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用彩墨画鱼》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千姿百态的鱼把我们的海底世界打扮得分外美丽。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各种美丽的鱼,无论是在表现方法上还是在独特的画面效果上,都体现出中国传统表现方法特有的情趣。本课将带领学生逐步体验中国水墨画的特殊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教材的意图是通过欣赏和学习中国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它的主要特点,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表现方法,同时在创作时又不受表现方法、技法的限制,大胆地将自己对鱼的认识和感受表现出来,提高学生中国画的表现能力。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性。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造型能力,理解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正在逐步增强,对于色彩的搭配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他们喜欢尝试用各种工具、材料,将自己的想法、感受表现出来。通过《彩墨游戏》系列和《娇艳的花》等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彩墨画工具、材料的特性,初步学习了笔墨知识及表现方法,已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经验。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对于水分及墨色多少的掌握会出现一定的困难,容易表现成“用中国画工具画儿童画”,缺少彩墨韵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对水、墨、色进行大胆尝试与交融。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鱼的外部特征,尝试运用彩墨,以勾勒或没骨的方法表现鱼的色彩与形态。2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欣赏、分析、体验的过程中,利用中国画设色方法表现出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的鱼的形象。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愉快的实践过程中,感受中国水墨画的独特之美,激发热爱我国传统民族艺术、保护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课型:造型·表现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欣赏、分析鱼的结构特征与动态变化,学习彩墨画鱼的方法,体会墨色变化,从中感受彩墨学习的乐趣。教学难点:墨与色的变化以及画面的构图。教师用具:课件、范画、毛笔、宣纸、中国画颜料、墨、毛毡等学生用具:毛笔、宣纸、中国画颜料、墨、毛毡等教学方法:知识讲授、讨论探究、过程演示、实践感受.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课前请大家准备了一些用具:毛笔、宣纸、颜料等,这都是画什么画用的?2.游戏活动:我们以前常用油画棒水彩笔画画,今天换个方式画画,先给大家几分钟。用手中的用具随意画一画(学生尝试作画,音乐伴奏)可以跟着音乐节奏来和老师,学生一起玩:画的时候注意体会和我们平时的用具有何不同?会玩(滴、吹、印、刷)小结:说说你们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总结出用笔用墨的方法)用笔——水分多晕开,少干;用色——水加得多浅,少浓。颜色和颜色可以溶合,可以变出新的颜色 谁玩出了新花样(滴、吹、印、刷、染、泼)小结:不同的方法产生了不同的效果,这张像———— 这张像————(教师添画成鱼)板书课题:用彩墨画鱼二、欣赏评述1.师:说到鱼,大家都不陌生,让我们把它请进课堂,细细观察品味一番 欣赏视频师:鱼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它们居住在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中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留意观察它们的外形、颜色、身上的花纹2.小结:外形:形态各异颜色:五颜六色花纹 :各种各样虽然它们外形各异,但都有:头、躯干、、尾、鳍等部分 欣赏:我们欣赏了自然界当中形态各异的鱼,可是用彩墨表现这样的鱼会是什么样的?用笔灵活,用色简单,是有选择的运用色彩。特点:用色饱满主要体现的是鱼的动势。4.彩墨画由于它特殊的水墨效果,所以使画面产生一种很神奇的艺术效果。你们画的鱼,会选择什么方法呢?可以看书,和同学交流5.学生说,教师示范:中锋、侧锋。色笔 墨笔勾染画法:用中锋墨线或彩线勾勒出鱼的外形,然后画出鳃、鳍、嘴、眼,再以墨线进行装饰,最后用淡墨或淡色渲染。色破墨,即在画中上了墨,在未干时,用彩色点打上去。没骨画法:侧锋直接用颜色渲染出鱼的外形,然后再用颜色,或者用墨通过点染的方法来进行装饰。(没骨画法)不用勾轮廓,不要打底稿,将运笔和设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墨破色,即在画上点色后,当彩色未干时,墨点打上去,使其在纸上化开.三、学生实践:1.请同学们用彩墨的方法表现鱼,可以画真实的鱼也可画想象中的鱼,彩墨要富于变化,体现出笔趣、墨趣、水趣、情趣。2.欣赏(鱼造型的各种艺术品,提高学生对鱼文化的了解) 鱼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开始试着表现它:又因为“鱼”与“余”谐音,所以它象征着富贵有余,连布艺、剪纸中也常常见到它的身影。四、目标检测:1.了解了哪些鱼的知识?2.学会了几种彩墨画法?3.说说彩墨画和简笔画有什么不同?小结:今天的课上,老师看到了每位同学们的创作激情,也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笔墨情趣,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祖先赐予我们的灵性,记住呈现它最好的方式就是尽情地用画笔去描绘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