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术基本功—马步、马步推掌》教学设计(表格式) 体育六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 武术基本功—马步、马步推掌》教学设计(表格式) 体育六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 武术基本功—马步、马步推掌》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教师示范点拨引导为辅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由简入难,循序渐进组织教学,充分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及协调能力,同时在教学中保证每个学生受益,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关注个体差异。
二、教材分析
武术既是一种军事训练项目,又是一种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项目。练习武术,能强化身体,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培养顽强的意志力,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效果。通过教学,提高武术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培养学生学练武术的兴趣,使学生热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体育游戏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手段,游戏娱乐为目的的锻炼活动。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身体锻炼手段,深受学生们的喜欢。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游戏,有利于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同学普遍具有以下特征: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好奇性强。小学低年级学生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所以,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过多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但是力量稍显不足。
四、学习目标
1.运动能力:学生初步了解武术马步推掌的动作方法,建立完整的动作表象。
2.健康行为:在练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形态,发展柔韧性、灵敏性、速度和力量等素质。
3.体育品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发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挺胸收腹,大腿平行,脚尖内扣
难点:马步、推掌的动作到位,推掌动作协调。
六、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法:游戏法、讲解与示范等
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
七、场地器材
场地一块、音响、秒表1块
八、安全保障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序组织课堂教学。
九、体育家庭作业
课后自己练习马步推掌
十、创新之处
通过游戏,让所有同学都化身武林高手,来更好的学习马步推掌动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时计划2
教学 内容 1.武术基本功-马步、马步推掌 2.游戏:武林高手 单元课次 4—2 年级 二年级
学习 目标 1.运动能力:学生初步了解武术马步推掌的动作方法,建立完整的动作表象。 2.健康行为:在练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形态,发展柔韧性、灵敏性、速度和力量等素质。 3.体育品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发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挺胸收腹,大腿平行,脚尖内扣。 教学 难点 马步、推掌的动作到位,推掌动作协调。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开 始 准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检查服装。 二、准备活动 1.动物模仿操 第一节:蚂蚁排队(踏步运动) 第二节:金刚变身(上肢运动) 第三节:猴子望月(体转运动) 第四节:小马过河(踢腿运动) 第五节:大象散步(腹背运动) 第六节:白兔蹦蹦(跳跃运动) 第七节:提踵运动 第八节:膝关节运动 1 1 5 中 一、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 ★★★★★★★★★ ●●●●●●●●● ●●●●●●●●● ☆
基 本 部 分 一、马步推掌 马步: 两脚并步直立,两手抱拳于腰间,拳心向上,眼视前方;左(右)侧出一步(约三脚长的距离),脚尖向前,两腿屈膝半蹲,膝关节不超过脚尖,两大腿接近水平,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之间。 1 15 高 ■■■■ □□□□ ☆ ◇◇◇◇ △△△△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基 本 部 分 2.推掌: 开步站立,双手握拳(拳心向上)抱拳于腰际;左(右)拿以掌根和掌外沿为力点,立掌快速发力。 3.马步推掌结合一起练 4.师生表演赛(在练习中采用“发声练习法”,在推掌动作时发出“嗨、嘿、哈”等声音,以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也有“以声势作用。 二、游戏:武林高手 规则:所有同学围成一个圆逆时针跑,当老师吹哨是两人一组做马步推掌动作将对方击倒,并喊出自己是武林高手。 三、体能素质课课练 1.纵跳 15x4组 2.抱膝跳 15x4组 3.开合跳 30秒x3组 4.高抬腿 30秒x3组 1 1 5 10 中 高 教师讲解,学生学练。 教师巡回指导,对个别学生进行特别指导与帮助。 各小组分组展示。 ☆ 要求:注意安全,学生按照规则比赛。要求:教师管理好学生,学生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 □□□□□□□□ ◇◇◇◇◇◇◇◇ △△△△△△△△ ☆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结 束 部 分 1.活动 2.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3.下课,值日生收拾器材 1 5 低 组织形式: ★★★★★★★★★ ★★★★★★★★★ ●●●●●●●●● ●●●●●●●●● ☆
场地器材 场地一块、音响、秒表1块 心 率 130-140次/分
密 度 65%
课 后 小 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