线则不能记分。没有追到不得分。如口令是“长江”时,方法同“黄河”。最后哪组得分多为胜。 4 8 中等 教法: 1.教师讲解方法与规则,并示范。 规则:在有效范围内拍或抓到才有效,才可得分。转身跑直线。 2.学生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纠错 3.强调安全,组织学生有序练习 4.教师及时跟进评价。 要求: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相互竞争。结 束 部 分 1.放松活动 2.课堂小结 3.师生再见 5 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教法: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身心放松。 2.总结上课情况,给予表扬与鼓励。 要求:认真放松,积极参与评价。场地器材 篮球场 心 率 120-150次/分密 度 70%课 后 小 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