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篮球裁判规则》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节课根据新课程标准改革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篮球规则为教学内容,从而增加学生对篮球比赛判罚的认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篮球比赛的认知;注重学生的学懂篮球的基本比赛知识运动体验,以解决篮球运动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让学生享受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裁判兴趣。二、教材分析篮球裁判规则教学是检验参与篮球比赛技术中掌握运用的有效手段,也是巩固技术动作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篮球裁判规则能很好地锻炼学生参与活动的正确认识,从而获得自信与成就感。三、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兴趣较易激发,对学习新知识很独中,但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学生学习的兴趣会逐渐降低。四、学习目标1.运动能力:认识篮球裁判规则技术动作,在比赛中能合理正确的运用裁判手势。2.健康行为: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的主动的投身到学习中去。3.体育品德:增强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思考以及遵守规则的品质。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基本的篮球比赛规则难点:能做出相应违例和犯规的裁判手势六、教法与学法指导教法: 讲解法、示范法、情境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七、场地器材课件、多媒体八、体育家庭作业复习裁判知识,观看篮球比赛视频,学习裁判的判罚。九、创新之处情境创设个比赛场景,提问学生该如何判罚。课时计划16教学 内容 篮球: 篮球裁判规则 单元课次 18-16 年级 六年级学习 目标 1.运动能力:认识篮球裁判规则技术动作,在比赛中能合理正确的运用裁判手势。 2.健康行为: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的主动的投身到学习中去。 3.体育品德:增强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思考以及遵守规则的品质。教学重点 掌握基本的篮球比赛规则 教学 难点 能做出相应违例和犯规的裁判手势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次数 时间 强度开 始 准 备 部 分 提问导入 师:许多同学都喜欢篮球,在篮球比赛中裁判员是必不可少的,裁判员吹最多哨子是什么性质的呢?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裁判员的手势呢? 举例:走步、打手、阻挡等(老师示范动作) 学生回答:········· 师:本次我们学习篮球裁判规则及基本手势。 3 场地:教室 学生坐在座位上 要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基 本 部 分 一、篮球比赛的定义: 场地:长28m,宽15m.,篮圈离地3.05m,r=1.8m,线宽0.05m。 ·站位:A队“△”,B队“X”代表。 ·前后场:本队进攻为本队前场,本队防守为本队后场。 二、争球违例 1.开场争球,球未到达顶点之前击球或直接将球控制。 2.比赛中的争球。 3.双方同时将球拍出界。 34 教法: 1.播放篮球裁判规则ppt 2.教师讲解内容 3.教师手势,学生跟做 4.情境创设,提问,强化练习。 要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次数 时间 强度基 本 部 分 4.球回后场违例 三、运球违例 1.二次运球 ·走步(中枢脚变动) ·运球过肩 2.翻腕 3.脚踢球 四、犯规:防守犯规和进攻犯规(包括无球队员) 1.拉人、推人; 2.侵人犯规:阻挡、从背后防守;主要是侵入对方圆柱体区域内; 3.打手——进攻在完整动作投篮过程中,得分有效且加罚一份; 4.非法掩护:指进攻方为主动掩护队友从而阻止对方。 5.带球撞人:指进攻方恶意强势进攻从而对防守队员的侵入犯规。 6.技术犯规:在整个比赛中,球队或个人出现恶意行为或不文明行为,轻者可以给予口头警告。 7.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队员故意地或以一种违反体育道德的方式造成技术犯规,或带来不正当的利益,或具有伤害性的意向的动作。 8.取消比赛资格:个人犯规累计达到5次;在比赛中恶意行为的。 五、罚犯规球的条件 1.进攻方投篮过程中的犯规,投中则加罚1次; 2.进攻方投篮过程中的犯规,未投中则加罚2次; 3.防守队犯规累计数:a.上、下半场制,各累计达到7次以上发犯规球2次;b.每节各累计达到4次以上后发犯规球2次 教法: 1.播放篮球裁判规则ppt 2.教师讲解各项内容 3.教师手势,学生跟做 4.情境创设,提问:带球撞人的手势,带球走、球回后场等。 5.学生判罚。 要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结 束 部 分 1.总结 2.布置家庭作业 3.师生再见 3 学生坐在座位上,认真听讲。场地器材 教室、课件、多媒体 心 率密 度课 后 小 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