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黄帝的传说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黄帝的传说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讲述黄帝的故事 感受祖先的智慧——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黄帝的传说》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这是一篇传说故事,讲述了黄帝带领部落民众发明车和船,为民造福的故事。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传说中的黄帝形象,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
课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交代了主人公及其生活的年代,总写黄帝深受人们爱戴。
第二、三部分:分别写了黄帝带领大家“造车”和“造船”的过程。两个故事结构相同,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先写事情的缘由,黄帝发现一种自然现象——草帽在地上滚出了很远、蚂蚁待在树叶上能在河里不沉下去;再写黄帝由此受到启发,产生联想——可以制造一个像草帽一样能滚动的东西搬运物品、可以造一个像树叶一样浮在水面的东西让人在水上“自由来去”,之后写黄帝带领民众找来需要的料“试了一次又一次”、“一起商量”想办法,终于造出了车和船。
第四部分:总结全文,写车和船的发明带来的深远影响。
课文第1自然段写黄帝“有很多创造发明,深受人们爱戴”,最后一个自然段写车和船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善”,首尾呼应。主体部分的两个小故事都有小标题,便于理解和把握。
教学目标:
1.认识“帝、创”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会写“帝、传”等8个字,会写“传说、首领”等12个词语。
2.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默读课文,不指读。
3.能借助提示和自己梳理关键词讲述黄帝造车的故事,感受祖先的智慧。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介绍黄帝,走进传说。
1.播放视频,介绍黄帝。
我们华夏儿女共同的祖先——黄帝。(生齐读“黄帝”,师一边板书“黄”,一边讲解)“黄”是土地的颜色,也是赞扬黄帝有着大地般包容万物的精神。“帝”是我们要学的一个生字,这个字寓意丰富。字典这样解释“黄帝”的“帝”字——天之神。让我们拿出小手,一起来写一写“帝”字。(板书:帝。生书空,齐读“黄帝”。)
2.文字讲述,了解“传说”。
其实谁也没有见过黄帝,谁都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可是关于他的故事,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就口口相传。这样的故事就叫作——传说。(板书:“传”)“传”这个字,左边是一个单人旁,右边是一个“专”。一个怎样的人才会被当作神一样的存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去了解他的传说。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黄帝。
1.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边听边思考:从这段文字中,你对黄帝有了怎样的了解。(指名读第1自然段)
2.全班交流。
(1)黄帝有很多的创造发明。
(出示词卡,认读“创造”)读词语,我们一起来看看“创”字,右边是立刀旁,和刀有关。刀是工具,进行创造需要使用工具。在五六千年前,黄帝是用怎样的工具进行发明创造的呢?
(2)你们看,那时候没有先进的工具,黄帝使用的工具是什么?(出示石器图片)黄帝就是用这样简陋的石器,进行了很多的——(认读词语)创造发明。
(3)我们来看看黄帝都创造发明了些什么。(出示相关图片)你觉得黄帝是个怎样的人?(了不起、聪明)所以他深受人们爱戴,大家推举他为统领部落联盟。理解词语“推荐”。
(4)五六千年前的中国,还是原始社会。那时候,人们以狩猎为生,经常受到猛兽的袭击。各个部落之间还经常为了食物、领地打架,发生战争。后来,黄帝他为统领部落联盟。他让各个部落由经常发生战争的对头变成了一家人,大家就尊称他为黄帝。黄帝叫轩辕,黄帝是他的尊称。(认识“尊”字)大家尊称轩辕为——黄帝。
(5)齐读第1自然段。
(6)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我们的课文介绍的是什么呢?(黄帝造车和造船。)请同学们圈出小标题。
(7)出示句子:
五六千年前,那时候人们出远门都得靠步行,运送东西也只能靠人力,既不方便,又很辛苦。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没有车,既不方便又很辛苦。
(8)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齐读:
后来黄帝造出了车和船的发明,使水陆交通得到了发展,为人们互相往来提供了便利,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
理解词语:改善
“改”就是改变,那“改善”是什么意思?“善”表示美好,变得更好就叫作“改善”。车和船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善。我们一起再读读这个词语,记住这两个字。
三、黄帝造车,充满智慧。
1.(出示任务)默读课文,不要指读,边读边思考。
2.根据提示,梳理清楚黄帝造车和造船的经过。我们一起先去造车的现场看一看。(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这一天黄帝正在干活,他看到了什么?(他看到了草帽是圆的。)在黄帝看到的这个场景中,你觉得关键词是什么?(圆、滚)。这两个词很关键。(板书:圆、滚)因为黄帝正是因为看到草帽是圆的,而且还滚得很远,才受到了启发。(板书:启发)我们再读一读这个词。理解词语:启发。
3.出示句子:他看到草帽是圆的,掉到地上后向前滚出了很远。
这个现象让黄帝突然灵光闪现、脑洞大开,这就叫作“启发”。(板书:启发)
4.看到这样的情景,黄帝想到了什么?
