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伟大的改革开放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伟大的改革开放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所用教科书 书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所教课、框 第三课 第一框《伟大的改革开放》
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地位承前启后。本课是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第一框题。本册教材依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可划分为两个模块: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和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本框属于第二模块。本课以“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为核心,力图让学生明晰两方面内容: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继往开来,沿着正确方向实现富国大业及实现富国大业后,改革开放是否继续;二、总括富国大业经验,为接下来的强国大业提供宝贵经验。本框“伟大的改革开放”正是在要阐述第一方面的内容。
教学目标分析
1、以今观昔:体会中国这趟列车发展到1978年已经负重难行,不得不进行改革开放;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历史转折的背景及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拼命接轨:探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及重要事件所蕴含的道理。 3、今昔对比:透过宏观成就及微观生活变迁,挖掘改革开放的意义和作用。 4、再创佳绩:通过畅想中国的下一个“世界第一”,思考大背景下的个人应如何与国家共命运,进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学情分析
1.学生心智特征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乐于参与,具备一定的材料收集、处理、分析和整合能力。同时,对于短视频平台也有初步的运用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材料收集、合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强的获得感,也有利于加深学生的体验和认知,提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从而培养起学生的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经过网络信息的传播及以往的学习,学生对改革开放有了基本了解,为本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前置作业 一、动手 1.自主梳理改革开放进程,绘制改革开放时间轴; 2.“为岁月命名”:以6人为一小组,组内每人选取1978—至今中的某一年搜集资料,选出这一年中让你印象最深的人和事进行组内分享。分享完成后,根据自己对相关事件的感受,寻找恰当词语为改革开放这段时光命名。 (推荐素材:《激荡四十年》、《必由之路》等专题片) 二、用心 听祖辈、父辈分享他们年少时难忘的故事,选取其中与今天差别巨大的事件,邀请祖辈、父辈进行详细分享,并拍摄成1-2分钟的小视频进行展示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 转 轨 ——改革开放这条路要走吗? 播放视频:1978年的中国现状+时代背景下的联想创始人、华为创始人故事+三条道路 视频:1978年的中国现状+时代背景下的联想创始人、华为创始人+三条道路 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同时在解读信息过程中体会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思考回答两个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接着通过对三条道路的辨析,明确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第二环节 接 轨 ——改革开放这条路如何走? 邀请学生展示 展示改革开放时间轴及其名称,并解说时间轴及命名原因 通过自主学习、分享交流、当堂展示,让学生对改革开放的历程有立体式的了解,知道改革开放某一年份的背后那些悲喜交加的岁月及与国家共命运的个人,进而培养学生描述、论证、评析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改革开放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
第三环节 崛 起 ——改革开放这条路好在哪? 展示:“时间相对论”:1分钟很长,40年很短。数说中国成就 观看:学生自己制作的短视频——《万万没想到的那些事》 播放视频 合作探究:对比今夕变化并寻找背后的原因 通过宏观数据与微观事件分享,让学生感受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同时在震撼中感悟改革开放的意义。在与亲人沟通中,感受到父辈们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所付出的努力,懂得常怀感恩之心。
第四环节 腾飞 ——改革开放这条路还走吗? 【文字展示】 新时期,中国发展所面对的国际国内背景 思考: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又该带领中国人民作出怎样的抉择? 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发展所处的新阶段,同时因前面所学习的内容,明确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坚定“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的信心。
议学延伸 播放视频《多领域引领全球,世界第一的中国》 思考:畅想中国下一个“世界第一”会是什么? 你能为之做些什么? 本课中两个视频一个是过去一个向未来,交相辉映,再次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变化,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课堂是有限的,学习是无限的。新时代,新课改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要有所转变,努力达成这一教育目标。
教学理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