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语文导学案课题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课型 新授 编号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气势,感知诗歌中的形象美和境界美。2.分析词中的意象,鉴赏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诗歌融情于景、情中显志的特点。3.感受主人公的博大胸襟,学习作者心系天下的豪迈气概。自主学习案背景知识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随后,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于是,任何行业、任何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称为“工匠精神”。本文就是2016年4月30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2016年12月14日,“工匠精神”入选《咬文嚼字》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认识文体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成语积累【臻于至善】臻:达到;至善:善的极致。指做到极致。【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离群索居】索:孤单。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超今冠古】 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炉火纯青】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合作探究案这篇新闻评论论述的中心话题是什么?在提出话题方面有什么特点?话 题 中心话题是工匠精神的时代特征。特 点 开篇从时代特点和企业打造金字招牌的角度引出话题,紧扣“时代品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请简述你认为全文结构是怎样的?第一部分:提出工匠精神的话题。第二部分: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第三部分:从个人与时代的关系总结全文。3.请阅读课文,你认为工匠精神都包涵什么?炉火纯青的技术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4.本文围绕“工匠精神”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匠”的时代内涵及工匠精神对个人、企业和国家的作用与意义(第二段)。工匠精神是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的角度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第三段)。生命哲学和人生信念的角度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第四段)5.作者在论证观点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用?引用论证文中,作者多处引用,如引用企业家的话,写出了工匠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引用《说文》里对“匠”的记载,写出“匠”古已有之,然后写出其演变;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在此基础上再深入论证。引用这些内容,并加以分析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对工匠精神分析论述,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使观点更加深入人心。对比论证如“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边破边立,写出了工匠精神的作用。类比论证比如第1段“像手工匠人一样……企业……”,将手工匠人和企业进行类比,写出了企业拥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假设论证如第4段中“倘若没有……怎能有……假设论证,写出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拓展素材历史上的能工巧匠:鲁班:史书记载鲁班曾经用竹子做成一只木鸟,能够借助风力飞向高空,三天不落地,在当时引起很大震动。还有一种传说说是鲁班曾制成机动的木车,这辆木车由“木人”驾驶,装有各种机关,能够在路上自动行走,一直到汉代还在流传。李春:隋代造桥匠师,建造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存世1500多年、结构奇特、造型美观的赵州桥,凝聚了李春的汗水和心血。李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张衡:公元132年,张衡在太史令任上发明了最早的地动仪,称为候风地动仪。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地动仪用精铜铸成,圆径八尺,顶盖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象装饰。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关闭发动之机。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人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工匠精神名言警句1. 工作是一种修行,世间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2. 工匠用的工作获得金钱,但工匠不为钱工作。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3. 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4. 如果你希望改变现状、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成为被需要、被尊重、众望所归的成功者,就从当下的事情做起,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工匠。拥有工匠精神,拥有内外丰盛的人生!5. “工匠精神”不仅意味着内心笃定而精于细节的执着,更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6.良工不示人以璞——《后汉书·马援传》工匠精神作文素材写作片段:从古到今,工匠是我们生活中看似平凡但却很重要的职业。古代有鲁班制作的锯和飞鹞,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他们用精湛的技艺不仅为老百姓带来便利,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的中国,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虽然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精雕细琢、开拓进取精神永不过时。只有充分发扬工匠精神,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大国工匠,才能打造高质量的产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⑵山西太钢身体力行地实践了工匠精神: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现代社会,制造业比拼的就是精度。中国制造更需要这种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完美的“工匠精神”。以往,正是急功近利缺乏对精品的坚持,才让我们的制造业面临着一个小小“笔头”的尴尬。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3)古代的匠人们将这些工程创造出来,保留至今,当我们对着这些文物惊叹古时匠人精神的伟大时,又怎能不发出疑问:“我们现代的工匠精神在哪里呢 ”当中国变为世界工厂,当机器替代了工人的双手,当人们开始对千篇一律的电子产品热情不已时,又有几个人会想到保护我们濒临灭绝的工匠精神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