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说课课件(共25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说课课件(共25张PPT)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五章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说课人:xxx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实验教学目标
四、实验方案设计
五、实验操作要领
六、实验数据处理
七、实验教学评价
说 课 流 程


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五章第三节。这一章它的教学思路是由凸透镜的基本知识到凸透镜规律的探究再到凸透镜的应用。由此可见凸透镜的规律探究是本章的重点。


分析
新课标要求学生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自主探究过程初步了解从实验到分析再到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通过本节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情
分析
知识储备:
初二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对成像的性质有所了解,能初步理解实像和虚像的不同,掌握物距、像距等基本物理概念。这就为本节的教学做好了知识性储备。
学情
分析
技能储备:
通过前面的小孔成像和平面镜成像实验,学生已经具备了利用刻度尺准确测量数据的能力,从技能上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
学习心理: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完成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
实验教学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实像和虚像的概念,加深对物距和像距的理解。
(2)通过观察与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有关数据,引导学生通过数据,归纳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
(3)通过本节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成功和喜悦。
教学重点:
本节重点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上。因为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还缺乏经验,还不能熟练的独立完成整个实验。
教学难点:
难点在科学探究中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上,可利用小组合作、表格处理,作图等方式辅助突破难点。
教学方案设计
体验一: 让学生手持凸透镜,近距离观察自己的手指,然后让凸透镜逐渐远离自己的手指,最后通过凸透镜观察窗外的事物。引起学生对凸透镜的成像可能和物距有关的猜想。
学生体验,提出问题:
教学方案设计
体验二: 让学生用
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并排放置同时观察同一张图片,学生通过对比,得出所观察的像是不同的。进而引发学生对透镜成像可能和凸透镜的焦距有关的猜想。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体验,学生从中感悟到凸透镜的成像是有规律的,物距的不同会造成所成像的不同,由此顺利完成猜想。
实验方案设计
师生合作,制定方案:
实验器材:
  凸透镜、电子发光体、光屏、光具座
按照顺序从左到右进行安装,依次为电子发光体、凸透镜、光屏。发光体、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应在同一水平高度。(提醒学生可以先靠拢再调节) 
教学方案设计
电子发光体和蜡烛相比的优势:
(1)电子发光体发光亮度高,成像清晰,不会像烛焰一样受气流影响,忽明忽暗。
(2)电子发光体稳定,大小可测。成像高度也便于测量,便于对成像大小进行比较。
(3)烛焰是立体形,所以在光屏上成像是在一个范围内都能找到,不便于测量像距的大小。发光体更趋近于平面光源,像距更准确。
(4)电子发光体节能、环保、操作简便,避免了空气污染、耗费量大、更有明火带来的安全隐患。
实验操作要领
师生合作,制定方案:
实验操作时注意以下要领:
(1)可先将凸透镜固定于光具座中间某一固定刻度线处。
(2)实验时遵循一定的顺序性、渐进性。将物体由远及近,靠近透镜分别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物距,像距和成像特点。
(3)当光屏上没有像,成虚像时,提醒学生可以通过透镜一侧进行观察。
实验数据处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数据表格 物距u/cm u与 f关系 成像大小 成像正倒 成像虚实 像距v/cm v与 f 关系
分组实验,收集数据:
实验数据处理
分组实验,收集数据:
凸透镜成像规律数据表格(f=10cm) 物距u/cm u与 f关系 成像大小 成像正倒 成像虚实 像距v/cm v与 f关系
14 f2f
40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13.5 f18 f2f
30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15.2 f25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16.5 f45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13 f20 u=2f 等大 倒立 实像 20 v=2f
16 f2f
30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15 f5 u设计意图:通过让焦距相同的每个小组都提供一组数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专注度。同时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和说服力。增加学生对实验结论的认同感。
实验数据处理
分析数据,总结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数据分析(f=10cm) 物距u/cm u与 f关系 成像大小 成像正倒 成像虚实 像距v/cm v与 f 关系
45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13 f40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13.5 f30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15 f30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15.2 f25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16.5 f20 u=2f 等大 倒立 实像 20 v=2f
18 f2f
16 f2f
14 f2f
8 u设计意图:通过对表格数据的排序,使同一成像性质的数据集中。同时利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使数据分析更加简洁明了,避免学生因数据过多而无从下手的情况。
实验数据处理
分析数据,总结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虚实 大小 正倒 u>2f 实像 缩小 倒立 2f >v> f
u=2f 实像 等大 倒立 v=2f
2f >u> f 实像 放大 倒立 v>2f
u=f 不成像 u<f 虚像 放大 正立 与物同侧
实践运用,检验规律: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的a、b、c、d四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当把蜡烛位于______点时,屏上出现放大的像;当蜡烛位于_______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
a
b
c
d
F
2f
归纳小结,共同提升:
利用作图进行规律的归纳,直观形象,便于记忆。 
归纳小结,共同提升:
1、学生体验,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 
2、师生合作,制定方案 
设计实验 
3、分组实验,收集数据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4、分析数据,总结规律 
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 
5、实践运用,检验规律 
评估、交流与合作 
6、归纳小结,共同提升 
知识总结和能力提升 
实验教学评价
1、利用电子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小组合作将实验探究过程融入教学过程。 
感谢您的聆听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