(他想做个东西来搬运物品。)这个想法来源于他看到的景象,受到了启发。
5.读一读黄帝的想法。
出示句子:他想,如果做个架子,再装上像草帽一样能滚动的东西,就可以用来搬运物品了。
在黄帝的想法中,你觉得关键词是什么?(滚动)他想要做一个能滚动的东西。(板书:滚)还有吗?(搬运、架子)(板书:搬运、架子)还有架子、搬运。黄帝的这些想法就叫设想。(板书:设想)一起读读这个词。
6.我们把黄帝看到的、想到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生读课文)有了想法还要去做,黄帝是怎么做的?(生读相关句子)
7.在黄帝的做法中,你又发现了哪些关键词语?
(1)理解词语:号召。学生读词语,这个词中,“号”和“召”都有“口”。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黄帝会号召部落的民众造车时会怎么说?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清楚号召的内容和造车需要的材料。随文识记:材料。
(2)还有什么关键词?“试了一次又一次”(板书:试)“试了一次又一次”说明什么?从“改进”和“改造”中选一个词,哪个词更能说明试了一次又一次?
改造:试了一次又一次,就是一次又一次改造。(板书:改造)
改进:技术一次比一次进步,就是“改进”。把这个关键词也写在线索图中。(板书:改进)
(3)黄帝号召大家一起去找,一起试着去做,终于把车造好了。我们把这一段连起来读一读。(生齐读相关段落)
(4)后来,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又试了一次又一次。谁来读一读最后一自然段?(生读)由车代替人,这样可真不错。这样出远门搬运东西怎么样?(方便、轻松、省力……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了。)这就叫——改善。齐读黄帝造车的故事。
四、角色体验,讲好故事
1.刚才我们穿越到几千年前黄帝造车的现场,了解了黄帝造车的过程,请同学们根据“看到什么、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如何”这样的提示和关键词,讲一讲黄帝造车的故事。
2.四人小组练习讲故事。
3.小组代表展示讲故事。
4.师生评议,小结:我们根据书上的提示和自己梳理的关键词,讲清楚了黄帝造车的故事,感受到了祖先的智慧。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这节课,我们随文识记和梳理了本课的汉字和词语,感受到了黄帝发明创造的智慧。我们一起把这些词语再读一读。(生认读相关词语)
2.指导书写:启。(出示:启)上面的一扇门不能写得太大,这个字是半包围结构,下面的“口”要半露半出。(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书写)
3.指导书写:忽。请同学们看清心字底三个点的摆位,左低右略高;上面的“勿”,三撇长短不一样,撇与撇之间等距离。(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书写)
4.学生练写:“帝”和“传”。
六、总结学法,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黄帝造车的故事,积累了很多的词语,学会了根据提示自己梳理关键词讲故事。下节课,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讲讲黄帝造船的故事,进一步感受祖先的智慧,讲好古老的传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