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语用专题训练------叠词的表达效果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串螃蟹在门后叽哩咕噜吐着泡沫。打气炉子呼呼地响。一声鸡啼。一个金彩烂丽的大公鸡,一只很好的鸡,在小天井里徘徊顾盼,高傲冷清,架上两盆菊花,一盆晓色,一盆懒梳妆。——大概多数人一定欣赏懒梳妆名目,但那不免过于雕琢着意,太贴附事实,远不比晓色之得其神理,不落形象,妙手偶得,可遇不可求。看过又画过这种花的就可以晓得,再没有比这更难捉摸的颜色了,差一点就完全不是那回事!天晓得颜色是什么样子呢,可是一看到这种花叆叆叇叇,清新醒活的劲儿,你就觉得一点不错,这正是“晓色”!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两个字。(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汪曾祺全集·鸡鸭名家》2019年版)1.“叆叇”的本意是云彩很厚,文中加点处使用叠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你见过活着的珊瑚吗?它生活在幽深无比的海底。在海水的怀抱里,也只有在海水的怀抱里,它是柔软的,是柔若无骨的那种柔软。所有小小的触角都在水中轻轻地一张一合,似乎每一阵流水的波动都在柔柔地拨动着它的心弦。在海底,珊瑚就像是一个沐浴在爱情之中的女子,每一丝每一缕都是生命,每一分每一寸都是光彩。可是,采珊瑚的人不懂得怜香惜玉,那双习惯截取生命的手,毫不怜惜地把珊瑚带出水面,这时珊瑚就会变得无比的坚硬。在远离大海的灿烂的阳光下,珊瑚只是一具惨白僵硬的骨骼。谁都知道麝香,那是名贵的药材,也是珍贵的香料。想要获得麝香,就必须捕杀雄麝。雄麝生活在密林深处,身手矫健,来去如风,如果不是身经百战的猎手,根本难以捕捉它的踪迹。而就是找到了雄麝,取得麝香也是极困难的事。有经验的老猎手说:“靠近雄麝时,千万要屏息凝神,不能让雄麝感觉到你的存在,否则,它会转过头来,在你射杀它之前,咬破自己的香囊。”在自然界里,有一些生物比人类还要有尊严。生命遭到无情的破坏,它们会用放弃、死亡、改变来捍卫自己的尊严。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多个叠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夏季是草木生长旺盛的季节,天气愈热,万物愈加生机勃发。在山里,这种蓬勃的生命力达到了高潮,仿佛有看不见的通道,将所有热烈的色彩汇聚起来,如涓涓细流般不声不响,却鲜翠得几乎要溢出来。在一片翠绿之间,星罗棋布地点缀着一块块金黄的色彩,颜色稍微跳脱,但并不显得突兀。这便是山里的麦田。山里不比平原,没有一望无际的土地,也没有如黑土地般膏腴的土壤,不过,勤劳的山里人总能用他们的智慧去创造出耕地。一次次挥锄,一次次弯腰,一趟趟担肥,他们清除荒草,拣尽石块,让原本硬结的土地变得松软、肥沃。于是,山间就有了耕田。一块块,一洼洼,一行行,大的能顶得上两个篮球场,最小的不过三五尺见方。不同的地方地势不同,山里人因地制宜,开垦出形状各异的农田,有长方形的,有圆形的,更多的是叫不出名字的不规则图形,几乎没有方方正正的标准的农田。但是话又说回来,什么才是“标准”?只要种子能够生根发芽,结出果实,不就是农田的标准吗?进入五月,麦穗开始泛黄,麦芒恣意生长,被包裹着的麦粒开始饱满,麦秆弯曲。初夏的风,一起,它们便欢腾起来,笑得前仰后合,一株麦穗倒向另一株麦穗,挤挤挨挨,互相推搡着涌向一边,再兴奋地奔涌回来,乐此不疲地进行着一场场接力。3.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多次使用叠词,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夏季是草木生长旺盛的季节,天气愈热,万物愈加生机勃发。在山里,这种蓬勃的生命力达到了高潮,仿佛有看不见的通道,将所有热烈的色彩汇聚起来,如涓涓细流般不声不响,却鲜翠得几乎要溢出来。在一片翠绿之间,星罗棋布地点缀着一块块金黄的色彩,颜色稍微跳脱,但并不显得突兀。这便是山里的麦田。山里不比平原,没有一望无垠的土地,也没有如黑土地般膏腴的土壤,不过,勤劳的山里人总能用他们的智慧去创造耕地。一次次挥锄,一次次弯腰,一趟趟担肥,他们清除荒草,拣尽石块,让硬结的土地变得松软、肥沃,于是山间就有了耕田,一块块、一洼洼、一行行,大的能顶得上两个篮球场,最小的不过三五尺见方。因为只能依据地势开垦,它们的形状也各不相同,有长方形的,有圆形的,更多的是叫不出名字的不规则图形,几乎没有方方正正的标准的农田。