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念奴娇 导学案(含答案)—高一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念奴娇 导学案(含答案)—高一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高一语文导学案
课题 《念奴娇》 课型 新授 编号
学习目标 1.诵读吟咏,感受本词雄浑壮阔的意境,了解苏词豪放的风格。2.掌握常用的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3.了解作者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间如梦”两句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自主学习案
作者简介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佛家思想也很浓厚。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因“乌台诗案”(1079年)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
成就:“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四大家”。
写作背景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本首词就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解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是词牌名,“念奴”为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伎,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赤壁怀古”是标题。赤壁,即黄州,今湖北黄冈。怀古: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件。
合作探究案
我们没有亲眼目睹赤壁的壮观,但却能感受到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来,这完全得益于作者用词的艺术。你觉得这首词中哪些词用得很有味道,为什么?
“乱”,显示石壁之高低错落,呈现险峻苍莽古老气象,于描绘古战场极为传神。
“惊”写出巨浪汹涌如惊马奔腾之势,暗合当年战场之凶险和交战之激烈。
“卷”,力度大,动态逼真。“千堆雪”比喻浪花泡沫的颜色和状态,新奇生动,
且暗合当年鏖战的壮阔场面。
穿:显示出山崖陡峭高峻
拍:突出惊涛力度之大
题为“赤壁怀古”,上阕中运用哪些意象?特点是什么?渲染什么气氛?
①大江、浊浪、乱石(形 仰)、惊涛(声 俯) 千堆雪(色);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诗人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用惊天地之笔,泣鬼神之墨,
描写了宏伟、壮阔雄奇、气势磅礴赤壁之景。
你认为上片哪几句写得好?好在何处?
例如: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鉴赏:把江山、历史、人物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意境阔大、气势雄浑。表达了词人对往昔英雄的无限怀念。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鉴赏:诗人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用惊天地之笔,泣鬼神之墨,极尽描摹之能事。“穿”写出山崖高耸入云的动势;“拍”写出了江涛的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卷”写出了波涛力量之浩大,展示了一幅阔大的雪浪图。
上阕哪一句话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这一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抒发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5.下片刻画的周瑜是怎样的形象?
明确:词中的周瑜年轻有为,风流倜傥,温文尔雅却又有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小乔初嫁——年青得意
雄姿英发——风姿出众
羽扇纶巾——从容闲雅
谈笑间——指挥若定
樯橹灰飞烟灭——从容破敌
6、作者对周瑜的追忆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下阕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这样的情感?
明确:由周瑜少年得志联想到自己年岁渐老,功业未就,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叹。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课外拓展
怀古诗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
内容特点:①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怀古诗的一般结构:临古地(绘景象)——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咏史怀古诗的典型意象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华清宫、汴河、淮水等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李白坟等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E.其他:吴钩、《后庭花》等
常用的技巧手法
“诗”与“史”的结合:用典(明用、暗用、反用),双关
“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
“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此外还有直抒胸臆、联想想象、象征、衬托以及拟人、比喻、对偶等手法也常用于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的常见情感:
(一)怀人伤己
  1.对比失落型: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2.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二)怀古伤今
1.昔盛今衰型: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2.物是人非型: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做冷静的思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