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序号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形式 上机授课章节 名称 2.9机动 复习VC的上机过程使用教具 计算机、多媒体电视、黑板教学目的 复习VC的上机过程 常用的几个数学函数 3. 验证几个顺序结构程序教学重点 sqrt()函数和pow()函数的区别 随机函数的使用 3. 顺序结构的编程思想教学难点 1. 顺序结构的编程思想2. 数学表达式的C语言书写格式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课外作业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一:验证程序 二:顺序结构程序课 堂 教 学 安 排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三)总结扩展: (四)作业布置: 在上堂课中我们简单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数学函数以及C语言程序的三种结构形式.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的验证一下几种数学函数的使用,同时体会一下顺序结构程序的编程思想 一:验证下面几个程序 例1:例:输入一个正数x,求的x开平方.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main(){float x,y; printf(“inputx:”);scanf(“%f”,&x);y=sqrt(x);printf(“sqrt(%7.2f)=%7.2f\n”,x,y);} 运行程序的结果是:input x:81↙sqrt( 81.00)=9.00 例2:使用pow(x,y)求开平方.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main(){double k,j; int i; k=25; j=1.0/2;printf(“%f,%f,%f”,pow(k,j),sqrt(k);pow(k,1/3.0));} 运行程序的结果是: 5.000000,5.000000,2.924018 从该程序中我们可以注意到j=1.0/2绝不可以写成,因为j=1.0/2结果为实数,而j=1/2结果为0.此外我们观察运行结果可以发现小数点后要有六位小数 .二:随机函数的使用 rand() 例1: #include "math.h" main(){ int i,j; for(i=1;i<=20;i++) { j=rand();printf("%d\t",j);}} 运行结果:346 130 10982 1090 11656 7117 17595 6415 22948 31126 9004 14558 3571 22879 18492 1360 5412 26721 22463 25047 在本实例中我们使用了随机函数rand()用来产生20个随机整数,其中用到了for循环语句,在第四章时我们会做具体的讲解。在这个程序中我们发现20个随机数不仅值是随机产生的,连同位数也是随机的。但在具体使用时我们只需要产生特定范围的随机数,如例2。 例2: #include "math.h"main(){ int i,j; for(j=0;j<=20;j++) { if(rand()>=0&&rand<=9) i=rand(); else { i=rand(); i=rand()%10;} printf("%d\t",i); }}运行结果:2 7 8 8 2 1 9 5 2 6 5 0 1 8 2 4 7 2 7 9 根据例1和例2的编程思想,要求学完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后使用随机函数编写一个猜数的小游戏。 当然我们也可以直接使用C语言库函数中提到的另外两个随机函数来完成这个问题。 例:#include “stdlib.h” #include “time.h” main() { int x,y; randomize();for(x=1;x<=10;x++){ y=random(10);printf(“%d\t”,y);}}三:顺序结构程序例:从键盘上输入一个三位数,然后将它反向输出.例如:若输入123,则输出321.程序分析:1. 三位数即为个位,十位,百位;2. 定义一个整型变量a用于存放输入的三位数;3. 用a除以10,输出余数;4. 用a再除以10,继续输出余数;5. 最后将商输出.具体程序如下: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a,b,c; /*定义三个整型变量*/scanf(“%d”,&a); /*输入一个三位数*/b=a%10; printf(“%d”,b); /*输出第一个余数*/a/=10; c=a%10;printf(“%d”,c); /*输出第二个余数*/a/=10;printf(“%d”,a); /*输出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顺序结构程序的编写只要按照正常的思路进行就可以了,没有转折也没有太大难度,就是语句过多.实际上我们在进行编程时更多的时候会使用选择语句或是循环语句,从下一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分支程序的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