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2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13.2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课标要求:了解创造性预测事物发展态势的意义。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第十三课“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第二框“超前思维的方法和意义”。本课时在前一框“超前思维的含义和特征”基础上,提出在实践需要的基础上培养超前思维的方法和意义,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等要求,旨在引导学生用科学思维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用创新思维、超前思维改造世界,以科学精神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教学目标】
理解超前思维的方法,学会运用超前思维,提高思维的正确性。
领会超前思维在哲学层面和现实层面的意义。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掌握超前思维的方法,正确认识超前思维的积极意义,树立科学的超前思维品质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在生活中遇到具体问题时,正确运用超前思维的方法,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重难点:理解超前思维的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党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展条件的基础上,将我国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发展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结合材料分析超前思维有哪些方法?超前思维有什么意义?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和目录——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第一目:超前思维的方法
探究活动一: 全面抗战爆发后,亡国论者说什么“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而革命阵营内部的盲目乐观派却低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认为“只要打三个月,国际局势一定变化,苏联一定出兵,战争就可以解决”。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这是对中日战争矛盾的总体分析。具体而言,“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这些矛盾决定了这场战争要经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方针。经过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毛泽东为什么说“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他得出这个结论采用了什么思维方法?
学生讨论回答:结合教材进行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提示:①毛泽东同志对中日战争中存在的各种矛盾进行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矛盾的总体分析,“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等矛盾的具体分析,由此,他预测到了战争要经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并指出针对不同具体阶段,要采取不同的战略方针。基于矛盾分析,毛泽东同志认为,经过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②毛泽东同志的超前思维是用了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便能对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见。
一、超前思维的方法
1、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1)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存在矛盾,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2)矛盾分析方法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方法。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才能对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见。
——超前思维要实现“事先得知”的预测效果,就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相关链接:
(1)定性预测(分析矛盾的性质)
①含义:是对事物发展状况的直观估计和评价的方法。
②作用:强调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根本性质的预判。(推测事物的发展方向)
(2)定量预测(分析矛盾的程度)
①含义:使用因素变量、统计数据,运用数学方法构建数学模型,借以揭示有关变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的方法。
②作用:侧重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数量性描述即表现形式的预判。(推测事物的未来发展情况)
2、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1)推理的方法:超前思维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就需要运用推理的方法。
(2)想象的方法:由于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难以由其过去和现在状况必然地推知其未来,所以需要运用想象等思维方法弥补其前提条件的不足。
3、超前思维要注重调查研究
(1)超前思维建立在对事物发展情况的把握之上,而把握事物的发展情况离不开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是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
(2)研究是对调查得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以便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
相关链接:习近平十分重视调查研究,他在浙江工作时就曾指出:“要解决矛盾和问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深入调查研究。省委作出出的实施'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的决策部署,都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调调查研究多了,情况了然于胸,才能够找出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办法,作出正确决策。”——说明调查研究对于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的意义
(1)超前思维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可能性进行预测的。
(2)超前思维不能陷于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之中。
(3)要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目:超前思维的意义
探究与分享二: 为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2013年秋,习近平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各国实现联动和共同发展的普遍愿望,与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国“发展之路”、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波兰“琥珀之路”等重大发展规划战略对接。“一带一路”是一条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它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走向深耕细作的“工笔画”新阶段。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显现,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了解共建“一带一路”的情况,从超前思维的角度分析提出“一带一路” 倡议的深远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结合教材进行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提示:共建“一带一路”,对于应对世界经济困境,开创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正确的决策,抓住机遇),实现不同国家之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有着重大意义。它是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也让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得到显现,让新时代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超前思维的意义
1、超前思维的哲学意义:
(1)超前思维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也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成功地改造世界。
(2)超前思维能使人们通过前瞻性思考,把握事物发展状态,帮助人们规划和调整思路,从而进行正确的决策,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
2、超前思维的现实意义:
①个人:有利于我们规划成长成才的方案;
②企业:有利于企业开发供给侧的产品和市场;
③社会:有利于社会绘制更为全面合理的服务蓝图;
④国家: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例1:“灰犀牛”一般是指那些经常被提示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大概率风险事件。这类事件背后的问题,孤立看来并不足以构成实质性威胁,但众多小问题相互叠加,危险系数便会陡然上升,积累至临界点,就会引爆灾难。这启示我们要(  )
①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②见微知著,作好前瞻性谋划
③未雨绸缪,促成事物质变  ④扬长避短,化解系统风险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灰犀牛”事件启示我们,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见微知著,作好前瞻性谋划,有效防止众多小问题相互叠加而引爆灾难,①②符合题意;“灰犀牛”事件启示我们要未雨绸缪,坚持适度原则,将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事物质变,③说法错误;“灰犀牛”事件未体现扬长避短问题,④与题意不符。
例2:做好了一切准备,即使发生最困难的情况,也不会离原来的估计相差太远。所以,根本的就是这两条:一是争取最有利的局面;二是准备应付最坏的情况。这表明(  )
①超前思维要运用矛盾分析法  ②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③超前思维要运用调查研究方法  ④超前思维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B “争取最有利的局面”“准备应付最坏的情况”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运用了矛盾分析法,①符合题意;这两条方法是根据现实情况作出的判断,是把握了事物发展的状况才作出的合理结论,④符合题意。②③与题意不符,不选。
例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合国大会发布《我们的共同议程》秘书长报告,阐述了对未来全球合作的愿景,过去七十多年来,联合国把全世界召集到一起,应对全球性挑战:从冲突和饥饿,到消灭疾病,到外层空间和数字世界,再到人权和裁军。在这个充满分歧、分裂和不信任的时代,如果我们要为所有人确保一个更美好、更绿色、更和平的未来,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个平台。这份长达76页的报告向人们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未来:一种是崩溃和永久危机,另一种是有所突破的更绿色、更安全的未来。
人们能够运用超前思维筹划我们共同世界的未来,然而,未来并不是现实的单向直线的延伸,而是存在多向变化的可能性。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应如何提高超前思维预测推断的准确性。
解析:报告向人们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未来→可联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正确运用推理方法,合理想象;注重调查研究。
答案:①提高超前思维预测推断的准确性,应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对事物发展状况和趋势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预见;
②正确运用推理方法,合理想象;
③注重调查研究,把握时机和事物发展的真实情况,把握规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