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篮球:行进间传接球上篮》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传接球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得到快乐,从而促进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行进间传接球上篮。教学内容包括:传球、接球 侧向跑、行进间上篮等技术环节。传球:双手、单手、勾手;根据传球者的位置分为:胸前、头上传球、肩上、背后、体侧、向后传球等,接球:单手、双手;根据来球的方向分为:胸部、头部、低于腰部、反弹球、地滚球等。本节课重点解决双人行进间的传接球连贯性和接球后的上篮动作,即要求学生尽量采用双手胸前传接球和三大步上篮的动作完成传接球和上篮动作。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学习兴趣易激发,身体已具备了较强的运动机能,对篮球技术有一定的基础,并且对于一定难度运动普遍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尝试欲,并且能够通过与他人共同努力,获得并分享成功的喜悦。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中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自身篮球运动水平,培养学生通过篮球运动能够带给身心健康并能够喜好篮球运动。四、学习目标1.运动能力:掌握行进间传接球基本并尝试上篮,提高快速移动中支配球的能力。2.健康行为:增进空间感觉和移动中的身体平衡感,发展速度、灵敏、弹跳力等体能。3.体育品德: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顽强拼搏的品质,提高团结合作的能力。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跨步接球、迈步传球难点:跑动协调和支配球能力六、教法与学法指导教法:游戏法、比赛法、讲解与示范等。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七、场地器材篮球场、篮球40个、标志桶4个八、安全保障1.充分做好热身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序组织课堂教学。九、体育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观看一场篮球赛。十、创新之处通过预设的练习,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增加对篮球的热爱。课时计划6教学 内容 篮球:行进间传接球衔接上篮 单元课次 18-6 年级 六年级学习 目标 1.运动能力:80%的学生掌握行进间传接球基本技术并尝试上篮,提高快速移动中支配球的能力。 2.健康行为:增进空间感觉和移动中的身体平衡感,发展速度、灵敏、弹跳力等身体素质。 3.体育品德: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顽强拼搏的品质,提高团结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 跨步接球、迈步传球 教学 难点 跑动协调和支配球能力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次数 时间 强度开 始 准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学习内容 4.安排见习生 5. 安全教育 二、准备活动 1.运球慢跑3圈 2.指令反应 3.抢断球游戏 10 中等 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 ★★★★★★★★★ ●●●●●●●●● ●●●●●●●●● ☆ 要求: 1.站队时做到快、静、齐。 2.服装整齐、精神饱满。基 本 部 分 一、双手胸前传球 动作要领: 传球:传球时后脚蹬地发力,身体重心前移,两臂前伸,两手腕随之旋内,拇指用力下压,食、中指用力拔球并将球传出,球出手后,两手向下略向外翻。 接球:接球时要注视来球,肩臂放松,手臂主动伸出迎球,手指自然分开,当手触球瞬间迅速引至胸腹之间。 5 中等 组织形式: ★★★★★★ → ← ●●●●●● → ← 组织:四列横队 教法: 1.教师讲解动作并示范。 2.学生练习。 3.教师巡回观察,并纠错。 4.学生展示。 要求:学生认真练习,积极参与,注意安全。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次数 时间 强度基 本 部 分 二、复习行进间传接球 动作要领: 传球时后脚蹬地发力,身体重心前移,两臂前伸,两手内旋,食指、中指用力拨球将球传出,传球后,两手略向外翻。 1.半场侧身跑传接球 要求:提高注意力,加强跑传结合的能力。 2.四角跑动传球 三、行进间传、接球后上篮 1.两人一组传接球后运球打板 2.传接球后尝试上篮 四、体能练习 1.立卧撑 10×3组 2.抱膝跳 10×3组 10 10 中等 中等 组织: ★★★★★★ → ← ★★★★★★ → ← ●●●●●● → ← ●●●●●● → ← ☆ 教法: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动作。 2.教师认真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 3.教师及时跟进并进行评价。 要求: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相互配合。 组织:学生分成四组 教法: 1.教师讲解动作的练习方法并示范。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3.巡回指导并纠错。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动作规范。 组织:四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1.认真听老师讲解,遵守练习规则。 2.注意动作到位。 3.注意安全。结 束 部 分 一、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做放松活动 二、课堂小结 三、回收器材,师生再见 5 中等 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教法: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身心放松。 2.总结上课情况,给予表扬与鼓励。 要求:认真放松,积极参与评价场 地 器 材 篮球场、篮球40个 标志筒4个 心 率 140-170次/分密 度 75%课 后 小 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