但是话又说回来,什么才是“标准”?只要种子能够生根发芽,结出果实,不就是农田的标准吗?进入五月,麦穗开始泛黄,麦芒恣意生长,被包裹着的麦粒开始饱满,麦秆弯曲。初夏的风一起,它们便欢腾起来,笑得前仰后合,一株麦穗倒向另一株麦穗,挤挤挨挨,互相推搡着涌向一边,再兴奋地奔涌回来,不亦乐乎地进行着一场场接力。4.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为何要多次使用“一次次”“一趟趟” “一块块”等形式的叠词表达,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意分析。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屋檐下是天落水唱歌的舞台。夜晚入睡前,细心的女人看看天幕,黑沉沉的不见一丝星光,就把水桶、瓦罐、洗脸的铜盆全摆在屋檐下。小雨就是雨打芭蕉,点点滴滴,叮叮咚咚,曼妙的诗意浸透土炕上的酣梦;大雨就是嘈嘈切切,万马奔腾,狂野之师席卷平岗,可屋内熟睡的农人依然鼾声如雷。乡下人爱那雨水,雨水是宝贝,天落水是最干净的,用它来洗衣服、喂猪、洗菜、洗碗刷锅,忙得马不停蹄。很快,院子的晾衣绳上,竹帘上,树杈上,上搭下挂,如彩旗招展。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化用和叠词的表现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四合木是我非常熟悉的一种植物,它和春天的沙葱、夏天的酸溜溜、秋天的蒿籽、冬天的梭梭一起自始至终伴随了我整个童年时代。在食不果腹的童年生活中,沙葱、酸溜溜、蒿籽用来充饥,梭梭和四合木用来烧火,天地万物都是重要的,都是可亲的。我对荒野的认知就是这样建构起来的。在那个时候,四合木并不叫四合木,它叫油柴。荒野里的沙生植物大多水分不足,叶片几乎都是灰白的干燥的绿,干干的,涩涩的,用手掐一下也不会有汁液流出来;但油柴不一样,它的叶片嫩嫩的,绿绿的,泛着莹润的光泽,稍微一触,绿油油的汁液仿佛就会流出来。这些油油的汁液学名叫三酰基甘油,蕴含在油柴的茎内,特别容易燃烧。四合木的花和由四个不开裂的分开的果瓣聚合在一起的蒴果都是四瓣,果瓣细而长,像一弯新月。或许,这就是“四合木”名字的由来吧。还是油柴这个名字好,带着烟火人间的温暖,不像四合木这样的名字,即使你绞尽脑汁也想象不出来。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叠词和对比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参考答案:1.①“叆叇”本意是云彩很厚,这里借助云彩的层层叠叠来形容菊花花瓣的繁复。②使用叠词,强调了繁复的程度,形象生动地写出菊花盛放的美丽。2.①“小小的”“轻轻地”“柔柔地”这些叠词的使用,富有韵律感。②形象地写出了珊瑚在海底鲜活柔美的生命形态,与下文珊瑚出海后惨白僵硬的状态形成对比。3.①第一处:“一次次”“一趟趟”,表现劳作次数频繁,更能体现出山里人开垦耕地的辛劳。②第二处:“一块块、一洼洼、一行行”,量词的多样性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山中耕田大小不一、 形状各异的特征。叠词的使用舒缓了语气,强化了情感。4.①第一处:“一次次”“一趟趟”,表现劳作次数频繁,更能体现出山里人开垦耕地的辛劳。②第二处:“一块块、一洼洼、一行行”,量词的多样性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山中耕田大小不一、 形状各异的特征。叠词使用舒缓了语气,强化了情感。5.①“嘈嘈切切”使用叠词,让文章更具节奏美和韵律美。②“嘈嘈切切”化用白居易的诗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声之急、之密、之清脆,犹如急骤的乐曲。“卷平岗”化用苏轼的诗句“千骑卷平冈”。写出了大雨之大、之猛,以及大雨随狂风往前跑的气势。6.①使用叠词,强调一般的沙生植物和油柴的叶片特点,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韵律和节奏感;②使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油柴与其他沙生植物在颜色、光泽、触感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加强了艺术效果,给人以深刻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