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第三课 一颗宽容之心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第三课 一颗宽容之心教案

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一颗宽容之心》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程是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的第三课,主题为“一颗宽容之心”。通过故事情境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宽容的含义,培养学生宽容他人的品质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了解宽容的概念和重要性;
- 掌握宽容的表现形式和方法。
2. 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宽容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差异的情感态度;
-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 教学重点:
- 帮助学生理解宽容的含义和重要性;
- 培养学生宽容他人的品质和能力。
2. 教学难点:
- 如何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体会宽容的意义;
- 如何培养学生宽容他人的能力和意识。
四、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为三年级,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有一定的认知和表现能力,但对于宽容的概念和重要性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和认知不足。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注重情感教育,通过情境故事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宽容的内涵,培养学生宽容他人的品质和能力。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宽容的场景,例如一个孩子帮助另一个孩子捡起掉落的书包,引发学生对宽容的讨论和思考。
- 引导学生回忆曾经遇到过的不宽容的情况,并询问他们对这些情况的感受。
第二环节:情境故事呈现
- 通过阅读故事《小明的礼物》,让学生了解宽容的故事情境。
- 教师朗读故事,同时展示故事中的插图,让学生全神贯注地聆听故事。
- 在故事结束后,教师提问:小明的朋友没有宽容他的错误,他们应该怎么做呢?
第三环节:情感体验与讨论
-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是否表现出宽容,以及他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
-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并展开全班讨论。例如,一个小组的代表分享说:故事中的小明的朋友应该宽容他的错误,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们应该给予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
- 引导学生总结宽容的意义和重要性,例如:宽容可以减少冲突,促进友谊,让人们和谐相处。
第四环节:宽容行动计划
- 引导学生制定宽容行动计划,例如:对待同学的错误要宽容、帮助同学解决问题等。
-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宽容行动计划,并互相鼓励和支持。例如,一个学生分享说:我计划在下次看到同学犯错时,不再责备他们,而是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 教师鼓励学生将宽容的行动计划写下来,放在自己的学习桌上,以便时刻提醒自己。
第五环节:情感体验与反思
-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课堂中的情感体验和收获,让他们思考如何将宽容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反思。例如,一个学生说:通过这节课,我明白了宽容的重要性,我会尽量避免对别人的错误进行指责,而是给予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六、板书设计:
- 主题:一颗宽容之心
- 关键词:宽容、尊重、包容差异、合作、沟通
- 句子:宽容是一种美德,让我们和谐相处。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故事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宽容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宽容他人的品质和能力。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互动讨论和分享,深入理解了宽容的意义,并制定了宽容行动计划。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有了积极的转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